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广告牌

剧情片美国2017

主演: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伍迪·哈里森,山姆·洛克威尔,艾比·考尼什,卢卡斯·赫奇斯,彼特·丁拉基,约翰·浩克斯,卡赖伯·兰德里·琼斯,凯瑟琳·纽顿,凯瑞·康顿,泽利科·伊万内克,萨玛拉·维文,克拉克·彼得斯,尼克·瑟西,阿曼达·沃伦,玛拉雅·瑞沃拉·德鲁,布兰登·萨克斯顿,迈克尔·艾伦·米利甘

导演:马丁·麦克唐纳

 剧照

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2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3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4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5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6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3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4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5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6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7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8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9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9 16:06

详细剧情

  米尔德雷德(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Frances McDormand 饰)的女儿在外出时惨遭奸杀,米尔德雷德和丈夫查理(约翰·哈克斯 John Hawkes 饰)之间的婚姻因此走到了尽头,如今,她同儿子罗比(卢卡斯·赫奇斯 Lucas Hedges饰)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一晃眼几个月过去了,案件仍然没有告破预兆,而警方似乎早已经将注意力从案子上转移了开来。  被绝望和痛苦缠绕的米尔德雷德租下了高速公路边上的三块巨型广告牌,在上面控诉警方办案无能,并将矛头直接对准了警察局局长威洛比(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饰)。实际上,威洛比一直隐瞒着自己身患绝症命不久矣的事实。因为这三块广告牌,米尔德雷德和威洛比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篇影评

 1 ) 谁愿在荒冷的世间独自凄凉?

这是一部很温情的电影,然而剥开这层外衣,它其实很丧。

但愿这只是我的误读。

因女儿被强奸焚烧致死后仍未寻得真凶,受害者母亲立起了三块广告牌,隔空喊话质问警局局长,事情由此走向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不剧透得评价,这是一个好看的电影,戏剧张力十足,一环紧扣一环推动着冲突的升级;人物立体而真实,转变符合逻辑,最终水火不容的两人成为一条船上的蚂蚱也是情理之中。故事中有不少巧合和刻意,但在黑色幽默的一丝荒诞笼罩下,完全可以被接受。近两个小时的观影,你可能会笑会哭会被震惊也会感到遗憾。同时,Martin McDonagh(导演和编剧)成功得将一系列隐喻和思考融在了这个好看的故事中,使它也变得耐看,值得分析。

此乃剧透预警。

故事发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艾登镇(Ebbing),一个被虚构出的小镇。Ebb的直译是衰落,这是一个正在衰落的镇,一个“好人难寻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的小镇。

广告商Red Welby所看的书《好人难寻》

这个小镇民风彪悍,没有伪善,大家一言不合就开怼,动口不行就动手。这个小镇就是如今社会的缩影。导演将备受讨论的社会问题都塞进了这个小镇里。

1、暴力问题:Mildred是个家暴受害者,前夫皆前警察是一个施暴者(前警察的身份引人浮想);Mildred对牙医动手、纵火烧掉警察局;警察Dixon虐待黑人,殴打广告商;Dixon母亲想要回到蓄奴时代(口头施暴及暴力教唆者)。

2、宗教问题:教父上门劝Mildred撤掉广告牌,Mildred用了帮派连坐法令(加入某一帮派后,帮派一员的罪行便是所有帮派成员的罪行)的比喻来怼他,这段精彩的台词直指严峻的教父娈童问题。

“你们教会其实就是一个帮派,如果你在楼上抽着烟读圣经的时候,你帮派里的一个教父却在楼下操着祭坛旁的男孩,你们都是有罪的,因为你加入了这个帮派。我并不在乎你做没做过,看没看到,甚至听没听到这些狗屎,你加入了帮派,你就是有罪的。一个人因为性侵男童之类的事而有罪,那他们就丧失了来我家告诉我该怎么做的权利。”

3、种族问题:Dixon虐待黑人。

4、政治正确问题:当Mildred指出Dixon“nigger-torturing(虐待黑鬼)”时,Dixon纠正只能说“Persons-of-color torturing(虐待有色人种)”;新黑人警长训斥“cracker motherfuckers(白鬼混蛋)”时,Dixon指出这是种族歧视。

5、军队特权问题:片中唯一的疑犯因其军人身份,所有的资料都被保密,脱离了司法体制的制约。

6、少数族裔问题:出现了同性恋及侏儒的正面角色Welby和James。Welby被威胁,而James被嘲笑,但他们是爱的传达者。

在这样一个小镇,代表秩序并维护秩序的警察局本身就是个烂窟窿。警长Willoughby直说了:如果你把所有有轻微种族主义倾向的警察都开除,就只剩下三个警察,他们恐怕还都恐同。

立起广告牌的女主Mildred是个彪悍而凶猛的女人,谁惹她她怼谁,骂不倒对方便用暴力,甚至不惜火烧警察局。

警察局长William Willoughby虽然口吐脏话,但是个备受尊重的好人,善良幽默、有责任心和关怀心,居家好男人。他在某种意义上便是信仰爱的传统价值观的代表,然而他病入膏肓了。

Dixon则是个典型的劣迹斑斑的警察,严重的恋母情节、恐同、种族歧视、执法暴力(虐待被拘留的黑人),无能而暴虐。

三个主人公的生活因为立起广告牌后引发的一系列事件而被改变了,一环扣一环的事件像是滚雪球一样无法阻止,马丁指出,这是各种问题发生的原因——Anger begets greater anger(愤怒只会招致更大的愤怒)

究其根缘,大概是Mildred相信她对女儿的死是有责任的,她对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争吵中的气话“I hope you get raoed on the way too(我也希望你在半路被强奸)”,而在女儿死之前,她受够了和妈妈一起住,希望能去爸爸那里。Mildred当然爱女儿,但在日常生活中她没能将爱传递出去。

所以,警察做了他们能做的,Angela之死的真相或许注定无法被知晓。Mildred无法接受,她将她的愤怒集中到了“无能的”警察,立起了广告牌。这让站在警长一边的群众愤怒,Mildred以在胖牙医手上钻了个洞回应了这份愤怒。前夫因为愤怒,掐住Mildred脖子暴力相逼时,儿子把刀架在了父亲的脖子上。Dixon为逼迫Mildred撤掉广告牌,欲加之罪逮捕她朋友。这个小镇的居民,他们习惯了用暴力解决问题,因为无法抑制的愤怒。

事情转变的契机还是一场暴力,警长Willoughby的自杀。

他留下了三封遗书,分别留给妻子、Mildred和Dixon。这个代表着爱的濒临死亡的传统价值观放弃了和病入膏肓的社会的斗争,但他还是将信念通过遗书传递了出去。马丁借他的遗言道出了解决问题的良药——Love(爱)。只有通过爱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通过内心的平静才能拥有思想,它们才能解决问题。

