蓝宇

剧情片香港2001

主演:胡军 刘烨 苏瑾 李华彤 卢芳 张永宁 李爽

导演:关锦鹏

播放地址

 剧照

蓝宇 剧照 NO.1蓝宇 剧照 NO.2蓝宇 剧照 NO.3蓝宇 剧照 NO.4蓝宇 剧照 NO.5蓝宇 剧照 NO.6蓝宇 剧照 NO.13蓝宇 剧照 NO.14蓝宇 剧照 NO.15蓝宇 剧照 NO.16蓝宇 剧照 NO.17蓝宇 剧照 NO.18蓝宇 剧照 NO.19蓝宇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5 16:06

详细剧情

陈捍东(胡军)和蓝宇(刘烨)的爱情始于一场性交易,其时,蓝宇是为生活所迫决定出卖自己肉体的清纯大学生,陈捍东则是情场老手,惯做“花花公子”的他虽对特别的蓝宇怦然心动,却也认为蓝宇不过是他众多玩伴中的一个。慢慢地,随着两人交往的深入,陈捍东发现自己的心已在不知不觉间被蓝宇充满。可是他又不敢肯定,试图通过与女人结婚证明自己的“正常”,当求证到那不过是错觉一场时,蓝宇早已消失在茫茫人海。 真正的爱情故事总是令旁观者唏嘘感叹,无论它是异性间还是同性间的。而令旁观者感动的爱情,往往又是同勇敢、固执、单纯等简单却难拥有的质量联系在一起的,蓝宇(和捍东)正属稀少的那类人,所以他们的爱情才显珍贵。

 长篇影评

 1 ) 也许对于你只是一出戏(内含大量剧透,请看过片子再看此文)

大学二年级那年,互联网开始进入校园,整个学校只有2条128k的网线,每条网线有10部电脑接入。那年看了网络小说《北京故事》,本是抱着看H文的心态去看的,看完之后却在学校的公共网吧哭得不能自己,因在公共场合,又不敢哭出声音,只好小声啜泣,哭得很惨,还得拼命捂着嘴把难过生生咽下肚。 那年我20岁,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性取向,蓝宇与悍东的爱情震撼了我! 小说描述的两人之间的几段经历让人对那份真挚的爱情笃定不已。 两人相识于一场性交易,但之后单纯的蓝宇对于气宇轩昂、玩世不恭的悍东产生了感情,第一次之后便飞蛾扑火般地地向悍东付出了全部感情。 哪怕是悍东数月之后街头偶遇给蓝宇围条围巾,给蓝宇置办些时髦的衣服,给蓝宇嫖资,带蓝宇去家里过春节,送高烧不退的蓝宇去医院,这些,在这个情窦初开的东北土包子心里那都是关心,他在之前从没爱过,悍东的关心让他第一次体会到爱情的滋味,他义无反顾地爱上了这个花花公子。 后来发现悍东另寻新欢,最后跟女人步入婚姻,蓝宇除了滴着眼泪离开,没有说过一句咒骂的污言秽语。 他的阅历不够,他太单纯!除了100%的付出,他别无所求。 几年后离婚的悍东偶遇蓝宇,二人心里的澎湃不亚于重获至宝,相约相聚,二人多是寒暄,尴尬的场面好似两个普通同学相聚,二人没法聊得很动情。之后悍东喝多了,躺在沙发睡下,蓝宇洗完澡轻拍悍东请他离开,悍东起身,看着那个闪着无邪眼神望着自己的蓝宇,闻到蓝宇头上熟悉的洗发水味道,之前一直抑制的感情终究决堤,嘴边滑出一句话“我想抱抱你”,同样溃败防守的蓝宇不由自主地抱了悍东,说他胖了,这时的悍东再也抑制不住紧紧地抱着蓝宇道歉说道“我当初怎么会让你走的……”,悍东自己终于意识到,之前的关心都是出于真心,他一直以来是真的爱这个睫毛长长,眼神无邪的男孩子——蓝宇。 后来悍东出事,蓝宇倾囊相助,从大狱捞出悍东,卫红、大宁、刘征、蓝宇、悍东5人相聚打边炉,卫红待蓝宇如同家人,悍东别无所求,幸福当如是! 北京公园的约会,悍东嘴角挂着微微笑意呆呆地看着眼前的蓝宇,意识到自己的幸福、美满,都是因为有眼前蓝宇,其它的任何东西都敌不过蓝宇的音容笑貌,但偏偏在悍东醒悟开始珍惜的时刻,天让一场意外夺走了蓝宇的生命,对于悍东是无法言语的残酷…… 看完电影,翻翻关锦鹏的介绍,原来是许鞍华的学生,二人均是我最喜欢的导演,关锦鹏的片子,很少累赘的桥段,很少无关的镜头,干脆利落,如本片、《阮玲玉》、《胭脂扣》,许鞍华的片子,幽默、细腻,如《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桃姐》。风格有略有不同,但两位导演真诚的叙事、厚重的铺垫总是每次都能打动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蓝宇》完全不讨论同性恋伦理,只是简单地讲了个爱情故事,抽离了很多旁枝末节,很多背景场景都是虚化的,看电影的时候我觉得很像个纪录片,但足够合理的剧情铺垫让我无法不为二人爱情的真实而落泪。关锦鹏导演用他背景虚化的镜头使得原著故事完美地影象化,常听人吐槽电影不如原著什么的,但至少我觉得《蓝宇》为原著《北京故事》实在是增色不少,在我心里《蓝宇》对于爱情的诠释远超《断背山》,感谢关锦鹏导演!

