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天空

科幻片美国2020

主演:乔治·克鲁尼,菲丽希缇·琼斯,大卫·奥伊罗,凯尔·钱德勒,德米安·比齐尔,蒂凡尼·布恩,苏菲·兰朵,伊森·派克,蒂姆·罗斯,米利亚姆·肖尔,利利娅·诺特·拉林斯多蒂尔,汉娜·玛丽亚·卡尔斯多蒂尔,阿特利·奧斯卡·法奈森,伊登·黑赫斯特,莎拉·盖林,尼克·欧文福特

导演:乔治·克鲁尼

 剧照

午夜天空 剧照 NO.1午夜天空 剧照 NO.2午夜天空 剧照 NO.3午夜天空 剧照 NO.4午夜天空 剧照 NO.5午夜天空 剧照 NO.6午夜天空 剧照 NO.13午夜天空 剧照 NO.14午夜天空 剧照 NO.15午夜天空 剧照 NO.16午夜天空 剧照 NO.17午夜天空 剧照 NO.18午夜天空 剧照 NO.19午夜天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40

详细剧情

  神秘的全球性灾难爆发,一位独自驻扎北极的科学家竭力与一群返回地球的宇航员取得联系,他们正要回到惨遭神秘灾难重创的地球。

 长篇影评

 1 ) 体验去大场面大热血的人类命运多舛

需要静下心去体会没有宏大场面和满腔热血的人类命运之旅,一部反太空奥德赛的散文诗,三条明线,不同时空,用一个题眼,明疏暗恋,面对地球的沦陷和茫茫深空,虽然远方有一颗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飞船只剩两个人,“我们”希望渺茫,前途未卜,看上去无比悲观,但是依然有幸福的感动和领悟,人性的光辉敢于直面深邃漆黑的宇宙,事情很小,意义很大。关于这点,本片没有探讨,只有叙述。

 2 )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孤独。

太长不看版:画面特效一流的网飞式伪科幻片。不推荐硬核科幻片爱好者观看(会很生气)。适合一个人晚上喝酒品尝该作(重点:一个人,晚上,喝酒)

演技不多说了,乔治·克鲁尼一个打1万个流量明星。剩下的演员演技在线,但也止步于此了。

剧情留白很多,但根据已知信息可得:1.地球大气被污染 2.人类躲入地下 总之就是完了

3.小女孩是幻想的

分数我个人认为大概在6.5左右,目前豆瓣评分(5.8)有些许低估。

本片对太空的处理非常老练,零重力血滴是一个蛮有看头的桥段。

剩下的主要情节都是在探讨人文论题,喜欢的可以细品,不喜欢的肯定会觉得味同嚼蜡。

然而有趣的是,透过该片可以看到很多影片之外的东西。目前西方文学大环境整体呈现“丧”,失去信心,甚至绝望的论调。大量的艺术作品开始着眼于人类生存,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演变,社会崩溃等等以前很少出现的话题。这种现象反映了西方社会在文化方面的领导地位正在逐步丧失,西方社会的文化自信正在逐步消失。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几乎所有的科幻作品都会以灯塔国拯救世界告终,反观如今,不禁令人有些唏嘘。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啧啧

而中国的文化自信近年来肉眼可见的快速增长,很多网友将这部片子与《流浪地球》进行比较。从电影的角度来说,毫无疑问这是不合适的,用一部商业片与一部文艺片横向对比,得出的答案毫无疑问会是不客观的。但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我们可以得到非常有趣的结果 —— 中国的崛起绝非偶然。也许一个人或者少部分人无力改变的事情,大多数人齐心协力也许会有不同的结果。欧美的经典英雄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被当今社会文化逐步抛弃的事实可以从侧面论证这一观点。然而不幸的是,西方社会的基石就建立在个人主义之上,并且披着个人英雄主义的外衣。如果他们选择改变,就将否定西方数百年来的历史与“成就”。因此,在这种环境下,西方社会的下坡路很难变成上坡路,甚至平坦大道。

