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太空漫游

科幻片英国1968

主演:凯尔·杜拉,加里·洛克伍德,威廉姆·西尔维斯特,丹尼尔·里希特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剧照

2001太空漫游 剧照 NO.12001太空漫游 剧照 NO.22001太空漫游 剧照 NO.32001太空漫游 剧照 NO.42001太空漫游 剧照 NO.52001太空漫游 剧照 NO.62001太空漫游 剧照 NO.132001太空漫游 剧照 NO.142001太空漫游 剧照 NO.152001太空漫游 剧照 NO.162001太空漫游 剧照 NO.172001太空漫游 剧照 NO.182001太空漫游 剧照 NO.192001太空漫游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40

详细剧情

这部影片是库布里克花了四年时间制作的充满哲学命题的鸿篇巨制。一块大黑石树立在史前人类的面前,他们刚刚开始认识工具,进入到进化的里程碑。同样的黑石还在宇宙多处出现,它们矗立在月球上,漂浮在太空中,带着某种神秘的寓意。 现在的时间是2001年,为了寻找黑石的根源,人类开展一项木星登陆计划。飞船上有冬眠的三名宇航员,大卫船长(凯尔·杜拉 Keir Dullea饰)、富兰克飞行员(加里·洛克伍德 Gary Lockwood饰),还有一部叫“HAL9000”的高智能电脑。HAL在宇宙飞行过程中发生错乱,令到富兰克和三名冬眠人员相继丧命,剩下波曼和这台电脑作战。 从死亡线上回来的大卫一气之下关掉主脑系统,HAL彻底失效。现在,茫茫宇宙中只剩大卫一人,向木星进发。穿越瑰异壮观的星门,大卫仿佛去到一个奇特的时空,那里有人类无尽的生死轮回和宇宙的终极知识……

 长篇影评

 1 ) 在科学和啤酒都不能安抚的夜晚

“没有证据证明智慧有利于生存,也许正相反,它是通向毁灭的捷径,因为最顽强的生命都没有智慧。但已经证明智慧能感受美,所以智慧的目的也许只是作为宇宙之美的见证者。必须渺小,才能感受宏大;必须脆弱,才能敬畏顽强;必须短命,才能感受永恒;必须能思考,以感受造物设计的精妙,又不能全知,以防一切在瞬间全透明。这就是智慧生命了,做这种见证者,神不行,只能是人。总有一天,他们会把自己脆弱的躯体装进金属种子,飞过所有荒凉和繁荣的世界,去感知那些神不能感知的东西,这也许真的是他们存在的目的。 ”