 2 ) 蓝宇与断背山:与同性恋无关

特意将两部有关同性恋的片子放在一起看,不是为了比较电影,而是想比较一下两部片子投影在自己心里的感受。在我心里,关锦鹏是个细腻的导演,他对爱情的解读一直走凄美的路线,无论是《胭脂扣》还是《长恨歌》,对女性情感的把握都很到位。李安是个隐喻高手,擅长在不经意的细节中暗藏玄机,对情感处理总是欲语还休,内敛中充满张力。

虽然说的是同性之间的爱情,两位导演仍没有偏离自己的风格。《蓝宇》所呈现的爱情仍然是浓烈而馥郁的,不管如何周折,总是干柴烈火,节奏紧凑,情节跌宕,煽情也来得直白,看罢就一个感觉:酣畅。《断背山》要缓慢细腻得多,同样历经数十年的爱情,到了李安手上,就成了一段拖家带口的故事,每个人物都有着详细的发展,所有的情节都不徐不急慢慢铺陈,音乐与场景都成了佐料,有条不紊地诉说了一段漫长而辛酸的爱情,看罢之后仍有一个个镜头时不时跳进脑海里回放,将你慢慢拉进伤感的深渊。

在此之前,常听说《蓝宇》是关锦鹏最好的片子,但看罢之后,实在无法认同这个判定。我不认为《蓝宇》比《胭脂扣》和《长恨歌》更出色,如果影片不是讲两个男人的爱情,没有胡军帅而痞的造型与刘烨楚楚感人的表演,这个影片就会黯然失色。情节老套,充满噱头,情感的发展缺乏层次,虽然片中的捍东是在与蓝宇的情感纠葛中确定了自己的性取向,但他寻找自我的过程充满一个又一个偶然,与蓝宇的重逢总是巧遇之后才再续前缘,仿佛真如他自己狱中反省的那样:与蓝宇是命中注定要在一起的。这种情节太商业化了,削弱了真实的力量,把珍贵的感动变成了廉价的煽情。

再说《断背山》,我先诅咒一下《断背山》巨垃圾的中文字幕,但愿它没有污染到观众的感觉。李安继续了在《卧虎藏龙》里以西方方式说东方思维的风格,继续在对白与细节中慢慢揭示因果与宿命。跟《蓝宇》不同的是,Jack与Ennis一开始就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性取向,他们不像捍东与蓝宇,一个在胡搞中逐渐了解自己,一个在童真期就被引诱和修改以致定型,Jack和Ennis花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彼此观察与试探,期间又纠结了两个人个性与心理的细致刻画,最后终于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点燃了两个人爱情的原子弹,那一发不可收的情感,令他们花了几十年时间去挣扎和争取,仍然无法解脱,终于用一生的守望酿就了一个漫长的悲剧。