尽管如此,从电影制作技术的角度来说,中国电影行业仍然被西方同行远远甩在身后。我们可以看到本片优质且熟练的电影拍摄技法,电影语言,服化道,以及表演。这些仍然是我们需要埋头追赶并虚心学习的部分。作为一个曾被《流浪地球》激发无限热情,并以为此后中国电影行业即将开始新篇章的从业者,我非常负责任的说,这一切只是一个幻觉。在之后的几年里,我的热情也极快的再一次被浇灭。尽管《流浪地球》点燃了星星之火,但中国电影产业的真正革新还远远没有到来(我甚至不能确定在我有生之年内能否追赶上西方同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多中国电影从业者比乔治·克鲁尼要更加孤独。

 3 ) 有时看遍世界,不如在内心走一圈

- 01 -

《午夜天空》改编自莉莉·布鲁克斯-道尔顿的小说《永夜漂流》,以北极和太空两条主线推进,辅以人物回忆支线,呈现了末日来临时切断一切联系后个体的深刻孤绝,以及爱与信仰是如何实现救赎、弥合创伤的。

这不是一个硬核科幻故事,重要的不是确切知道地球发生了什么,而是这些人所经历的内心时刻。小说给出了一些模棱两可的假设,影片则以断续的无线电波一带而过,但答案显而易见:人类既可以睿智到漂流太空探索未知,又可以愚蠢到毁灭地球自寻死路。

帕斯卡尔说:“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待在房间里。”北极之于奥古斯丁,以太号之于宇航员,就是这样的“房间”。末日设定将外部环境中曾遮蔽他们的一切芜杂琐碎一一清除了,为他们打造了一个个专属空间。他们被囚缚于自己的“房间”内,暴露出脆弱和无助,不得不去直面此前或因生活片断迅疾切换而钝于感知、或因逃避现实选择视而不见的情绪。

歌德说:“要留意那严肃的时光,因为它甚少来临。”问题在于,当避无可避的终局迫近,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自处?影片中的每个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离开或者留下,活着或者死去,迟来的领悟,难得的安宁。当米切尔和桑切斯乘坐返回舱飞向正在崩塌的星球故园时,他们各自笃定寻找亲人、带玛雅的遗体回家是人生最后一刻的意义。这种徒劳无疑是悲壮的,却也闪烁着人性深邃之处的幽光。

- 02 -

电影的人物设定和部分情节已脱离了原著,但总体延续了文字的平静质感。配乐强化了视觉效果,也不乏震撼人心的画面。不过,推进的节奏、剪辑的紧凑度和人物的饱满度却不尽如人意,以苏利为主导的太空主线也略显单薄。想来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像小说那般细腻描刻人物陷入绝境时藉由向内的思省牵连出层见叠出的情感着实不易。

影片的时间设定或有一个硬伤:除非末日事件改变了地轴的倾斜角度,不然巴伯天文台所在的北极圈内在二月份应处于极夜,而非巨大玻璃窗外那片刺目的雪白。小说中从极夜到极昼的转变其实对应着人物内心世界从黑暗到光明、从冰冷到温暖的转变,可惜影片未能捕捉到这一点。而最后倏忽一现的宁谧橘色天幕,与其说像午夜的天空,不如说更像黎明的天空——这倒是另有一番意味的隐喻。

至于小说中那些未能呈现出来的细节,大约可以这么自我安慰:电影改编是另一种形式的创作,而创作是遗憾的艺术。

- 03 -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最令人困惑的是小艾莉丝是真实的吗?我曾觉得,她是一个不具形的魔幻现实主义般的存在,是奥古斯丁在极端的环境、身体和心理状态下的假想和幻象。

然而,若暂时抛开理性,展开想象,小艾莉丝会不会就是真实的呢——在影片中,餐桌上怎么会多出一碗麦片?奥古斯丁吃的一向是用微波炉加热的食物,炉灶怎么会突然起火?弹豆子的那一幕,明明两人都是一颗一颗摆的,她那儿有一颗时,奥古斯丁那儿已有四五颗了,但镜头一切,他摆了七颗,那边却有十二颗,她的速度怎么那么快?当奥古斯丁随雪地摩托一同沉入冰下,以他的身体状况,单凭自己真能爬出来吗?当奥古斯丁在暴风雪中疲于应对北极狼时,怎么小艾莉丝一走丢,狼群也不见了呢?