 2 ) 扯淡的科幻和更加扯淡的评论们

  这部电影最重大的特点是节奏拖沓——当然有人喜欢这种拖沓,这无可厚非。但是起码我很讨厌。艺术上的细节我不想多说,毕竟没有一个统一标准,这样的讨论除了最后搞成口水仗以外不会有任何积极效果。但是看完这个片子我的感觉是我被耍了,然而看完这么多影评以后,令我惊讶的是这世上不负责任就胡说八道的怎么会如此之多。         ·技术细节的过份渲染       本片作为一部科幻,过于强调的技术细节是十分无聊的——因为很多强调的技术细节十分的不靠谱,我不想一一举出,任何一个物理系本科生都可以罗列出一大堆来。我并不反感科幻的科学元素,但是你不能把它放到主要部分来渲染。基本上几乎没有科幻能够做到完全的靠谱(实际上我想说完全没有,但是鉴于我不敢保证我看过所有的科幻所以加上定语“基本上几乎),既然如此,标榜所谓的“硬”科幻纯粹就是有病。在我的理解里,真正的硬科幻应该科技元素确实比较硬,甚至很难发现什么不合理的破绽,但是在叙事过程中却对这种特质一笔带过而不进行过多的标榜,这一点本片做得很不好。一个主线相对简单的故事,光是炫耀特技就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库布里克干脆该行去开发电子游戏算了。      ·所谓的深刻主题       我从来就没有搞懂,为什么很多人把不懂的东西搞得如此神圣。这部电影的后半部分非常的实验化,很多人看完以后搞不明白讲了什么,于是乎就像黑猩猩们看到了黑色的石板那样,“不懂”变成了敬畏和盲目崇拜——“深刻的主题”“沉重感”“讽喻与启示”出现在了大量的评论中。人们似乎乐于猜测“不懂”的背后那些“深刻的主题”,每每想到一个似乎有点靠谱有点道理的,或者看到一个“于我心有戚戚焉”的评论就立马产生强烈的认同,自认为抓住了真理和本片的解读方式,殊不知大多数实验电影之所以名为“实验”,其本身就含有不成熟的意味——不论导演想要探讨怎样的主题无法跳出这个圈,有的东西靠一点点视频是根本无法表达的——这就是为什么克拉克曰:如果你完全懂了,we failed。         ·关于扯淡的评论       本片成于1968年,库布里克本人不仅戏中拖沓,拍戏的进程同样拖沓,导致制片方怒了,质问“2001”到底是影片背景的年代还是上映时间?所以请记住,在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感到不耐烦,不是你的错而是导演的错——请不必理会那些指责你浅薄的评论!有人一谈起电影就每每言必称尼采新古典主义文艺复兴等等,那些事情我不懂,所以我不敢说他们说得不对,他们有没有忽悠我我也说不清。但是对本片的评论,我看到一大堆“根据相对论”“根据平行宇宙”“根据某某物理理论”的话,没有比这更荒谬的事了。因此,不管你看到的影评写的多么玄乎引用了多少你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名人名言名词名句,只要你看到里面谈到“根据相对论”“根据平行宇宙”“根据啥啥啥”这种话,我可以负责任的向你保证,写这篇影评的人是在胡说八道——本片“深刻的主题”我没看出来,相对论之类的东西我还懂一些。       总而言之,本片是彻头彻尾的假科幻之名拍实验电影。

——————12年后的分割线——————

这篇影评写于2008年,彼时还在读大学。鉴于12年后还不断有评论推送进来,在此写一小段补充。

十二年间重看2001太空漫游很多遍,也认识很多对本片赞誉有加的人。我一位编剧朋友跟我说,坊间称判断一个影视从业者是否装逼,就问他是不是喜欢2001。这么多年下来,我的感受是,99%说这片子好的人,都是因为别人觉得它好(比如刘慈欣的粉丝里有很多是因为大刘觉得这部片子好),真心喜欢的少之又少。

12年前还是一个看到别人装x就喜欢去diss一下的人。因为毕竟一边念着宇宙学专业一边听别人给你说从电影里看到了宇宙多么恐怖人生如何如何就忍不住要拍回去。对宇宙的哲学思考不如谈谈康德,物理学思考不如聊聊爱因斯坦,而就电影而言,毕竟也是人类描写宇宙的一种艺术形式罢了。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投射,它的作用只有一个,那便是情感唤醒——无论这种情感来自何处。这个定义符合一切艺术作品,这就是包括电影在内的一切艺术的上确界。因此,任何艺术都有受众,对某部艺术作品或者某类艺术作品而言,你可以直接被唤醒,也可以通过训练成为被唤醒对象,后者便是所谓的美育。在这个定义下,这些年对电影或其他艺术作品的宽容度变得更高,也更能理解每一部电影的特定受众的感受。所以有人会问我为啥会给《前任3》打高分,答案很简单——我虽然不是这部片子的受众,但是经过这十多年的训练,我理解了那些看着《前任3》在影院里哭的稀里哗啦的人。

那么2001呢?是不是真的只有2分?事实上,对于真正被2001艺术唤醒的观影者而言,200分都不够用。但是,就这些年与各类从业者和科幻爱好者的反复探讨和观察来看,能被2001情感唤醒的绝对是人群中的极少数人。大部分是没有被此片情感唤醒的。而没有被情感唤醒而硬说自己被唤醒的人构成了本部影片奇怪而装x影评的绝大多数,这才是我不喜欢的点,十多年过去依然反感,当然 如今也没有12年前那么激烈了——因为从装x中获得满足感本身也是一种情感投射或者说,艺术行为。