守身如玉、自强自尊、情比金坚亦比金高,如此不食人间烟火般地爱一个人,是爱情中最为理想的境界。这些元素在《蓝宇》中一一落实,所区别的只是这么美好的恋人其实是一个男性,这很容易颠覆同性恋之间因为世人无法认同的性行为所产生的龌龊感,《蓝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纯真又性感的童话故事,塑造了一个完美的情人给我们看,这个角色无关性别,都会将对爱情充满美好渴望的人们感动得一塌糊涂。但讲故事的人过于仓促,不是拿无巧不成书来过渡,就是一笔带过至关重要的情节,比如捍东与蓝宇的两次重逢都是偶遇,比如捍东的离婚,过于轻描淡写,无法对捍东其实真是一个同性恋进行印证。捍东的被捕与获释一直到蓝宇的意外身亡,都充满了斧凿的戏剧化痕迹,让我们感觉,讲故事的人是个制造情节的高手,却不是个刻画人性的高手。

《断背山》最大的成功不是情节的讲述而是人性的刻画,不单是两个男主人公,也包括他们家庭之内所有人的感受,将人性放置大环境去细细描画要比活在真空更具有力度和广度。这是两部影片最大的不同。《蓝宇》忽略社会与环境,将同性之间的爱情简化成一段通用的爱情,放在异性身上,也没有什么不可。《断背山》却恰恰利用同性之爱所具有的那份无可容纳于世的压力来制造内心与情节的冲突,慢慢积郁成一种绝望的力量,去推动情节的发展。《蓝宇》讲述的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爱情童话,它的分量仅仅来自于这份爱情发生在两个男人之间,如果换成异性,就立刻变得恶俗;《断背山》讲述的也是一个关于永恒的爱情故事,这个永恒是通过压抑表达出来的,与异性或是同性无关,甚至说,同性恋只是制造压抑的一种手段,而影片真正要诉说的是,受制于社会的人性轨迹以及在常规伦理道德窒息下的个体伦理感受。

其实也难怪《蓝宇》的讲述过于仓促和破碎,这好像是关锦鹏的一种风格或者习惯,在《长恨歌》中也有这样的问题。也不能拿《蓝宇》去跟《断背山》比细腻和深度,两个片子的时间长度相差将近一个小时。也许两个片子所要表达的目的原本不同,虽然都是在说同性恋。一个是想告诉我们这另类的爱情也可以如此唯美和高尚,甚至比异性恋更加本真和纯粹,希望获得社会的宽容和理解,这可能跟关锦鹏自身的愿望有关;而另一个只是借同性恋来表达,固定的伦理观下被压抑却不可掐灭的爱情,会牵连成一个无形的怪圈,令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不得不去承受其宿命的悲剧,这其实是更东方的思维方式,而李安给它在东方的长袍马褂外面又套了件笔挺的西装。

 3 ) 我说忘记了,其实一直都记得。

    听说这部片子的名字已经很久了,直到今天才坐下来安静的把它看完。已经是夜深人静的时刻,本该是酝酿情绪的最好时机,只可惜,全片看完,还是没有哭出来。

    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长长的台词和演员隐忍的表情,仅是短短的三个字。

   “你胖了”。

    只是这三个字,蓝宇之前作出的那些表象,那些他装作已经忘却的姿态,被打了个粉碎。如果不是刻骨铭心,怎么可能,还记得那个人身体的尺寸,记得那个拥抱的感觉,记得那些曾经相拥而眠的片段。

    其实是爱吧。

    喜欢,是不是分量轻了一点点。

    我要说,我决不是腐女。只是,在经历不多的感情过程后,对两个男人间的爱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可。毕竟是为世间所不容的,毕竟不是在一起就可以大大方方牵着手得到别人祝福的,毕竟不是理所当然连自己都觉得真正的人生轨迹该是到了一定年纪就结婚生子的。

    捍东并没有错,他只是做了最普通的男人所认为应该做的事。唯一对不起的,不过是他自己的良心,和蓝宇抿住嘴唇的隐忍神情。

    全片关于两个人正面承认感情的台词只有两句,只是在看着那样一个场景的时候,我在怀疑,捍东说的,是不是真心话。

    其实我是喜欢你的。

    其实,我,是,喜欢你,的。

    真的是发自内心的表白么?还是仅仅觉得内心有愧而自然而然说出的迎合场面的台词?