警长的自杀和广告牌无关,但小镇上的居民却不会这样想。Dixon将愤怒发泄到了广告商Welby身上,将他扔下楼痛打一顿。Mildred儿子的同学向Mildred扔鸡蛋,Mildred直接踢向了可能的肇事者的下体。广告牌被点燃毁掉,Mildred怀疑是警察所为,纵火毁掉了警察局。愤怒仍在扩大,暴力还是解决途径。

直到Willoughby的爱传递出去,并且由善良的人展现给了Mildred和Dixon。Dixon在大火中将Angela案的卷宗救了出去,手上的他和广告商Welby住在同一间病房,Welby(同时是同性恋者)选择了原谅他。Mildred纵火烧了警察局,侏儒James包庇了她,并在不失尊严的前提下表露了爱意。

所以当Mildred提起酒瓶走向前夫时,她没有不计后果地敲在他脑袋上,而是让他对新女友好些;当Dixon锁定疑犯并打算取得DNA时,他忍受了拳打脚踢(第一次表现得像个警探)。这是转变的开始。 最初集中体现愤怒的三块广告牌被点燃了,新的广告牌虽一模一样确是延续了Willoughby开下的玩笑,愤怒已经被解构。而旧警察局被Mildred一把火烧掉了,像是宣告旧秩序的彻底毁灭,Dixon在火中重生。正所谓“不破不立”。

如果是一部正常的片子,那接下来就该是真相大白一切转好的高潮到来,但马丁显然没有这么乐观。毕竟讽刺的是,点出马丁认为的社会问题根源是“Anger begets greater anger(愤怒只会招致更大的愤怒)”的至理名言的是全剧最蠢的角色,Mildred前夫19岁的女友;而给出解决问题答案的人放弃了与病魔的斗争(传统价值观与病态社会的对抗)。

所以,最终,Dixon交出了警徽,他和Mildred,两个普通的公民踏上了可能的复仇之旅,而他们复仇的对象不过是一个可能的另一个强奸案嫌疑犯。这仍是愤怒的转移,是尚未被爱化解的愤怒。

这个留白的结局并不像是这个故事该有的结尾,但却体现了马丁悲观下的温情,因为这趟旅程的终点是不确定的,他们不一定会真地堕入轮回。

或许这个世界还有救,只是我们尚未踏上征程。

两次出现在片中的音乐“The Last Rose of Summer”为这故事做了很好的注释:

So soon may I follow, 不久我也可能追随我朋友而去, When friendships decay, 当友谊渐逝, And from Love’s shining circle 像从绚烂的爱的光晕中 The gems drop away. 掉落的宝石。 When true hearts lie wither’d, 当真挚的心已枯萎, And fond ones are flown, 所爱的人已逝去, Oh! who would inhabit 谁还愿留在 This bleak world alone? 这荒冷的世上独自凄凉?

更多影片剧集推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蓝盒子里的mOco(id:mocointardis)。

 2 ) 充满戏剧张力的黑色幽默电影

当威尼斯电影节放映前贴片播完,矗立在荒凉的公路边上的三块广告牌映入眼帘,一曲《夏日最后的玫瑰》响起时,我们知道,那个从小接受凯尔特文化熏陶的马丁-麦克唐纳回来了。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座小镇上。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演的女主角是一位失去女儿的母亲,然而女儿遇害的案件却迟迟未曾了结,凶手依然逍遥法外。眼看着破案希望慢慢消逝,这位做事果决的母亲,与小镇上碌碌无为的警察之间的矛盾日渐尖锐,她借用三块广告牌向负责该案的警长发起质问,在小镇上掀起轩然大波,众多人物相继被卷入血腥、暴力的纷争之中。

这是一个典型的马丁-麦克唐纳式故事。但它并没有前作《七个神经病》那般诙谐的语境,那部电影里,主角们仅仅因为一条狗而经历了一场可怕的争端。这部电影反而回归到了处女作《杀手没有假期》所表现出的荒唐的悲伤衬布之下。在处女作里,他不刻画杀手们如何执行任务,而是描述两个主角在布鲁日的“假期”,纵然杀手远离了任务,然而杀戮和血浆却依旧如影相随,在科林-法瑞尔饰演的天生就带喜感的人物背后,我们能感受到彻骨的悲剧内核。

《三块广告牌》的人设都有着强烈的双面性。虽然这位母亲站在法理的高地,可是负责该案件的警长却身患癌症,又把她置身于道义的低谷。在这位母亲坚强、倔强的性格背后,也有着做事不计后果的一面,正是这种冲动,将事件带入不可预期的境地。而与此同时,电影最感人的片段,却是她唯一一段深情流露的情节,当她在广告牌下看到一头鹿时,流露出了丰盈的属于女人的母性光辉,可谓动人。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与这个角色是完美契合的。作为《冰血暴》的女主角,作为奥斯卡影后获得者,她用生动的演技把这个人物身上的复杂层次演绎出来。

当然,人物让观众印象深刻,得益于马丁-麦克唐纳善于塑造人物,他寥寥数笔就可以把女主前夫的现女友的立体形象刻画出来:一个常常喋喋不休一些道理,然而却没有什么真才实学的花瓶,可以说跟有暴力倾向的前夫很般配了。马丁在对待善恶上一向很公平。

在警探迪克森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洞察和态度,这个仪表堂堂的警探一边表现出深深的恋母情结,一边带出鲜明的恐同和暴力倾向。而丰富的细节可供我们推断,他不仅恐同,且本身也是同志,他的母亲深知她的儿子。而彼得-丁拉基的加盟,也延续了马丁对侏儒人群的持续关注,丁拉基自称dwarf,没有“自杀倾向”。

也因此,在观看过程中,殊异的文化语境会给观众造成障碍,观众必须集中精神,因为每一句台词都有着潜台词,每一段幽默背后都有着双重含义。马丁喜欢夹带各种私货,包括隐喻、文化符号、俚语、双关、尴尬情境、滑稽情景等等,为角色们打造合适的五花八门的设定,以丰富人物身上的戏剧性。

因为马丁的戏剧出身,镜头转换上有几处会有些强硬感,像是戏剧换场。它的影像表达不是它突出的地方。因为爱尔兰戏剧包括乔伊斯、王尔德、叶芝等对其的影响,需要重点考虑故事的文学性。三块广告牌这个意象本身是一个相当古典的戏剧设计,带着鲜明的时代隐喻——一个萧条的社会给个体人性带来的变数。观众对每个人物的评判都不应脱离开这个隐喻。