小演员的表情也十分耐人寻味:当奥古斯丁问她是谁时,她一副“你明明知道我是谁”的模样;当看到坠毁飞机上的人体残骸时,她的惊吓过于真实;当集装箱陷落冰层时,她满脸恐惧和担忧;当终于抵达哈森气象站时,奥古斯丁激动不已,而她却冷静淡然,眼里甚至有一种完成任务般的释然。

相较于影片,小说以更为含蓄细腻的方式展现了奥古斯丁与小艾莉丝之间的互动。她为他带去了希望和温暖,支撑他活下去,他也从她身上学会了责任和爱。他们彼此陪伴,直至与漂流太空的苏利通过微弱的无线电通上话,而这又给苏利带去了希望、安慰和某种程度的解脱。一个曾经失职的父亲在过去的女儿身上学会了如何去爱,而这种爱又以某种神秘的方式穿越漫漫时空,为他现在的女儿带去了慰藉。

在《星际穿越》的设定中,爱是可以超越时空的,而小艾莉丝在工具间纸板箱上的涂鸦是否暗示着平行宇宙呢?或许,她就是真实的,只是并不以我们可认知的方式和维度存在——那条贯穿始末的黄色连衣裙,她第一次见奥古斯丁时就穿着,最后也穿着它离开了。

- 04 -

影片刚开始时有一个特写镜头:画面中央是一座阿努比斯雕像,左侧的书可以代表知识,百变魔方可以喻指宇宙,右侧的迷你太空探测器象征着探索,麦克风则意味着联结。阿努比斯是古埃及神话中的死神,它守护亡者,接引亡灵,指向来生。这与奥古斯丁一生的追求是契合的——在影片的结尾,苏利向奥古斯丁表示感谢,而他说:“我只是一个指路人。”

失去的是真的失去了么——那为什么遗留下来的空洞依然将人填满?得到的是真的得到了么——那为什么紧紧攥在手里依然会消散?当奥古斯丁的生命走到尽头,苏利会将他的一部分延续下去。这样的轮转如衔尾蛇那般无限循环,一边毁灭,一边永恒。卡尔·萨根说:“我们都是由星辰组成的。”那么,何曾有真的湮灭?

在最后的最后,当配乐渐渐隐去,杂乱的无线电波中断续传来鸟儿的啁啾声,这一点微弱的响动正如那段被衔回诺亚方舟的橄榄枝,谁也不知道它来自哪里,但它意味着希望。

- 05 -

《永夜漂流》是我翻译的第一本书,于我有些特别的意义。看完这部电影,我也终于能与这个故事告别了。我依然记得卡西尼-惠更斯号坠毁的那个晚上,哀悼如狂欢,而我只是略感怅惘,默默打开译稿,找到对应的脚注,为这个在辽阔宇宙中漂泊了二十年的孤独探险者新添了一笔。时间流逝,悄然无息。

远方总是美好的,但远方总在远方。有时看遍世界,不如在内心走一圈。就用译后记《黎明夜中来》中的一句话作结吧:生命幽微,愿你心有所向,身有所归。

2021年1月8日

于上海

 4 ) 《午夜天空》科幻只是它的外皮

个人感受片子设定比较有意思,尤其是sully在空间站上怀孕这个设定。片子优点是对角色的描绘很细腻,包括对作为配角的几个宇航员的描绘。 很喜欢片子里一些很生活化的桥段:比如sully早上做了梦惊醒,然后和丈夫开玩笑说,我要不理你了,因为我刚才梦到你把我落在K23上😂一帮人边维修雷达边唱歌,maya说在你们在唱什么我没听过这首歌。还有虚拟现实中maya和家人对话,然后和同事大叔介绍说,这只我的猫它最爱的人(现在一定)依然是我😂感觉每个人都很立体,与其说是超级厉害的宇航员,更像我们生活中认识的某个普通人。 也很喜欢空间站的设计,有人批评说空间站的设计很low,我觉得他可能是为了让观众感觉不那么冰冷故意做的这么生活化, 可以看到很多有(ke)机(su)风格(lu)的装饰,驾驶舱的转椅让我感觉在宜家就可以买到😂还有一个宇航员(很刻意地)说这个零件用3D打印可以做😂。最后一段被吐槽为新闻联播的长镜头,感觉很好的表现了两个人最后那种内心迷惘但是表面上又有条不紊(我好慌但是我不能表现出来)的状态😂 也想吐槽一下故事,博士通过这种方式救赎有点牵强,而且sully到头来根本不知道博士是他爸?博士给全人类找到了新的家园,但是自己孤独终老,他的女儿得以在探索外太空的同时拥有(完满的?)家庭,算是博士的救赎吗?