    所有的男人本质里都是大男子主义的,对于自己觉得愧疚的情人,分手时总要表达下自己的感情,做出一副我也舍不得可是我不得不这样做的姿态。于是往往得到的,是对方心满意足的甘心成全,或是强忍悲痛还要故作大方,或是如蓝宇一般,没有多加矫情的说,可能你也不知道,我也是喜欢你的。

    很难过的对不对?难过的好想大哭好想崩溃但是不可以,要知道这个人说过,两个人太熟了,就玩不下去了,就到了该散的时候了。

    一开始就做错了事,所以全盘皆输。

    只是金钱和肉体的交易,什么时候自己变得全身心的投入了,不过是一夜的露水姻缘,不对,连姻缘都算不上。为了见面特地打的过来见到的是他身边裸露的别的男人,在日本料理店里眉眼下的小小甜蜜夹杂着自嘲的情绪说,我就是有病,那么多女孩子不喜欢,偏偏喜欢上你。并不是多么低下的人,可是认真把感情放在了那个人身上,他对于自己,就是一切。

    后续的剧情另人费解,让蓝宇耗尽资产的目的是为了展现他的无私和不顾一切的爱么?让蓝宇最后离开人世是为了昭示现实中同性爱情的结局就是分离么?捍东最后的大哭实在太假了,莫不是不知道大悲无声这个词么?

    一小时二十分钟的电影,令人回味的部分不多,对于我这种感性的人来说,一秒钟都够。

    蓝宇,我不想像你一般爱至这个田地,因为世界上如捍东一般的男人有许多。我不想连对方离开后自己还要故作坚强的摆出一副我已经忘记了我已经不在乎了你算什么的表情,我想对自己诚实一点。

    爱上了是真的,忘不了也是真的,只是还好,现在想起来,已经不哭了。

 4 ) 柔肠被磨碎之后.能覆盖宇宙..

你可知道石头 要几多眼泪才被沖走
你早知探戈 一下推一下卸便会失手
你可知我背后 有几多冷汗朝着你流
如共你再错失半步 便是我的尽头

* 明白没有 在悬崖上哪可退后
你要转左我不会行右
望着自己的映像摇曳跌荡
仍然优雅地盲目搏斗

明白没有 任何难度我都接受
我会疼惜你最新好友
捏着自己的心脏狂烈跳动
但求跟你伴奏
 
残酷够 仁慈未够 离别舞别遗漏
团聚够 裂痕未够 凭甚么换对手
抱上抱下 我是不倒的一个木偶
我一跌一碰 红地毯不懂痛楚
       任由你践踏 强逼你回头

我有想过复仇 至少可制造 留下理由
      其实我怕说声再会 便是世间尽头
   柔肠被磨碎之后 能覆盖宇宙


“柔肠被磨碎之后 能覆盖宇宙”。EASON这句歌词真是触目惊心。拿来形容蓝宇又怎样..
《蓝宇》一部老得掉牙的片子。 关锦鹏. 北京故事. 是关键字眼。还有刘烨. 胡军.以及爱情.再加一个同志。

当他遇见他时背景音乐好似小鹿乱撞,声声撞进心里。刘烨一个眼神,我就听出心动的悸动..


你为何要转身便跑,洒落一地的心痛狼狈不堪..电梯门前他追上你说,玩不起就散..上哪再找我这样出手阔绰的客人.
  你是什么?EASON唱的那句"我一跌一碰,红地毯不懂痛楚.任由你践踏,强逼你回头。。"多像这开始时一场一人焚钱一人焚情的交易。。

 
零散的场景,潦草的叙事交代,最认真的就是你的眼神。你叫蓝宇。我对你没有任何同情,因为我眼里你不可怜。
  你满身透露的都是不俗的骄傲。那骄傲裹在内心挣扎又善良深情之下,是如此温婉让人心疼。
怪不得他那么久经情场老练成熟又骄横自负一个人,也会在错过之后一再留恋回头..