之前被留言区朋友“追杀”,删掉了那句大背景的话,“通过三块广告牌的荒废日期1986年断定,故事发生在1986股灾之后”,现在加上。尽管这是个可以手机、可以谷歌的故事,但仍然逃不脱80年代的阴翳,那是美国阶层固化激化的开端,保守的政府“80年代出台了大量法律”,可是连人吐口痰就有环境法治罪,这个小镇,人人道义上都心向这位母亲,可是她表达愤怒时,却连神父都来阻止。就是这样一个好人遍布的小镇,却迟迟无法推进一件案件。当社会固执得像一块水泥块时,愤怒的意义就是要把它的顽固打破。

作为西方戏剧圈中“直面戏剧”的代表,马丁-麦克唐纳不规避暴力和血浆本身,而选择用荒诞的手法直接刻画愤怒、暴力、偏见等人性黑暗的部分,台词中带着大量粗口,借恶的边缘来刻画恶,借暴力本身反暴力,借犯罪类型反犯罪类型。

所谓“直面”,就是把那些我们生活中做过的,回想起来会让自己羞愧、脸红的东西,那些精英排斥把它们用在艺术里的东西,摆上台前,赤裸裸地引发观众的羞恼、反思。

他把幽默、荒诞、痛苦,同情感、人性、美德糅合在一起,打造出这个全程不断反转,让人哭中大笑,充满戏剧张力又引发观众深思的黑色幽默电影。

电影在适当的时刻停止,恰到好处。等待男女主角的是一个遥远的问号,还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血拼?我不知道,那里不再是广告牌的阴影之下,也因此而意犹未尽。它带上了艺术的普适性,这个小镇不只存在于美国,也可以存在于任何一个时代、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对中国来说,马丁-麦克唐纳并不陌生,2011年他的戏剧作品《枕头人》就在京沪上演过,也征服了包括我在内的一大批中国戏迷。

最后想说,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创作者对音乐的运用,他有着不俗的音乐品味,骨子里透露出深深的怀旧感。《夏日最后的玫瑰》更是与电影主题相互呼应,歌词一句“当所爱的人已经逝去,谁还愿意在这黑暗的世上独自凄凉”,也正是女主角本身深刻的悲剧意味。

歌单:

Last rose of summer,一首爱尔兰民谣,音乐大师贝多芬、门德尔松都非常青睐它;

Buckskin Stallion blues,一首来自于Townes Van Zandt的民谣歌曲;

Chiquitita,瑞典乐队Abba的经典代表作;

His mater`s voice,一首好听的民谣,来自于才华横溢的monster of folk乐队;

Walk away Renee,来自美国黑人组合Four Tops的流行歌曲;

The Night They Drove Old Dixie Down,根源摇滚代表歌曲之一。

 3 ) 生日快乐,母亲


整个电影是围绕爱女被奸杀,凶手迟迟不得绳之以法的故事线开始的。警察们和Frances Mcdormand扮演的母亲Mildred之间展开了一场有趣的猫鼠游戏。观影期间我时常会出神,我最专注的一场戏,就是Mildred和女儿之间那场吵架的戏,与我跟我母亲之间的关系很相似。

女儿Angela想借母亲的车出门,母亲不同意她开车,其实母亲的出发点非常简单,出于安全考虑,担心女儿酒驾,然而担心变成了争吵。母亲:“Angela,为什么你不直接问我你是不是能借车”,女儿:“我可以借你的车吗?”母亲:“不行。”女儿:“贱人。”母亲:“如果你态度好点并且不叫我贱人的话,我会给你打车的钱。”女儿:“如果你根本不打算借我为什么还让我问呢?”母亲:“因为这很有趣,而且你每天都在抽大麻。”女儿:“你真是个伪君子。”母亲:“伪君子?”女儿:“在我们小的时候你总是喝醉了载我们。”母亲:“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女儿:“爸爸告诉我的。”母亲:“你什么时候见他了?”女儿:“别转移话题,我就问你有没有在我们小时候喝醉了载我们。”母亲思索:“只有一次,在你爸快打死我的时候。”女儿:“我跟哥哥Robbie 只听了你的一面之词,不是吗?”母亲:“Angela,看在上帝的份上你为什么不站在我这边?”女儿:“在你不是婊子的时候我就会站在你这边。”儿子Robie:“婊子。”母亲女儿同时:“闭嘴!”母亲:“这个家里不允许再出现婊子这类词语听见了吗,年轻人?”儿子Robbie :“那看来你们要搬出去了。”女儿不死心:“你真的不借车给我?”母亲面对女儿的死皮赖脸忍无可忍:“你为什么不走着去呢?”女儿爆发:“我会走着去的,我会走着去的!你知道吗!说实话,我真希望我在路上被人强奸。”母亲气极:“我也希望你被人强奸!”

Mildred后来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赎罪,在潜意识里她认为是自己一时的愤怒导致了女儿Angela的意外死亡,虽然事实并非如此。所有的一切都源自愤怒,片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愤怒只会引发更深的愤怒。说出这句话的人是Mildred的前夫Charlie 19岁的小女友,她可能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却拯救了Mildred的灵魂。后来她依然在寻找那个奸杀她女儿Angela的凶手,但是似乎又没有,只是去碰碰运气吧。

我确信每一个人在生命中某一个时刻都恨过自己的母亲。我也一样怀疑过这个跟我一起长大的女人是不是我的母亲,她根本就不能按照我想象的样子来对待我。她在很多时候都会对我冷嘲热讽,好像我不是她的女儿一样。我的叛逆是她仇恨我的根源,可上帝知道我是因为希望得到她真正的关爱才会叛逆。我们母女关系的发展一直伴随着这些因为对彼此无能的愤怒来解决我们的关系问题。生活有些时候非常的荒诞,我不知不觉的热爱着我的母亲,这种爱像活着一样非常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发现这样的感情有多么深刻。我很难忘记我母亲在我心里留下的某些记忆,我看着她一天天老去,我逐渐变成一个女人衰老的见证者,在时间面前我叛逆不起来了。这些内心最深层次的温柔抽丝剥茧般弥漫开来,我们最爱彼此的时候往往无法当面表达,或者也不需要表达。今天是我母亲的生日,自打我出生以来她一直喜欢吃热水泡白米饭就着几根咸菜,她去过那么多地方吃过很多不一样的美食却还是喜欢最简单的热水泡白米饭。我有时候看着她,心里柔软的像一团棉花,她给我乘了一碗她自己煲的山药汤。汤很寡淡,像热水泡白米饭一样,我跟她一起就着那几根咸菜度过了一个寡淡的生日夜晚,但我们都很知足。我很爱喝我母亲煲的汤,就像我中考那年她给我做甜酒冲蛋补脑子一样,我吃下去的是母亲的味道。

那三块广告牌其实就是Mildred纪念她女儿Angela的墓碑,每天回家的路上看见那三块广告牌就像看见自己的女儿一样幸福,虽然这一切都源于一种无能为力的愤怒,然而悲哀的是Angela无论如何也不会起死回生了。当三块广告牌被火烧着的时候,她像疯子一样扑过去救火即便儿子Robbie怎么劝阻也无用,那些炽热的火再一次提醒了Mildred的无能为力,因为她连给女儿设立的墓碑都保护不好,却还在活着。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希望这句古话就只是一句古话。人生海海,我们就像在雾里漂流的船。那碗寡淡寡淡的热水泡白米饭就是我们内心最深最深的爱。

“如果今天我死了你会怎么办?”