但是,2001本身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那就是人们不管喜不喜欢,都在通过谈论它来评价人。这是非常有趣的事情。比如说评论里有很多人会说,你算老几,你看过几本书,看过多少电影等等。我觉得相比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这才是这部电影最值得玩味的艺术价值吧。

 3 ) 电影和小说互释的几点

  1、小说和电影是同时进行的,事实上,小说比电影晚了几个月才完成。这部电影并非改编自剧本(库布里克对剧本的严格要求和他较真的牛劲儿曾把小说作者克拉克搞得有点不耐烦,但是克拉克得感谢库布里克,没有他的锱铢必较和耐烦劲儿,克拉克的《2001》绝对坐不上硬科幻小说第一把交椅的位子,事实上,看一看克拉克的后续三部《2010》、《2061》、《3001》就会发现,这四部小说就像有人说的那样,像在下楼梯一样,一部不如一部,最后一部基本上已经沦落为一部十分平庸的二流科幻小说了)。
  2、黑石板不是上帝,是暗喻引导进化的外部力量,这一点,库布里克是忠于小说原意的。电影和小说总的来说,还是在进行同一内容的叙事,只是由于影像和文字表达方式本身的差别才导致小说和电影都在某些地方难以理解。说回来,电影和小说都是把人类放在大尺度时间和大尺度空间以及超越人类想象的外力作用下来探看人类的渺小,文明的被动,以及在人类明白自己的处境之后会怎样反应,这一点让这部电影超越了其他大部分科幻电影,但实际上并没有超越那些优秀的科幻小说(克拉克的《2001》之所以如此著名,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的科学理论基础十分扎实,他对人类文明的终极思考其实并不比其他科幻大家走得更远)。其实,在小说中,黑石板不是黑色,而是透明的,并且变幻出无数几何形状和色彩,这种变幻的目的就在于吸引猿人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这种引导一直贯穿黑石板的整个意义。但是由于技术原因,或者也有其他一些原因的作用,库布里克将透明石板换成了黑石板,这和原著小说中“飞向土星”而电影由于特技不能实现土星效果而只好飞向木星一样,没有什么神秘不可解的地方。(有趣的是,克拉克也许意识到库布里克对他的意义,所以在后几部太空漫游中,也把石板改成了黑色,也让大卫飞向了木星而不是土星)。
  3、楼主说的这个问题,下面有人说有不同的解释,其实没有,那个在大房间里老死的人就是大卫。(《2010威震太阳神》这部电影确实可以作为辅助材料来帮助大家理解,但是这部电影居然在N年之后把特技做到如此平庸的地步,实在让人叹气)
  4、电影最后的迷幻画面,借助小说内容可以理解:小说中说,黑石板在大卫靠近的时候,展开一个高维度缺口,大卫就是掉进这个缺口里,对于这个技术成分,我不是工科,不太理解,但是感觉大约就是进入了虫洞之类的地方,也有时间旅行或者至少近光速旅行的成分吧,这些在小说中有大段描写,很迷幻,也很不知所云。所以对于电影中的迷幻画面不用太纠结,库布里克可能也是在尽自己所能来表现实际上无法通过影像表现的超维度旅行的场景,那么,影像让人无法理解也就可以理解了。
  
  看完电影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去看一下小说,两者其实互为补充,但毫无疑问都是杰作。

原帖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519298/?post=ok#last

 4 ) 电影好坏与是否看懂没关系

  个人愚见,这就是把本可以一个小时内说完的故事硬生生地拖成两个半小时,就像拉拉面一样,总共就这么点料,越拉越长,越长越细。

  也许导演会说,这就是我的表达方式,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宇宙的宏大与广袤,人类的渺小和无知,就要以这样的“慢”和”静“来体现,我才不管你能不能接受,会不会喜欢,我就是要这样拍——这的确是大师才有的特权。当然,在那个年代,这部电影的特效确实会让人觉得震撼与牛逼,因为在那之前谁都没有看过这样的画面,所以每一个关于飞船、太空、星球、黑石的镜头通通都给慢镜头,慢到无以复加,心里的潜台词是:好好看着吧,让你们开开眼。于是留下绝对足够的时间和黑屏让人们去慢慢消化、思考、睡觉和上厕所。