影片开始看到刘烨战兢地坐在床边时,我以为这只不过是再一部《美少年之恋》的片子。越看越发现,这看似平淡俗套的情节画面下面却暗涌迭起。每一个场景的选取导演都费尽心机。
还没看完时,我就觉得需要再看第二遍。 当你开始哭的时候,背过头去,忍了那么久还是哭了。他的背叛来得和他当初的爱一样无赖。

蓝宇的对白很少,可是你内心的话很多很多。刘烨演得真好,一个眼神就演到人心里去了。胡军演的捍东也一样传神。片子里有太多的细节令人回味。若爱过若痛过才能看懂这部电影里平淡下的敏感,及含蓄里的激情。


影片开头,呈现在画面上的是全裸的蓝宇躺在床上,反打镜头呈现的又是捍东正面全裸从浴室向镜头走来.
赤裸的更多是他们的欲望。正是这里的暴露,才更反衬了后面情感上的更含蓄。
   那裹在过多的含蓄中的爱,谁能说爱得少。。

 
同志亦凡人。
看《蓝宇》时我几乎就忘了里面是两个同性情欲交织。。真的爱了,性别就是多余。
  
刘烨那句话答的笑嘻嘻轻描淡写,“对,我有病,大学这么多女同学不喜欢,却偏偏喜欢上你。”
  你是从何时爱上他,你的爱是不是从买卖开始。不是,一定不是这样,打着好几分工却坚持不用他给的钱。你会傻着劝自己,“我知道我最终还是要走的,我一直都是这么提醒自己,好让我明天醒来的时候喜欢你少一点,在离开的时候可以轻松一点。”

如果这些都不是爱,什么是。

如果这爱是美的,那么他们有什么错。
有人说,我不是gay,只是我爱的人正好是男人。
我不是les,只是我爱的人正好是女人。

 5 ) 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最感人的就是多年后他们重逢陈瀚东抱着蓝宇跟他说那个时候我怎么会放你走的,经常有时候脑海里想起这个场景我就会去看一看,最后好不容易陈瀚东决定了和蓝宇度过一生的时候蓝宇出事了,看着那么一个大老爷们在那里哭的泣不成声,真的感到惋惜和遗憾,明明相爱明明过了那么多大风大浪为什么最终还是不能相守,甚至我一度看的时候不看最后这样就可以欺骗自己他们永远在一起了是个幸福的结局了,不过人生往往就是有这么多无可奈何。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临,所以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人,去爱吧,去好好生活吧

 6 ) 如果说痴情是一种心理疾病,那爱是什么?

在这个年代里,忠诚是一种不被欣赏的美德,潇洒才是。

正如最初青涩得让人无法直视的蓝宇,一心一意地跳进了大老板的陷阱里。然后,大老板坐在车里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告诉他:“我们之间全凭自愿,两个人到了太熟的时候也就该散了。”我以为蓝宇会甩门而去,可结果他竟然说:“我们现在……还没太熟吧?”我顿时心都化了。所谓的“自愿”,就是说不要用任何义务来捆绑我。而我们口中的潇洒,究竟是发自内心对自由的赞歌,还是心碎后的自我补偿与安慰?是对花花世界的留恋以便于自己随时叛逃去勾搭一个又一个新鲜的肉体,还是对责任的恐惧和逃避以免于面对自己失败的人生?

潇洒是什么?是开心就在一起、不开心就滚蛋,是我想对你好就对你好、不想对你好就离开,是我不指望你多爱我、我也不会给你任何承诺。大家都说,谁更潇洒,谁就是赢家。呵呵。

爱是什么?是捆绑,是枷锁,是牵绊。没错,这些都是爱的附属品。大家都说,谁爱得更多,谁就输了。呵呵。

可是,蓝宇第一次吻你时的青涩,蓝宇撞见你背叛时的嫉妒,蓝宇得知你要结婚时的愤怒,难道都没有在你的心里留下一丁点的痕迹?当清晨到来时,躺在身边的蓝宇轻轻地说:“我是不是有病?我怎么会这么喜欢你?”,难道你的心跳都没有偷偷地暂停一秒?