“那我明天也会死。”

 4 ) “我给你讲个笑话,你可别哭!”

为什么他们要怼天怼地怼空气?

休假归来,开始撸稿!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或者“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放在本片中很合适

很早以前就看了这部电影,电影公映的时候又刷一遍,很简单,《三块广告牌》是我2017年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去年看的)。放眼即将到来的奥斯卡,虽然作为“胖陀螺”的粉丝,很希望《水形物语》能收获大奖,但对于“最佳影片”这项,我还是投给《三块广告牌》胖陀螺一定要拿最佳导演哦!)

因为这是一部非常难得好电影,精彩的表演,精彩的剧本,近乎完美的情绪刻画,太难得。导演马丁·麦克唐纳,戏剧导演出身,是一位天才。

首先来说剧本,《三块广告牌》无疑有着一个极佳的剧本,关于“好剧本”的定义是什么?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精彩绝伦让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就像《三块广告牌》的故事,其实就很简单,就是围绕一个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暴怒老妈的故事展开,但一路看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五味杂陈”,这就是电影艺术的魅力,拍电影并不是简单的给你讲一个好故事,否则跟听评书、看小说没什么区别了。

这部电影好在什么地方,其实很难用语言归纳,只有看过才会觉得好。

简单形容来说,通篇在静谧气氛下的难以言状黑色幽默,对于受害者的悲凉遭遇和行凶者的愤怒,以及角色所表现出来种种离奇行为的荒诞,让电影风格阴郁,又始终保持着让人感到孤独的忧伤,最后却让人心软,透露着些许的温暖,这是镜头和剪辑的功劳,一部电影占全了五种情绪,这才是难得的地方。

(本文将角色名字全部省略了,用身份代替,比如母亲、儿子、警长、警探等等,我写得也轻松,大家看得也方便)


偏执的他们

电影中的几位角色,都很偏执。包括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演的母亲,山姆·洛克威尔饰演的警探,伍迪·哈里森的警长。乃至广告小哥、“小恶魔”那位角色、母亲的儿子甚至死去的女儿,所有人都很偏执。用俗话来形容,就是“犟”,钻牛角尖。

失去女儿的母亲,凶手至今未缉拿归案,一怒之下迁怒于警察,三块广告牌红底黑字,以质问的语气去怼警长,一时间小镇炸了锅。首先跳出来的就是警探,因为如果警长平日里风评不佳也就算了,可恰恰警长貌似平日里还比较得民心,而且还身患绝症,由此便开启了电影第一幕的故事。

第一幕故事,其实跟凶案的推进关系不大,就是看母亲跟警察互怼,以及跟站在警长立场的群众互怼,比如倒霉胖牙医,直接被钻透了手指‘而探员则每天吊儿郎当,也不见他办案,上班看漫画,下面作威作福,就是不务正业。

在这样的情节安排下,该片对观众的情绪调动,已经初见成效。有的观众会觉得这位母亲太不讲理,怼天怼地怼空气;也有的观众当看到当地警察如此形象,也难怪破不了案。

这一幕,母亲、警长、探员这样的三角关系,维持着一个“和谐”的体系,警长充当双方的缓冲带。当警长自杀之后,这样的平衡关系被打破,警探将广告小哥从窗户里扔了出去,广告牌也被来路不明的人烧毁,母亲进而烧掉了警察局。这是第二幕的故事。

警长自杀前一夜之间的三封信,不仅仅成为故事的转折点,更对第一幕的人设,进行了相应的补完。


孤独的他们

为什么他们都很偏执,是有原因的,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样

当我们以为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女儿不惜怒怼警察局,当我们以为这是一位不务正业的探员,白人至上警探,电影中段我们才发现,母亲不完全是一位“好母亲”,警探也不完全是一位“坏警察”。

女儿的出走是因为母亲所致的,母亲与她争吵,并在女儿离去前诅咒其“我希望你被强奸”,结果一语成谶。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家庭不和。母亲长期受家暴影响,进而变得偏执,或许也是她本身性格有问题,连女儿都要离他而去搬去跟父亲住其前夫,以前也是一位警察。

看到这里面,观众大概明白了,母亲之所以这样偏执,还是由于内外因结合缘故。她很自责,没有尽到一位母亲的责任,间接促成了女儿的死。她也恨警察,有警察未能及时破获案件的原因,也有前夫曾经是警察的影响,还有小镇中警察的整体形象问题,才导致她用“三块广告牌”点燃了矛盾的导火索

而警探的行为,基本上代表小镇警察的整体形象。吊儿郎当、种族歧视、虐待黑人,招致大众不满。回到家中,这位还跟着老妈生活,是一位无所事事的宅男(并有着轻微的恋母情节),还讨厌同性恋。

如果说前半段这位作威作福,是因为有着警长的“庇护”。但警长死了之后,新的警长竟然是一位黑人,就连平日里熟悉的警局都变得陌生了。多方原因之下,促成了他的暴走。

施暴的对象,就是广告小哥,一方面广告牌事件这位也有“功劳”,另一方面,小哥是个同性恋。

说白了,母亲与探员,他们都是孤独的。他们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因为孤独产生了偏执的行为:

没有尽到母亲责任的母亲,失去女儿后的孤独,让她偏执的完成了“三块广告牌”。

没有尽到警察责任的警探,失去警长朋友的孤独,让他偏执的出现了暴力行为。


圈子文化

是什么让他们孤独,还是在于“圈子文化”。

实际上,这也属于乡镇文化,就像电影中展示的那样,一个小镇,屁大点地方就那么几个人,抬头不见低头见,而且有着历史传承问题。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密苏里州一个小镇。很早之前这里就是黑奴种植园文化的代表地,后来该州也是种族歧视的重灾区。2014年这里发生了一起轰动美国的大事件叫做“弗格森骚乱”:

2014年8月9日,美国密苏里州弗格森镇,一名黑人青年在没有携带武器的情况下遭遇白人警察枪击身亡,评审团最后决定不起诉警察,随即引起了大规模的抗议和冲突事件。

这起骚乱基本代表了密苏里州的问题所在:种族问题和暴力执法

所以电影中警察的行为放置在这个环境下,是很正常的,甚至警探的老妈都在说要恢复黑奴制度。就像警长所言:如果你把所有有着种族主义的警察都开除,警察局估计就剩三个人了,剩下的估计还恐同

★在这样的环境下,母亲被前夫(前警察)家暴,他是无处申诉的,失去女儿后,她感觉孤独,变得偏执;

★而当警长死后,一名黑人警长入替,跟警探互相指责对方种族歧视,破除了当地的传统,让警探也是孤独的,变得偏执;

母亲和警探,代表了失去话语权的小众群体

当然也还与圈子格格不入的亚势力群体,比如同性恋广告小哥,被施暴;还有小恶魔饰演的侏儒,被嘲笑,他们也是孤独的。当小恶魔面对同样孤独的母亲表达感情时,最终也失败了,悲伤情绪溢于言表。

而就像前夫的那位花瓶现任,身无长物,但就因为她是“圈内人”,才敢作威作福,用一堆大道理大肆嘲笑边缘小众群体。


警长之死

要说警长,可以说是全片中最偏执的一位,也是唯一一个明白人

他是圈子之外的,但他并不孤独,因为他是全片中,唯一一位家庭幸福美满的人。身为警长,属下什么样、这个镇什么传统他肯定知道,他也想抓住坏人,但无能为力,因为这个圈子就是这样,乌烟瘴气。所以他一直想要逃离这个圈子,回到家中与妻儿才是他最幸福的时候,无奈这位身患绝症活不了多久了。

他选择了自杀

其实他完全可以不必要这么做,但他明白,只有自己的死(自杀),才可以破局,打破圈子内的既定秩序。所以警长之死的原因,一方面为了免受病痛的折磨,另一方面他用这种方式要改变这个镇子的现状,所以他留下了三封信。

这是一个非常戏剧化的设定,三封信之后,一切都变了。黑人警长来了,警探开始尽责了,母亲也不再偏执了,为什么是这样呢?真的是警长之死让他们有愧于之前的行为吗?并不是!


有原则的他们并不孤独

其实熟读三封信的内容,就能明白,信件并没有改变什么,只不过是一个催化剂,真正完成变化的,还是在于自己周遭事物的影响。

偏执也好、孤独也罢,终究还是有原则的。“原则”是马丁·迈克唐纳电影中角色的一贯特点。

就拿我非常喜欢的那部《杀手没有假期》来说,这是马丁·迈克唐纳长片处女作,个人认为从故事编排上,要好于《三块广告牌》,但内涵不如本片深入。

在那部电影中,再穷凶极恶的杀手,也是有原则的,要杀的人必须死掉,杀错了人就必须受到惩罚,所有角色的行动指南,都是建立在本分的原则之上,本片也是一样。

★尽管以前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但她还是一位母亲,她会为女儿的案件付出一切代价,怼天怼地,放火烧警局,这是一位母亲的原则。

★尽管以前劣迹斑斑一身臭毛病,但他还是一位警察,那份卷宗一直在他桌上放着,甚至要从大火中救下卷宗,为了偷得DNA还挨顿揍,这是一位警察的原则。

而且,他们发现了,自己并不孤独

母亲被找上门的前夫问责,儿子挺身而出,站在母亲的这一边,让母亲觉得,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离我远去,还有人为了自己,包括自己的儿子,甚至小恶魔。

警探受伤后,跟广告小哥在一间病房,后者选择原谅了他,回到家中,继续跟母亲扯淡,让他觉得,这个世界并不是所有人针对自己。

假如他们依旧自暴自弃而没有原则的话,以上这些故事都不会发生,他们依然还是会孤独且偏执下去。

所以依旧不难理解结尾之处,两位怼了整部电影的二人,一同座在车中准备去“复仇”的设定了。因为他们有原则,身为母亲、身为警察的“原则”,让他们并不孤独。

电影第三幕,残酷的现状中,却有着些许温暖。

整部电影,饱含着愤怒、失落、悲伤和孤寂的情绪,当然还有台词和情节设定中的黑色幽默,到了最后,却有了温暖。《三块广告牌》的故事,所有角色的动机和行为,都有有着前因后果,从而令观众完成情绪上潜移默化的转变。

好比,这部电影在大部分时间里,用黑色的手法,让人感受到现实的绝望和冷酷,却在最后10分钟内,感受到了希望和感动。这才是好故事、好电影。


“好人难寻”

广告小哥看得那本书《好人难寻》,我看不少评论中都提到了,这里简单说下。

这本书的作者弗兰纳里·奥康纳,美国南方作家,带有美国南方文学的显著特征:浓厚的历史意识、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怪诞的人物形象。

好人难寻”这句话原是圣徒耶路撒冷的西里尔的箴言,他认为通向精神生活之路必须经过恶龙,这些龙可能把你吞噬掉。所以奥康纳认为,通过暴力可以改变一个人,例如《好人难寻》中的沦落人就是这样。向陌生人施加暴行使许多“沦落人”表示了愤怒,但他们同时又对促使他们愤怒的根源无动于衷。该书其实描写了好几层现实问题,这部电影《三块广告牌》也是一样。

回溯电影的故事,所有事件和角色转换都是通过暴力事件完成的,家暴、放火、施暴、甚至自杀。

PS,山姆·洛克威尔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演员,从当年《霹雳娇娃》里的大反派,《绿色奇迹》里的杀人狂,再到后来的《月球》中的复制人,外表一副痞痞的样子,但演什么像什么。

其实这位当年是钢铁侠的第一人选,试镜效果极佳,导演乔恩·费儒铁了心让他演斯塔克,但档期这位档期调不开(当时他应该是在演《对话尼克松》),再加上漫威宇宙那边时间不等人,所以找了小罗伯特·唐尼,后来导演不死心,又让他演了《钢铁侠2》里的军火商。

所以,如果当时他真的演了钢铁侠,效果如何不得而知(我觉得就凭这位的表演,肯定不会差),但起码会大红大紫,但也会失去演这些精彩角色的机会了(加入漫威宇宙之后,档期基本满了),福兮祸兮?