  电影的内容这里不再赘述,没看懂的同学可以去百度百科或参考热门影评,上面叙述的很详尽。本人也是在两种方法的结合下才”看懂“这部电影。在豁然开朗的同时,觉得这部电影——说得不好听一点——故弄玄虚。导演、编剧很狡猾,将所有能给故事情节发展提供线索的细节全部剔除,段落之间掐头去尾,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保证绝大部分没看过原著的观众在第一次看的时候绝对看不懂——他们的目的便达到了——如果你第一遍就能看懂,反而证明了他们的失败。他们就是要让你看不懂,让你觉得自己作为一个人类的智商受到了侮辱,于是你便开始思考,开始看第二遍、第三遍,甚至把原著也找来看。看后惊觉:原来是这么回事!于是开始各种赞叹与贴标签:宏伟,神秘,绚烂,宗教,哲学,尼采,宇宙,终极奥义,人类归宿……看看,光是这些词,就多么的有寓意,多么的充满智慧,多么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而我始终偏执的认为,一部要靠原著和影评才能看懂的电影,不是好电影。

  我不知道当年那些坐在电影院里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有何感想,反正当我看到前后两次相加长达五分钟的黑屏、绚丽玄幻迷乱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类似嗑药后幻觉以及利用反色营造出瑰丽山河森林冰川的长达九分半钟的时空穿越的画面,听到伴随这些镜头和每次黑石出现都会有的近乎于噪音的尖锐刺耳的配乐、以及宇航员每次戴上头罩都会出现的共计长达十四分钟的沉重呼吸声时,我有了轻微的身体不适感。我看到有评论说,这也是导演想让观众体验到的,他就是想要这种效果。对此我只能说:好吧,老库,你赢了。

  一部电影,平平淡淡,中规中矩,无太多槽点也无甚亮点,我就会给三星。以这个标准来看,《2001太空漫游》有超前的思想和对后世科幻电影无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加一星;故事性差,节奏无底线的拖沓,不符现代大多数人的观影习惯,减一星;给了我极不好的观影体验,减一星。(这里不谈画面和特效,对于四十几年前的电影,纠结这些是没有意义的。)

  我看到有一条短评说,这部电影要看五遍才会发现其牛逼之处。昨晚我看了第一遍,看完后实在困得不行,睡了。今天看了影评和百度百科后,又快进着看了一遍。

  嗯,就这样。

 5 ) it's space music

因为这部电影,NASA每天用来叫醒宇航员的音乐就是蓝色多瑙河。
因为这部电影,卢卡斯拍摄了星球大战系列。
因为这部电影,斯皮尔伯格做了导演。

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宇航员在踏上月球真实的土地后,说“JUST LIKE THAT MOVIE”
库布里克采用的太空船和空间站设计,基本全部来自于NASA

当一位小学老师在教室里打开录音机,放出蓝色多瑙河时,孩子们说,“OH ,IT'S SPACE MUSIC. ”

 6 ) 人类命运的沉思——2001太空漫游

  《2001 Space Odyssey》(中译为《2001太空漫游》)作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已经被人讨论分析过无数次了。在此,我无意对剧本作者阿瑟·克拉克与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的本意进行详细的解释——在这样一部几乎完全开放给观众的影片面前,这种解释完全是徒劳的。

    在影片开始时,未开化的猿人以昆虫和浆果为食,同时也是猛兽的食物。但是在神秘的黑石出现之后,一切都改变了:在影片最开始仰望星空的猿人接触到了黑石,于是他获得了使用工具的能力,以此猎杀其他动物。当他所在的种群都学会使用工具之后,他们通过对同类的杀戮夺回了被抢走的水源。狂喜中的猿人将杀戮同类的工具——骨头掷向天空,而这根骨头通过一个经典的蒙太奇镜头被一艘拥有同样形状的太空船所取代。