十年过去,时过境迁,两个人的地位终于颠倒。大老板离婚,蓝宇已有新的伴侣,大老板望着眼前从18岁长成28岁的男人,说“真想抱抱你”,蓝宇伸出双臂,大老板说“真不知道当初我怎么会放你走的”,于是蓝宇的防线土崩瓦解。大老板铛锒入狱,蓝宇倾囊相救。本以为两个人终于可以在一起,蓝宇却死在工地。大老板坐在太平间的地上,泣不成声。

无论这个结局有多狗血,起码他们都幸运到足够把这个故事演完。现实里的我们不知道停留在故事的哪一个环节就无疾而终,有的是被对方的冷漠的潇洒挡在门外,有的是被爱的捆绑拖累到无法向前走,有的是重逢之后爱恨灰飞烟灭。不知道十年之后在陌生的街头相遇时,叫一声“蓝宇”我是不是就会回头;不知道当我躺在太平间里时,会不会有人伏在我的身上痛哭一场;不知道今后开着车穿梭在匆忙的城市里,会不会有人听着《你怎么舍得我难过》感到我从来都没有离开过。

如果说痴情是一种心理疾病,那请你告诉我,爱是什么?
如果说这世上没有人无可取代,那请你告诉我,承诺是什么?
如果说没有什么不在变化,那请你告诉我,永恒是什么?

 7 ) 抽空现实的三流言情剧

同志电影总是吸人眼球的,尤其是在意识形态相当保守的华人电影世界,几乎每一部问世的同志电影总能受到格外的关注。《蓝宇》当年不仅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还获得了香港金像奖十一项提名、金马奖六项提名,关锦鹏获得了金马最佳导演奖,作为新人的刘烨拿下了分量很重的金马影帝。香港电影评论协会的年度推荐电影名单也有这部电影。当然不能否认,有大量的同志影迷对这部缱绻悱恻的电影产生强烈的共鸣,金马奖最受观众欢迎奖就很有代表性。

人类社会只要是异性恋霸权中心制存在一天,同志关系只要是存在被压迫、被规训的情形,同志议题、同志电影就永远不可能摆脱权力话题、身份认同话题。上世纪九十年代著名的华语同志电影《东宫西宫》就紧紧围绕权力和性向的关系展开,名噪一时的《霸王别姬》更是将同志议题与文化身份、历史风暴紧紧夹缠在一起。作为一部同志电影,《蓝宇》倒是没有什么投机性,影片有一些特殊的时代背景,但关锦鹏并没有利用与同志相关的议题去迎合西方影展的口味,将同志议题与社会、政治议题包裹在一起发酵,将电影变成同志爱情的宣言。也就是说没有剥削、利用这个话题,将电影简单地变成抗争工具。影片的着力点是两性之间的关系、情感与记忆。这与关锦鹏自身的同志身份、创作美学有一定关系。关锦鹏的创作G点一直不在社会议题。《蓝宇》不是关锦鹏第一次触碰同志议题,之前的《愈快乐愈堕落》探索的就是如何面对自己的性向身份,这恰好与97港人身份转移这样的议题挂钩,香港意识由此凸显,本来个人化的情感成为了时代的重要症候。这算无心插柳,但同志议题中最核心的一些指向,生理性别、社会性别、精神、肉体、欲望、权力之间复杂矩阵,关锦鹏从来都没有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如果为关锦鹏的创作母题选几个关键词,情爱的痴缠绝对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选项。《胭脂扣》中的痴情女子如花信守五十年不变的承诺,《阮玲玉》中的默片女王一直为情所困无法解脱,《愈快乐愈堕落》中的柯宇纶痴缠到将所恋之人的爱人假想成爱的替代品。历经十多年情感坎坷的《蓝宇》,则是上演赤裸裸的同性痴缠之爱。这其实是比较典型的同志式恋情,摆脱了婚姻、家庭、生殖性欲纠葛的同性关系,所有的着力点自然全在情感之上。