首发于公众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ilm

 5 ) 生活为每个人都留下了疤痕

(文/杨时旸)

当海耶斯把车停在那条几乎荒无人烟的小路上,盯着广告牌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这个故事的气质就已经悄然奠定了——蝴蝶效应发端于人心中的一丝闪念。只是人们不会知道,一切分裂、崩塌、重组,兜兜转转之后,最终会抵达怎样一种结局。

金球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女主角,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剧本,《三块广告牌》拿下这些奖项几乎毫无争议,它有着一个教科书级的剧本,而贡献了超凡演技的也不绝止于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拿下金球最佳男配角的山姆·洛克威尔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了前者。这真是表演的盛宴,凭借《海边的曼彻斯特》进入大众视野的卢卡斯·赫奇斯,只在前半程出现的伍迪·哈里森,表情阴鸷的泽利科·伊万内克,随便选出一个都可圈可点,而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不争不抢,安之若素完成自己的配额,合奏出了平衡的声部。

总体而言,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女儿被奸杀,案子一直未破,母亲海耶斯路过那条荒芜的小路,想起在此被害的女儿,正巧看到那三块已经无人问津的户外广告牌。她决定买下广告位,直接写下对警长的质问。这座小镇内部的情绪由此开始翻覆。

粗略去看,它有着顺畅的观感,而进行文本细读,也会发现很多有趣的隐喻、象征与指涉。影片开头,那个倒霉的广告公司经理翘着脚拿着一本《好人难寻》,那是著名作家奥康纳的代表作,一些幽暗的深黑色故事,这与《三块广告牌》互为映射和启示,它让人们以为,这个镇子是一个“好人难寻”的地方——懒政的警察,破败的人心,封闭的气氛,人们终日喝酒闲逛,一位无辜女孩的惨死也唤不醒任何人,只等待时间和风把一切带走吹散。至少在影片的前半段,一切都应和着这样的想象,但很快,人们就发现,这个镇子并非好人难寻,好与坏的区隔过于简单粗暴,人设被剥落,流露出更复杂的内核,海耶斯和警方,从一种单纯的对立变得关系暧昧起来。

角色以三角形关系开始,海耶斯、警长以及警察迪克森,最初,这三者维系着一种奇妙的平衡。迪克森为警长鸣不平,但警长一边阻止着属下乱来,一边还得想办法与海耶斯讲和,但警长的癌症和最终的自我决断打破了平衡,又催化了一切。这场死亡突如其来,它成为了一份“材料”供镇子上的人无限解读,有人认为这是由于不堪疾病困扰的解脱,但更多的人认定这是不堪海耶斯的辱没和压力,更像一次决绝的还击。而同时,这场死亡也成为了推动叙事的一重强劲的内在驱动力。

稳定的开始摇晃,平衡的开始倾斜,三角形的一角轰然倒塌,另外两端的博弈也就开始。从而引发了那两场大火。这个故事中的对抗走向激越巅峰的同时,也恰巧是双方进入对方内心的过程。警长给每个人都留下了一封信,送给海耶斯,送给迪克森,他的缺席反转成了更加明显的在场,一个亡灵充满自嘲和幽默的告白,远比他在世时徒劳解释要有力得多。事情至此,《好人难寻》所架设的主题其实被稀释了,虽然这里充斥暴力,但一切终究平息,海耶斯脸上的线条不再坚硬,迪克森也不再那么鲁莽。角力开始走向合力。就像那两场大火,看似针锋相对的报复,实则全部都是误会,在一系列的误解与暴力之后,意外催化出和解与柔和。

这意想不到的变化更接近生活的真相,自以为是的判断,无可化解的隔阂,意外无端的灾祸,莫名出现的曙光,人们自以为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却可能踏入歧途,认定山穷水复,却撞见柳暗花明。

这座小镇里有愚钝和暴力,但这其实并非电影着力呈现的内里,这一切其实是表面,它们最终都被层层剥落,虽然有代价,经历了血和火,但最终的结果其实被淬炼得很柔和。它从心碎开场,由解脱落幕。每个人都有疤痕,迪克森的在脸颊,海耶斯的在心里,但两个人最终却相视一笑。那结尾注定不会再上演一程末路狂花,而是会像生活本身一样“在路上再做决定”。

 6 ) 《三块广告牌》的三个题眼

“Violence is strangely capable of returning my characters to reality and preparing them to accept their moment of grace.”

-- Flannery O'Connor

引子

电影一开始,麦克多蒙德饰演的Mildred Hayes走进镇警察局对面的广告牌租赁办事处,里面的小伙子正在悠闲地读一本书,这时镜头特意给到了书的封皮,“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好人难寻》)。我们由此被带进了一个“好人难寻”的小镇Ebbing。

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是那本《好人难寻》的原著者,她作品里的荒诞与暴力和电影里的黑色幽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在我看来,两位作者对暴力的态度才是解开这部《三块广告牌》的钥匙。

除了奥康纳之外,麦克多蒙德和密苏里是我眼中本片的另外两个题眼。体会麦克唐纳片中的人物塑造和地点设置,尝试揣摩荧幕背后的“文本背景”,是我在看完《三块广告牌》之后更感兴趣的。

一、麦克唐纳笔下的麦克多蒙德

科恩兄弟电影里的常客,乔尔·科恩的结发妻子,麦克多蒙德算是当今影坛极少数能呈现Mildred Hayes这个角色的女演员之一。尽管老了二十岁,但和奥斯卡封后《Fargo》里的女警官Marge一样,麦克多蒙德一如既往地献出了精彩表演。她展现了Mildred的精干,果敢,和不留情面,同时也十分收敛和细腻地将这位单亲母亲在暴力背后的敏感呈现给了观众。“I know you didn't baby.” ——在问询室的激烈交锋中,身患重疾的老警长在动怒之处突然咳出血来,面对道歉(“I didn't mean it”)Mildred下意识的反应和答话刻画了这个人物“柔软”的另一面。

如此“双面”的人物刻画在《三块广告牌》中是相当统一的。在有限的笔墨内,麦克唐纳试图把每位主角都包装成可以从多个角度去体会观察的“戏剧”形象。他们或许不够完整丰满,甚至不够真实,但在“戏剧空间”里却相当生动鲜活。贯穿全片,导演并不试图让我们“浸润”到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即用“真实”感染人),而是通过特意安排的剧情桥段,对话,甚至物件,来交代每个人的历史和故事。满嘴f**k的老警长和他的书信与妻女,无为鲁莽的Dixon副官和他嘴边的老母亲,不苟言笑的“广告牌女人”和她家后山的秋千……麦克唐纳几乎在每一幕中都竭尽所能为我们呈现人物的某个“切面”,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最终难以用一句好与坏来评判他们的缘由。