感觉相比于科幻主题,可能更想表达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家这一个主题。作为一个架空的故事来看会有点收获吧。

 5 ) 硬核科幻 地球是最终的灵魂家园吗-《午夜天空》

硬核科幻 地球是最终的灵魂家园吗-《午夜天空》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科幻电影,可以慢下心来静静欣赏宇宙的亘古不变,或许跟原著情节有些出入,但这是再创作的电影,从书本纯靠想象过度到电影画面具体化,有些出入无可厚非,电影尤其满足我的是片中展示的K23行星环境和在太空中航行的飞船以太号,色彩、构图、细节和光影对比都很出色,极为满足感官享受,可能我的视线太容易满足了吧,尤其打动人心的是片中的小女孩艾米丽,这孩子长了一对时刻受到惊吓和探寻的眼睛,莫名的使人心疼,想去保护她,再加上她对人的依恋,不管是想象出来的幻影或者是实体,我都认为她是一个实实在在需要保护的小女孩,需要爱的包围。

影片主要讲述科学家奥古斯丁发现了以前没有被发现的木星行星k23可能适合人类殖民,若干年后前往行星考察的以太号返回地球,但地球此时已不适合生存,人类已经全部转往地下,而身患绝症的奥古斯丁却主动留在北极科考站联络目前失联的以太号,希望告知以太号乘员目前地球详情,给予以太号自由选择返回K23或着地球的自由。期间因地球环境变化,需要一座功率更大的雷达站才能联络以太号,奥古斯丁和艾米丽历经千辛万苦,并因此差点丧命,最终完成自我的灵魂救赎。但这些都是表象,影片实际探讨的是思想的孤独、人性的归属,家庭的取舍,灵魂的救赎。

电影开始就是人类大迁徙,从地面转入地下,独自留在科考站的奥古斯丁一边缓慢的过着自己的生活,一边用仪器维持着自己患病的身体,每天在例行联络以太号和酒醉中度过,而意外发现的小女孩艾米丽的到来打乱了他平静等死的生活,可能目前地面上就剩下这两个人类了,无法选择的奥古斯丁只能担负起照顾艾米丽的责任。小女孩一直沉默不言,却也能够于他和谐相处,她的依恋深深打动了奥古斯丁,我高度怀疑小女孩患有自闭症。这电影一开始的环境、色彩、构图就深深吸引了我。

此时一直联络不到的以太号,却因为无法得到地球回应坐标陷入迷航的境地,经过船长和和船员的共同商议,决定按照目前航线继续航行,同时在所有频率上加强联系地球。

奥古斯丁决定带着艾米丽去往北极深处的一座功率更大的雷达站,这座雷达站受当前地球环境影响较小,可以增大联络以太号的机率。在遥远的路途中经历失事的飞机和发现遗弃的人类居住点,而在居住点过夜时没想到海面浮冰破裂,差点丧生的两人无奈丢弃了所有生活物资和交通工具才死里逃生,在暴风雪中又遇群狼,绝望崩溃的奥古斯丁最终在艾米丽身上发现了生活的阳光,最终找到雷达站。

以太号终于联络到了赶到雷达站的奥古斯丁,但在此时飞船误入陨石阵,造成飞船机体和雷达天线受损,在出仓修理损坏部件的过程中又遇流星雨,造成飞船成员医生死亡,虽然此时飞船成员意志消沉,好在雷达已修复可以联系地球了,但得知此时地球近况更让他们心惊,大家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四名船员商议之后最终决定,船长和她的爱人爱丽丝返回K23行星不再回地球,飞船驾驶和修理技师因思念家人无法舍弃心中家的呼唤,决定携带医生遗体回家,哪怕死亡也要和家人死在一起,当船长和爱丽丝目送返回仓离开母船,向着地球渐行渐远时,在他们的心中 哪里才是家恐怕是个问题。