《蓝宇》的问题是,同志恋情当然可以不与社会权力捆绑,可以去政治化的表达,但不可以规避历史与社会的桎梏,更不可以完全视若无睹。另一方面,影片没有放大同性恋情迥异于异性恋情的可悲可泣、铭心刻骨处,但却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忽略了同性恋情的特殊性表达。最简单的比对,如果刘烨这个角色是女性,胡军不是同志,整部电影的逻辑、情感强度其实依然是成立的。而不论作为同性还是异性恋情,影片的爱情故事其实显得都相当普通平凡,用一句俗得不能再俗的大白话:没有珍惜眼前人。用黄品源的《你怎么舍得我难过》作主题曲,更使得整个爱情故事通俗化。

实际上关锦鹏并没有把《蓝宇》的社会历史背景抽空,在电影中,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世纪末的北京,这个时空背景是很明确具体的。所有的演员,从口音到表演都是纯正写实的内地范儿,没有任何脱腔走调。不过影片的美术与道具存在一定问题。1989年北京大款使用大哥大的概率几乎是零。香港第一美指张叔平显然对北京有些隔膜,拿本片和九十年代初的一些京味影视剧(《皇城根儿》、《过把瘾》、《编辑部的故事》、《北京杂种》、《大撒把》)对比,会发现本片演员的服装、内景的装饰都过于时髦、精致、小资了。张叔平非常喜欢用吊灯、台灯以及百叶窗、树影创造阴郁、朦胧、幽深的暧昧气氛,可这和那个时代的北京没关系,和陈捍东这样的高干子弟也没什么关系,更重要的是陈捍东和蓝宇之间的关系也并非暧昧可以概括,这是错把北京当香港。

影片的场景调度非常强调痴缠的母题。很多镜头都是陈捍东和蓝宇在同一个景框里,一人在前景,一人在后景,有时显出交缠的张力,有时显出对峙的紧张感。还有大量景框内甚至框中框的调度,显出人物被束缚的征兆。影片还有大量镜子的影像。人物时常出现在镜框中。这既有情爱虚幻、空无的意味,又有一种情爱世界中肉身、灵魂交织一体难分的混沌感。同志电影的性爱场面总是惹人关注,《蓝宇》在华语电影中比较激进的一面,是对于身体的展示。关锦鹏无保留展示了男性身体,以此体现二人的关系,但是规避了性爱场景,以此凸显情爱纠葛的重心。这是电影和原著小说《北京故事》最重大的不同。但性爱其实不仅仅是如关锦鹏访谈中所理解的生理刺激性指向,身体姿势与两性相处中的权力结构当然有重大关系(李安《色·戒》)。而同性性爱与异性性爱操演方式的迥然不同,也是这两种情感方式、两种身体政治有根本区隔的重要原因。只是关锦鹏对此并不感兴趣,他更在意的还是痴缠、辜负、背叛的哀怨母题。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空中,同性恋情是绝对的禁忌。但是整部电影,却看不到影片角色对同志身份的任何探讨,陈捍东的家人、同事对他的性向没有表示出任何的疑虑、不解与质疑。陈捍东与蓝宇之间的关系同样如此,两人之间只有爱与不爱。陈捍东与蓝宇对自己的性向都没有产生过任何困惑。对蓝宇来说,爱的对象是同性,根本不是问题。对陈捍东来说,同性之爱是污秽之事,但离婚后接受自己的同性身份,也不是什么难事。这使得影片有点真空化,有点倾向于纯爱电影的风格,九十年代的北京成为了空洞的情爱布景板。当一段同性恋情被剥离了本应有的社会结构后,就显得有点失真,有点近乎于琼瑶言情剧的童话嬉闹。影片的情节结构相应的出现随意游戏化的松垮趋势,也不失为奇。

陈捍东与林静平的这段关系处理得就有些模糊,不伦不类。陈捍东并非是想找一个仅仅能为他生孩子、为他传宗接代的妻子。影片对于二人关系的刻画很是奇诡。二人的结合其实是有着一定的浪漫成分。在街头树影婆娑之下的闲谈,镜头对脸部表情的捕捉,带有一定调情色彩的台词,显示出这段关系是有情感基础的。仅仅因为不愿意为生孩子,二人就离婚,显得非常唐突。有些情节还有莫名的断裂。陈捍东的下属刘征,他妻子难产的情节被强化得很严重,但突然就没有了下文。这里就很难意会此段情节设置的必要性。