诚然,麦克唐纳笔下的人物更像是“剧本里的角色”而非生活中的原型——“黑色幽默”本就不需要太贴近生活,但和往往更加荒诞和失控的科恩兄弟不同,《三块广告牌》全片始终都稳定在一个“可控”的剧情发展和情感空间之内。尽管和看科恩兄弟时一样,我们从头到尾都知道这是个虚构的故事,但在扎实的剧本框架下,基于对笔下角色的怜悯,幽默的穿插和音乐的串联,麦克唐纳为我们营造出了一幅完全不同于后者的美学视野。因此,我宁愿把它和去年的《海边的曼彻斯特》进行类比:肯尼·罗纳根笔下的Lee Chandler虽然“更接地气”,但同样是剧作家出身的他对人物情感的关注,处理和拿捏,对整个剧本平衡的掌控,在我看来也是麦克唐纳力图达到的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三块广告牌》里的三位人物都“十分守规矩”,这场表演的盛宴,到头来谁也没喧宾夺主。尤其是情绪克制的,全场都在用眼神和面部肌肉演戏的麦克多蒙德,支撑起了这个剧本在台词和对话之外的情绪和人物心理。台词出众的剧本就怕人物“干瘪”,表演出彩的人物就怕故事“内核”粗糙空洞,《三块广告牌》没有陷入这两个“圈套”,而麦克多蒙德实在是麦克唐纳最好的帮手。

二、没有Ebbing的密苏里

Ebbing是个并不存在的地名,而密苏里也并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拍摄地(影片完全在北卡的另一个小镇Sylva取景),它只是这个并不存在的故事的假想发生地而已。为什么非要是密苏里呢?

也许是因为,三年前曾经轰动一时的福格森枪击案就发生在密苏里州(黑人小伙Michael Brown在未携带武器的情况下遭到白人警官Darren Wilson射杀,案件的审判的边际影响波及到全国,而这也是后来一系列警察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争议的开端)。结合电影的故事设置,Mildred对Chief Willoughby咄咄逼人的问责,以及Dixon这个人物的编排,表面上看本片的“政治硝烟”不可谓不浓。

但其实未必如此。通篇下来我们不难发现,导演并没有想把本片包装成一部“政治多么正确”的电影,这里有他对“暴力”的解读和态度的因素(下文会详述),也和他对Ebbing在剧本中的定位有关。回过头看,部分对话里提及的警察暴力和宗教丑闻并非影片着力讨论的焦点,而密苏里和Ebbing或许就简简单单是一座让麦克唐纳讲故事的舞台布景而已。和本就盘根错节的社会不公与族群纠葛相比,影片的视角更加“纯粹”,因为它更关乎人性本身的立体和“复仇心理”背后的矛盾,而非这个社会从上到下的不完美。麦克唐纳更愿意从微观入手,从“人本”而非绝对意义上的价值观出发,来讲“广告牌”背后的故事。摘掉了社会焦点这个“大帽子”,用剧本的编织而不是与现实的互文来为我们拆解人与人之间的愤怒和仇恨是怎样转化成整个村庄的危机和灾难,是我对密苏里和Ebbing这第二个题眼的理解。

《三块广告牌》并非一部现实主义作品,Ebbing与福格森县之间暧昧的关联也不应成为过多探讨它社会意义的理由。虚构的Ebbing就如千千万万其他像Manchester-by-the-Sea那样的小镇一样:有波澜也有风平浪静,有熊熊大火也有茂绿的群山。形形色色的人在那里面对他们各自的命运,并坚持不懈寻找最好的抗争方式与妥协。

三、奥康纳,暴力,与“恩典时刻”

回到奥康纳。《三块广告牌》里最值得玩味的就是导演对暴力的态度。麦克多蒙德,密苏里,这两个看似和暴力贴得很近的词眼其实还不足以撑起整个剧本的“内核”。顺着奥康纳这条线索,我们才进一步发现麦克唐纳的讨论重点——尽管荧幕上的“打砸抢烧”可真可假,但他在影片中还是旗帜鲜明地对暴力的正面意义进行了肯定。

如开篇的引语所言,“暴力具有一种奇异的功效,它能使我笔下的人物重新面对现实。”我想,这正是麦克唐纳借Mildred Hayes这个角色想要最终传达的。也正因为这“奇异的功效”,在“暴力语境”下的麦克多蒙德和密苏里才有了另一种被阐释的可能。科恩兄弟影片中的暴力是无止境的无奈,是最终通向末日的你死我亡,是《老无所依》里哈维尔·巴登那冷漠的眼神,而这些都不是《三块广告牌》传递的信息。电影结尾,两个在全片中最势不两立的人物——Mildred和Dixon——携带着枪药在“复仇”的道路上缓缓停下了脚步,他们开始不确定是否还需要往前行, 因为最该与之和解的人其实就坐在他们彼此身边。

如果说,电影刻画Mildred在复仇和妥协之间的来回反复是每个人在面对这样情形时反应的真实写照,那么从编剧角度上讲,麦克唐纳借表面上“Anger begets more anger”这个外壳去侧面阐述抗争和暴力的某种必要性,则是他在构思过程中最主观和大胆的一点。《三块广告牌》最大程度地包容了“以暴制暴”的哲学,它似乎在暗示,愤怒往往是和解的前提,有时更是通向和解的必经之路——影片中一连串的悲剧尽管残酷,但回过头看,没有这些事件的发生,Mildred和Dixon最终坐在一起的场景几乎是不可能。在科恩兄弟那般更决绝阴冷的“世界观”面前,我不知道这样的解读算不算温暖,但至少麦克唐纳想要表达一点,如果这个回避不了暴力的世界有尽头,那么它一定不是《老无所依》里的无助和悲凉。

奥康纳在同一句话里还说,“暴力之所以能使我笔下的人物重新面对现实,因为正是暴力让他们准备好接受恩典时刻(Moment of Grace)的到来。” Moment of Grace是宗教上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每个人生命中那几瞬“圣灵显现”的时刻,在这一瞬间,所有过去的愤怒,仇恨,与自己和与他人的“过不去”都将被“翻篇”,心灵上的顿悟将重新把个人命运拉回“正轨”。在《三块广告牌》中,究竟哪个节点是这般Moment of Grace并不难找,但更重要的是,在全剧的框架下,我们看到愤怒和暴力本身在最终达成妥协与和解的过程中起到的必要作用。

结语

《三块广告牌》是一部构思精致的电影,这精致不仅体现在对人物“粗中有细”的勾勒描摹上,对影片整体节奏的掌控上,更体现在马丁·麦克唐纳对电影音画背后“文本空间”相当严丝合缝的构建上。这些都与他本人丰富的剧作经验密不可分。从这个角度上讲,电影整体偏“舞台剧”风格的叙事,对人的突出,对宏观社会现实剖析的刻意弱化,到头来都在全力服务作者理性看待暴力积极一面的视角和用心。不要过分解读片中呈现的一系列暴行,它们只是这个虚构的“文本空间”里用来讲故事的“棋子”。