此时在雷达的两端,冥冥之中的预感使奥古斯丁终于证实了爱丽丝就是自己的女儿,年轻时的放纵、探求和舍弃终于有了一个结果,百感交集的他拉着艾米丽的手,站在北极的天空下,灵魂永夜漂流。

 6 ) 孤寂中走向死亡的群像

在我写这个评论的时候,这片子的豆瓣评分是5.8,我觉得远不至于这么低。

的确,影片关于地球发生了什么灾难?人类撤离到哪里去了?以及K23上为什么如此宜居但就是没有生命等等问题都解释的很含糊,让不少观众很恼火——但与其把这些问题归结为导演克鲁尼的能力不行,我倒更愿意相信他是主观上认为这些内容并不是影片的重点,所以刻意选择了这种留白的处理方式。

而一旦不再纠结这种对主线剧情无伤大雅的地方,我重新回顾影片里的一些关键情节时,就发现了一些颇有意思的地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讨论。

小女孩vs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年轻时面对迷妹来者不拒,把人肚子搞大了却概不负责,可以说虽然学术成就耀眼夺目,但男女关系上却颇有渣男的特质。于是在自己的弥留之际,身处万物寂灭的南极,巨大的孤独感让自己当年和女友相识、分别,以及与女儿近在咫尺却未曾相认的种种过往开始不断的在眼前闪回。

女友的嘲讽

于是,基地人员撤退时,那个寻找女儿的母亲首先激发了奥古斯丁对自己那个从未谋面的女儿的思念。“一个女孩不见了”+“当年我也有一个女儿”,奥古斯丁的潜意识开始围绕这些概念逐渐活跃起来。

“一个女孩不见了”

再后来,当他给自己做早饭的时候,愕然发现餐桌上居然放着一碗已经盛好的牛奶麦片。我相信这并不是什么超自然现象或者导演在故弄玄虚,真实情况很有可能就是奥古斯丁自己在遭受病痛折磨时意识迷离,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给自己多打了一份早餐。

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分量,无疑是奥古斯丁给自己打的早饭

“房间里似乎还有一个人”这样一种暗示,再次刺激了奥古斯丁的大脑。直到后来厨房发生火灾,被他吃力的灭掉之后,瘫坐在地板上的奥古斯丁终于看到了他所渴求的精神寄托。艾莉丝出现了。

所以说小女孩的出现其实代表了奥古斯丁不想自己在生命中最后的这段旅途孤独的走向死亡,希望能有自己的女儿来陪伴,想要了却自己这一生中最大遗憾的心愿。

但是,如果女儿的形象是个幻觉,那有没有可能其他某些情节,也是虚构的?

以太号vs人类

以太号真的从K23上带回好消息了吗?在奥古斯丁和珍第一次见面时,珍曾经开玩笑一般问博士

你在找的东西有多少是事实,你的星球多少信息只是胡扯……
也许是撩汉套路,也许是某种暗示

这句话也许只是珍在套路奥古斯丁的撩汉话术,但如果我们把它当成是某种铺垫和暗示的话,或者说,如果心高气傲的奥古斯丁真的把这个话记在了心里,非常在意的话(否则闪回时也不会记得这个情节)。我们再来看看女主角所在的科考团在K23上发现的星球情况

它可以维持生命吗,可以;可以扩张吗,可以;可以成为家园吗,是的,可以……只有一个悬而未决的疑问,那里为什么这么安静
一个完美的宜居星球,却如此安静

也就是说,K23从方方面面来看,都是一个合格的移民星球,甚至后面在女主角艾莉丝的描述中,那个地方听起来简直是人间天堂

那个星球有一种味道,就像是地下藏着松树,等待破土而出。我们刚到的最初几周,我一直抬头看,期待能看到蓝天,但它却是橘黄色的,那是来自木星反射的光线。当运行到合适的位置时,木星感觉很近,让人觉得触手可及。那光线让所有色彩都更加鲜明,一切事物的色彩:水、花...就像绿野仙踪中刚进入奥兹王国,第一次看到真正的色彩一样。我从没见过这么美的东西...
宛如人间天堂的K23

一个有着适宜的光照,有水,有可供直接呼吸的大气的星球,甚至都已经繁衍出花和植物,但是却如此安静——也就是说没有大型生物,没有原住民,人类殖民的难度几乎为0。这可能吗?