很难想象,陈捍东与蓝宇离别后的几次关键性相遇居然都是在城市中的巧遇,这种过度依赖偶然性的情节设置,就是刻意地放大二人情感纠葛的分分合合。随之产生的伤感与唏嘘,就都是在建立在离奇情节之上,有很强烈的不可信感。蓝宇最后的突然死亡,更是很不入流的俗烂情节。如前文所述,这段情感故事,如果发生在异性之间,就实在是过于寻常,丝毫没有再次讲述的必要。而发生在同性之间,影片又忽略了同性情爱的特殊性,这就使得影片沦为了自我伤感的三流言情剧。影片的价值只系勾起相同经验观众的共鸣而已。

(已刊于虹膜公号邪论专栏)

 短评

故事没有说服力……而且情节编排太什么了……

5分钟前
  • 私享史
  • 还行

刘烨的笑容很温暖,质朴,天真,爱情通过眼神表达出来,像一个温婉的女孩子。

6分钟前
  • 2013
  • 还行

“两个人要是太熟了,倒不好意思再玩下去了,也就是到了该散的时候了。”“我是怎么可能这么喜欢你呢?”

7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蓝”,舌尖轻轻上挑抵住硬颚,而后缓缓沉落,“宇”,直至静深。」

12分钟前
  • 沉歌
  • 还行

如果蓝宇是女的,这就是部烂俗狗血的爱情片了吧

17分钟前
  • 多屯物资
  • 还行

为了更好地跟基友讨论爸哪3的剧情,我就看了这部……前传。我也真是很拼了OTZ

18分钟前
  • 夜麻麻嘛
  • 还行

《蓝宇》最动人的一点是,全片从头到尾都没有强调过两个男人的性别,就当作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在拍。

22分钟前
  • 小鹏
  • 力荐

不要因为贴了华人同性的标签,就可以赚到高评分。平心而论片子拍得很平庸。

23分钟前
  • fomalhaut
  • 还行

他把我送给他的房子卖了,换我出狱。他们说他是懂得知恩图报,因为我断断续续地包养了他。可我知道,他不是在报恩,他是爱我。

24分钟前
  • Nodiamond
  • 力荐

原来GAY也可以爱得这么琼瑶。

28分钟前
  • 露娜peace
  • 力荐

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没有说一句话就走。

29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听说社长和胡老师要上爸爸去哪儿3,又有人说,这是《蓝宇》的如果蓝宇没死之番外:你我各自有娃各自中年各自发福,其中一个还成了逗比。。。

32分钟前
  • 海棠
  • 力荐

刘烨演得最好的作品

36分钟前
  • Song³
  • 推荐

一个特别俗气的故事,原著小说就是一高H黄色小说~不过,还好。刘烨的执著少年形象让人感动。

39分钟前
  • littletwo
  • 还行

你说“人一死,就什么都完了。”他说“没完,留下来的记忆还没完呢。”芸芸众生皆平等,只不过碰巧你们遇到了彼此然后相爱了,也碰巧你们是相同的而已。爱情面前,我们都一样,没有分别,没有分别。

40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捍东第一次带蓝宇见家里人,蓝宇问捍东的弟弟卫东是不是喜欢日本音乐,卫东说:坂本龙一,喜欢吗?然后哼了一段圣诞快乐劳伦斯。(这种东西放十年前铁定看不懂)

41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推荐

两个人要是太熟了 也就是该散的时候了

46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力荐

我被黄品源的那首歌打动,我哭了,为了那该死的爱情

51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去掉性别,就是一段爱情悲剧; 陈捍东一开始的玩到后来的真情过度的很自然…

53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蓝宇这个死实在是太简单了,一点都不轰轰烈烈,一点都没有预兆没有铺垫。也恰恰是陈捍东的视角,就是太突然了,最普通的一天,没有大雨没有雷电没有上天的怜悯和唏嘘。多少人也都是普通的一天经历着悲喜,忍受着无奈和内心的不安。

55分钟前
  • #鼠宝#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