    黑石的第二次出现是在月球上,此时人类已经拥有了进入太空的能力,茹毛饮血的猿人已经优雅地食用着太空食品,但是太空舱中美国人与俄国人之间的虚伪寒暄,弗洛伊德博士在主持会议时的霸道专横,依然使人们不得不联想到为了水坑将骨棒砸到同类头上的猿人——弗洛伊德博士在发现黑石时的动作与第一次面对黑石的猿人毫无不同更说明了这点。

    木星之旅中,出发前输入的程序导致电脑HAL9000崩溃,最终采取行动除掉船员——这一行动的结果是船长破坏了HAL的逻辑单元,也就是杀死了这台有人性的电脑。此后,黑石于太空中无声掠过,出现在船长面前。

    黑石的出现带来的是一段瑰丽不可方物的特效:梦幻般的光线从黑暗的宇宙中扑面而来,将船长带入了不可思议的时空之中。而此后船长已经衰老,置身于一间洛可可风格的卧室之内,临终的船长向黑石伸出手,并在黑石的帮助下成为一个太空婴儿:不需要任何工具的帮助,他自由穿梭于宇宙空间,于宇宙俯视地球,电影结束。

    整部电影几乎没有任何剧情与对白,就此而言,影片是完全开放给观众的——然而影片依然作出了诱导性的思考。

    最引人注目的象征是黑石,黑石的四次出现对于影片完全是关键性的,每一次都带来了巨大的转折:在黑石的引导下猿人学会使用工具,也就是完成了由动物到人之间的飞跃;黑石在月球的出现导致人类进行木星之旅;黑石引导船长穿越宇宙空间;黑石帮助船长进化成为太空婴儿。黑石是什么?这似乎是电影要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但是并未得到解答。事实上,这个问题也不需要得到解答。《2001 Space Odyssey》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历史以及未来的思考,黑石作为转折的触发者,可以解释为上帝、超技术、基因突变、甚至是人类自身对进化的渴望。但是无论如何,在人类命运面前,这一关键只能被悬置,影片的根本在于人类的命运。

    影片通过猿人开始,经历人类,最终达到太空婴儿,这一过程包含着影片根本的象征:尼采的超人学说。配乐采用理查德·斯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Richard Strauss《Also Spracht Zarathustra》)——此音乐是为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而作的,从这一角度可以理解人进化的结果是太空婴儿:“超人”是 “智慧的儿童”。

    在猿人时代,工具不仅仅带来和平的劳作,更带来了杀戮和竞争,从猿人手里的骨头到太空飞船,甚至连HAL也不过是人化了的工具,而太空婴儿恰好是不需要通过工具就能在宇宙中穿行的生命,这样,尼采的超人学说就彻底走向了太空。而在此之后,究竟人类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是彻底超越还是永世轮回?电影并未给出确切的答案——这一切又重新开放给观众去创造。

 

 短评

原作作者克拉克:“如果有人觉得完全弄懂了《太空漫游2001》在讲些什么,那一定是我和库布里克弄错了。”

6分钟前
  • 彦夕
  • 推荐

那奄奄一息的机械生命执意要为我唱一首雏菊,有那么几秒温柔得不像话。

10分钟前
  • 充蜜
  • 力荐

这部是唯一一出让我彻底游离出剧情,却始终带着浓厚兴趣看完的电影,我相信库布里克偏执的工作态度操死了一批又一批特效制作人员

12分钟前
  • Kuba
  • 力荐

反复睡着影响了我对此片逻辑的梳理和判断……

16分钟前
  • 熊阿姨
  • 还行

中间还是睡着了几次……不是我的菜吧……但不能否认这片子做得真精致,而且还是60年代拍的,太空站、宇航服、宇宙飞船,都经得起长时间的细看。我只能说不明觉厉了……

18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库布里克影展# 配乐、声音、设计赞。三段结构也很妙。至于主题,除了人为机役外,第三段开头黑石漂浮在太空,简直就是iPhone广告,然后进入微信APP画面,然后人可以穿越时空宇宙但也迅速老去,最终在Deathbed上还伸出手指点向触摸屏——这未来的宗教!