如此反常识的描述似乎更像是博士一厢情愿的臆想,一个梦想家园,而不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实际情况。

所以我的一个猜测是,会不会跟以太号取得联络后的内容,其实也是博士心中虚构出来的呢?原因有可能是他意识到人类行将灭绝,而自己作为解决方案的策划者,内心有着深深的不甘,希望能找到K23这样一个几乎毫无瑕疵的人类避难所,或者说,这是对自己投入毕生的事业要取得成功的一种渴望。

如果顺着这种猜测再去回想电影情节的话,事实真相可能更加可怕:人类即将灭亡,博士也要孤独的死去,而曾经作为人类希望的以太号并没有找到什么可供移民的K23,即便顺利穿过了流星群,最终存活了下来,但也由于没有进一步的目标航向,而成了人类硕果仅存的诺亚方舟,游荡在宇宙中,船内唯二的两位宇航员,虽然孕育着生命,但由于群体多样性不足,也仍然无法肩负起繁衍人类的任务。

面对冷酷的宇宙,走向灭亡的人类所感受到的无力感

简单来说,人类完蛋了。

而最后形如“新闻联播”一样的落幕,两位宇航员眼神中的迷茫和空洞也似乎印证了这一寂寥的结局,仿佛就是人类最后留下的一段视频记录,留下作为这个物种在宇宙中孤独的走向终点的证明。

 短评

流水账一样的抒情小散文

7分钟前
  • 女神的秋裤
  • 较差

奥斯卡提名最佳视觉效果是不错的,剧情及对未来、对太空的想象力是空洞的,无望的。男人就别搞科幻了,你们不具备创造生命的能力,这是死穴。你们构想的都是了无生机,无趣的,无机的世界跟未来。

12分钟前
  • Sabrina
  • 还行

求求了,看到有评论说天上地下两条线过于割裂是因为囿于原著,可别,原著虽然是将两条线以奇偶穿插叙事,而且也是快4/5才搭上话,但那种空气中弥漫的孤独与绝望是贯通的,而且Sully与Augustine最主要的联系并不是血缘,而是他们过于相似的性格以及殊途同归的人生悲剧(我他妈,Sully幸福快乐就算了还在执行任务中怀孕???),在片中都没有了,你会觉得Augustine仅仅是一个走向死亡的老好人。不知道是不是克鲁尼先森刻意而为之,影片开始不久弹豆子的戏份就把基调拉向了与原著完全不同的方向,还有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适宜人类居住的迷之木卫。飞船上的大家在完全不知道情况的处境中其乐融融,不是很懂你拍这个小说到底想要什么?最终呈现的结果真的就是水得要命的那种美剧感。(当然不能继续叫《永夜漂流》,就没有永夜

14分钟前
  • Devlali Number
  • 较差

强效助眠片。。。是想通过影片的沉闷来体现末日太空旅客的孤寂吗。。。结尾好像太空版新闻联播,虽然没有在整理手稿(囧)

15分钟前
  • 刷鞋大王
  • 还行

好久没看过节奏这么温柔的末日片了。里面的飞行器是我这么多年来看过的最漂亮的之一。

18分钟前
  • 狗眯咻咻虾
  • 力荐

基本没啥拍出来的必要,倒也代表和符合克鲁尼自己的态度,无论是生活还是创作,一种肆意与随性所彰显的潇洒的真性情,一种同生命和岁月的互敬,实在是非常私人的一部作品,离观众越来越远,却离自己越来越近,并最终真的“成为”那个孤独的人,又不乏光彩与礼赞。

23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还行

说不上很糟糕的体验,不过拍得实在是没什么吸引力。作为个人最爱的太空题材电影,成片却是让我在神游状态下看完的。所有灾难矛盾想从哪来就哪来,一句环境恶劣或陌生带过。可即使故事糙到这种程度,也还是没能够挤出多少令人兴奋的低廉娱乐性。