是的,Violence is strangely capable of returning Mildred and Dixon to reality and preparing them to accept their moment of grace. 在承认这是个像《狗镇》那样“纯虚构”作品的前提下,借弗兰纳里·奥康纳在《好人难寻》里表达的观点作参照,听着《夏日最后的玫瑰》,我们会发现《三块广告牌》还算是个十分精彩的故事。

 短评

蹦出一条小鹿这个必须减分了…而且还那么像CG做的…

8分钟前
  • Sgt.Donuts
  • 推荐

胖牙医十分可疑

13分钟前
  • 克雷蒙
  • 推荐

文本是精心算计的高级货,比较欣赏的是在黑色荒诞的分裂之下,底子维持暖色调的统一性,怒诉了分裂、残酷、暴戾的社会现状,却能够在微妙的社会感情上弥合现实状况的分裂,最高明的是这两者还完全没有违和感,这便是美国呀。

14分钟前
  • 安德烈大叔
  • 推荐

一直觉得马丁·麦克唐纳是继昆汀·塔伦蒂诺之后最有才华的编剧,他的剧本每次都是超高的难度,既有一流的编剧技巧又有严肃的文学性。他总是以黑色和荒诞的东西先爽到你,最后再慢慢的用正能量感动你,让你在残酷的生活里看到一丝人性的暖色。这次的人物塑造很厉害,最佳群像表演也是这个剧本的功劳。

1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老套的寻凶复仇故事讲述得如此生动,编剧值一颗星;情节似层层剥笋,露出的是七八个清晰、独特、复杂的人物,两个星给予出色的女主演及男配角;将视觉场面、音乐服化等手段与叙事有节奏的、完整地掌控融合起来,应是导演获得的一颗星;结尾高明的情节逆转和开放式,为这部电影赢得了最后一颗星。满分!

22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力荐

我的情绪和观点在这100分钟里面不停地翻转和颠覆

24分钟前
  • 大島
  • 力荐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会怎么收尾,最后的出镇便是离开这个舞台——这个过度理想化的舞台,不管什么人干了什么事都不会被抓的小镇——如果是美剧的话,他们肯定会由于某种理由在下一集(季)中途被赶回镇里。

28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Venice2017# 影后已出。真是教科书一般的好剧本,破了不少套路,人物塑造十分生动。再加上导演控制力很强,不乏幽默感,也有不错的社会观察。对仇恨与愤怒的探讨颇有与当下社会状况的契合点。

33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今年两大最政治不正确电影之一(另一部是《凭空而来》)。愤怒是活下去的动力,怼天怼地才能内心平静,麦克唐纳用冲天戾气和负能量熬出一碗悲喜交加的心灵鸡汤。科恩嫂的表演太炸裂了,枯瘦的身躯下隐藏着滚烫的力量,全片仅有的一次笑容锁定奥提...

3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一晚上居然写了三封信!厉害了Woody叔。环环相扣,宿命轮回,错与对的双刃剑,比《杀手没有假期》更以小见大,提前预定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女主、双男配演技巅峰,群戏也个个出色,剧本无可挑剔,开放式结局令人唏嘘…“-你确定我们还要这么做吗?-我不确定。-我们可以路上慢慢决定”

40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我对生活从无迷信,为何对女儿的诅咒却一语成谶?我以为世间应有上帝,奈何却被邪佞玩弄股掌。没人告诉女人在丈夫自尽后的一天该做什么,也没人知道母亲在女儿奸杀后的半生能做什么。在血色晚霞里涂上殷红的广告牌,它早晚会在烈火里被遗弃。幸好在斑驳之前,每个经过它的人都看过上面狰狞的字,正义。

44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麦克唐纳真的太会写对白了,女主每次怼人都怼得很精彩(怼完神父全场掌声雷动hhh),而她怼得越畅快,就越有“一人对抗全世界“的孤胆气概;越坚强就越寂寞、越寻找就越绝望,这是属于小人物的日常英雄/反英雄瞬间,是麦又一次用十分擅长的荒谬口吻讲述了一个沉重的、很人性的故事。

46分钟前
  • 烤芬
  • 还行

太精彩了,实在想不到今年还有什么影片可以挑战。剧情音乐节奏摄影都接近满分,更可贵的是除了女主弗兰西斯的超水准表演之外,剩下所有演员的演出都精彩到可以颁最佳群戏。由于不妥协与不谅解所引发一系列悲剧,但是悲剧中更有合理的人性,戾气重的浪漫诗。从第一幕路过告示牌咬指甲就最佳女主内定了。

48分钟前
  • 竹和
  • 力荐

看之前聽到很多人形容為激進、憤怒、荒誕,但我卻只看到溫柔和哀痛。

52分钟前
  • 何倩彤
  • 推荐

本届奥斯卡主题——美国妈妈牛逼死了。《伯德小姐》《我花样女王》《大病》《三块广告牌》拜托把这几个妈妈凑在一起吧,光聊天吵架就行,比超级英雄联盟好看一万倍。

56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想到江歌之母。这一生我们会扮演很多角色,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女儿,兄弟,姐妹……但最执着而有力量的,却只会是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

59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3.5 电影咋看很酷,美国乡村天注定,被人欺负了24小时内一定要报仇。剧作也确实比较大胆,很大的梗就这样撂下了也不觉得哪不对。演员也都很好,还很好笑。但警长一封信道出了内核的问题:你们这样主要是因为缺乏善良友爱。这不对吧,如果这些红脖缺的真的是爱,一年前他们怎么会去投川普呢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这部竟然拍得非常温柔,有点落寞和伤感,看完会被人的善良所打动。虽然确实有些天真,但还是好爱这样的电影,会让你很享受这个故事。当然,导演之前擅长的喜剧部分仍然很到位。几个演员都非常出色,女主和两个男配,写得好,演得更好。挺奥斯卡的片,应该能有斩获吧。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三块火一样烧红的广告牌,三个人,三封信。角色的面目都是逐渐清晰起来的,就像警局里前一秒两人还针锋相对,局长意外吐血,米尔德脱口而出一句“baby”,全片就充满那样意外又令人心软的转折。

1小时前
  • 张天翼
  • 力荐

无关对错,他们只是执意的做自己,可我竟然被这两个近乎疯狂小人物深深打动,他们永远都像濒临爆发的火山,在一种不顾旁人的偏执中狂奔。出色的剧本与惊人的表演相得益彰,让电影里的每一角落都充满感染力。

1小时前
  • 饮歌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