22分钟前
  • btr
  • 推荐

叙事不够宏大的前提下,节奏略显缓慢。或许真应该以歌剧的心态来看,外行看热闹,只听咏叹调。

26分钟前
  • 穆先生.troj
  • 推荐

牺牲了部分叙事节奏,但构筑起来的完整世界让人目瞪口呆。我觉得我要暴走了:这怎么可能是1968年的电影!!!这怎么可能是1968年的电影!!!它反科学反伦理啊!!!

2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哲学命题的最佳叙事,形式上和贝拉塔尔的做作法相反,对细节的打磨使片子非常耐看,而且越看越迷人--细节的力量;我想象中只拍城市的杨德昌如果拍科幻题材就是这个样,一定会将无数理性问题荒诞化升至哲学角度去建构世界。

30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2001太空漫游》只获得了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而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创剧本都只是提名。所以说啊,奥斯卡也不是权威。

33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现在这个年代没人敢如此玩观众了。

36分钟前
  • 单线程青年
  • 还行

这部片子有三个特征:1)看不懂 2)无数的符号 3)必须熟读尼采 4)六十年代能够做出这样的特效真的是惊天动地

40分钟前
  • 思阳
  • 力荐

既为举世公认之经典,必有高深奥妙之内涵。若觉难以理解,不妨从自身找找原因。对超出自我认知水平的事物极端排斥已属不智,再加以肆意的诋毁和谩骂只会将无知与庸俗进一步放大。更有甚者分明是哗众取宠,名为鄙视随波逐流,实则借机标新立异,以此彰显自己是如何的与众不同。实乃跳梁小丑,贻笑大方。

43分钟前
  • 白发生
  • 力荐

TMD终于看完了。整整看了三年,打开四遍,有一种在看剧集的错觉。太容易睡着的电影了。对于电影的寓意比喻太多人说过了,留在今天也是一个讨论广泛的课题,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并不觉得如何。倒是非常好奇它的视觉效果在当时没有特效没有cg vfx的时候,怎么做的。最后30分钟的windows 98屏保画面,和那些宇宙太空的慢镜头,感觉后世的科技广告和电音届,独立音乐界,到今天还在模仿这样的拍法。表妹问,这是什么电影?为什么半天都没人说话没人动。我们说:这是一部影史神作,我们在装逼。

45分钟前
  • Luna
  • 推荐

2001太空漫游时,人与电脑互不信任,交流也是冷的。2014Interstellar人与电脑的互相信赖、配合与默契,不只让人觉得萌萌的,还很温暖安全。即使它选择自我牺牲,你亦尊重。

49分钟前
  • 时以星
  • 推荐

李安评价自己最爱5部电影之一时说: “我非常崇拜库布里克,关于《2001太空漫游》我无法说清它究竟是一部怎样的电影,我当年第一次看这部影片时,它深深地吸引了我,那种感觉就像吃了迷幻药之后的幻觉经历。” 今天在资料馆大银幕体验,修复版让这种幻觉变本加厉,渗入到每一根神经。

50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首先你得忍者看完第一遍,觉得不知道在说什么;看了第二遍,觉得好像有点意思;看第三遍,知道原来这个电影讲述的是多个主题啊,看第四遍,觉得好像看懂了点什么;看了第五遍,啊,真他妈太牛了!这可是1968年的东西!

52分钟前
  • 地富反坏右
  • 力荐

对我,这是恐怖片,源自童年对星空的恐惧,关于人类的渺小。

5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这不是照着剧本拍的,而是曲谱

58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史上最伟大的装逼片,就连作者克拉克和导演斯坦利都看不懂剧情……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它的伟大,首先在视觉上它领先了同一时代数十年不止,很多星际旅行片都没有给我一种“星际旅行”的感觉,但这部有,关键就在于细节处理细致。还有就是,这部讲述星际旅行的片子拍摄于1968年,而美国登月则在1969

1小时前
  • [己注销]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