26分钟前
  • 还行

虽然几乎是毫无剧情可言,但对沉默到最后的真相展示和片中的寥寥些许铺垫,让我觉得其实还是挺有味道的。不能拿来当科幻片看。

30分钟前
  • 思阳
  • 还行

真是没看头,网飞投钱都被私吞了吧,拍了个又臭又无聊的片子,末世下看几个角色的寂寞和空乏,一众熟悉的面孔已经变面瘫,都在自己的空间里环顾人生,想看干货的趁早切,上了年纪的乔治克鲁尼可能身心都有变化,拍出的东西可能更贴近他的对世间万物的认知,peace宁静,我可能还是太年轻,认为它既做作又无趣,还陈腔滥调。★★

31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较差

一部年轻人看不懂的人文电影。魔幻2020年的圣诞夜,毁灭中的地球也阻挡不了回家的温暖亲情。这个宇宙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名誉,而是你和家人的关系。参考哈佛教授 Robert Waldinger 的 TED 演讲:What makes a good life? Lessons from the longest study on happiness

32分钟前
  • Lucy
  • 推荐

抛开原著如何不谈,作为科幻题材,影片所描绘出的末世背景下的孤寂感以及对浩瀚宇宙的呈现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前者当然得益于克鲁尼的全程热演,后者也基本达到了常规太空片的及格水平,然而最大的问题在于两部分的割裂感太过严重以至于叙事重心摇摆不定,想了想,对其最恰如其分的评价大概是,花费一部电影的时间,看了两部各自为战的戏。其实这部片90%甚至更多的戏份都该集中给到克鲁尼,与太空对话的部分只闻其声便足够了(甚至小女孩的角色都没存在的必要性),不知是对自己的表演不够自信还是太囿于原著,总之这个拍法所带来的效果事倍功半。

37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原來是一部披著科幻外衣的文藝片…

41分钟前
  • 菲氏葉猴
  • 力荐

看着什么都有,但不管地上还是天上,都看不出一点“专业感”……

46分钟前
  • 艾晨
  • 较差

情节太平淡了,没什么起伏。结局倒是有一点味道,小姑娘是教授想像的女儿。地球到底咋了也没交代清楚。

48分钟前
  • Smiler
  • 还行

巧巧的妈妈果然生了巧巧,太空认亲大型火葬场,两个生硬的故事拧成一个更生硬的故事,乔治·克鲁尼这次用的是什么烂编剧?看到了“星际探索”、“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甚至克鲁尼自己主演的“地心引力”的影子,就是没看到惊喜。(一半剧情都可以睡过去)

5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较差

最开始看剧情以为是《移动地球》翻版,但风格其实很不同,基本很少动作戏,反而像一部末世悲歌。角色很少很少,一共不到十个人,刻意避开所有灾难片的固有模式,只希望通过少数的几个角色的经历展示末世将临时那种落寞、无助、悲伤的情绪,但同时又没有放弃寻找希望和为生命的延续做出努力。疗伤、反思大于娱乐

54分钟前
  • Maggie_in_LA
  • 还行

第93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视觉效果提名名单:《信条》《花木兰》《爱与怪物》《午夜天空》《独一无二的伊万》,其中《花木兰》《午夜天空》目前豆瓣、IMDb评分都低于6分,算是近几年个人感觉最弱、电影整体观感最差的一届了。私心更希望入围短名单的《心灵奇旅》《欢迎来到车臣》乃至未进十强的《灰猎犬号》获得提名,也能间接推荐这三部口碑更好的电影。

5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挺不错的,7.5分还是要的

58分钟前
  • 德克
  • 力荐

Tinamy金球调侃说《地心引力》关于克鲁尼拼了命准备外逃,不想和一个中年女人共处同空间的故事;这里,他成了那个驻留在此、见证着或曾回望着自己命运的人。依然创造了星际背景的电影里,重文戏的那类最常拥有的孤独氛围。无论是北极的光景,还是天际的浩瀚,都做得极为美丽;情感上的调和,和一干演员的表现也刚好相衬。但这些之外,故事本身会否太过单调或空洞?也终究是避不开的瑕疵。

1小时前
  • 基瑞尔
  • 还行

最后的长镜头是太空新闻联播吗... 太空题材被拍得毫无魅力

1小时前
  • 路人甲先生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