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幻影

战争片法国1937

主演:让·迦本,迪塔·帕尔洛,皮埃尔·弗雷奈,埃里克·冯·施特罗海姆,朱利安·卡莱特,乔治·佩克莱,让·达斯特,西尔万·伊特金恩,加斯东·莫多,马塞尔·达里奥,雅克·贝克,哈比卜·本利亚,卡尔·科赫,Claude Sainval,克洛德·韦尼耶

导演:让·雷诺阿

 剧照

大幻影 剧照 NO.1大幻影 剧照 NO.2大幻影 剧照 NO.3大幻影 剧照 NO.4大幻影 剧照 NO.5大幻影 剧照 NO.6大幻影 剧照 NO.13大幻影 剧照 NO.14大幻影 剧照 NO.15大幻影 剧照 NO.16大幻影 剧照 NO.17大幻影 剧照 NO.18大幻影 剧照 NO.19大幻影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46

详细剧情

  影片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三名法国俘虏在德国集中营越狱的故事。  三名法国飞行员在一次任务执行中被德军击落,波迪奥、迈克和罗森塔尔三人被带到战俘集中营。波迪奥与德军监狱长罗芬斯坦都是贵族出身,有着共同的政治见解,二人在狱中成为朋友。三人随后发现狱友正进行越狱计划,他们挖出一条逃跑的通道。迈克和罗森塔尔也加入了挖掘行动。最后他们集体越狱,德军全力追捕,在逃亡中,波迪奥被罗芬斯坦击倒,两名法国俘虏迈克和罗森塔尔逃到一个德国农妇家中,在她的帮助下,二人经过种种波折逃到瑞士。  本片是最早的越狱片之一,被评为最伟大的“越狱电影”之一,同时也是导演让·雷诺阿的反战杰作。

 长篇影评

 1 ) 看不见的国境线

    你瞧,在这个曾经被叫做“人性”的荒蛮原始的屠宰场里,仍然零星闪烁着点点文明的微光。 ——《布达佩斯大饭店》

    不知何时开始,越狱题材电影变得苦大仇深,主人公与四面墙抗争同时,还得提防身边人的暗算甚至出卖。然而回归影史早期越狱片如《大幻影》,其中闪烁的人性微光出乎意料地治愈,不亚于如今用眼泪或撕逼堆砌出的一锅锅心灵鸡汤。
    片末两个士兵爬上德国与瑞士边界,看着茫茫一片白,说:“国境线只在地图上有,现实中你看不见”,随即像越普通山脉一样越了过去,正如他们在战俘营越过那道阶级“边界”。法德两军,从国家角度本该是“对立阶级”,而对士兵个人而言,所谓万恶“敌军”,不过是另一个被卷进战场的倒霉鬼。他也是一个军人,可能和你有同样的爱好,需要你的口琴,欣赏你的盆栽….那条政治划出的“边界”,永远只存在于报纸等各类文书,在现实中看不见。因此德国军官愿意邀请一个法国军官来个人会谈,值得一提的是,在后者离世后,德军官仍Hold着军人的威严,没有大呼小叫,只是默默将房间种的天竺葵剪去,颇有“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遗风。那一株被敌军称赞的天竺葵,虽然连一个特写都不曾有,却变为118分钟里最“见人心”的一物。
     逃出战俘营后,那条“边界”更彻底被抛弃。随着镜头运动趋向舒缓,两人暂时安定下来,身份、立场、语言隔阂都无法阻止一个逃兵爱上偶遇的妇人,两人相约战争结束后再会面。为什么不呢?反正两人都被战争夺去了相伴之人,这份爱情不失为孤独者的惺惺相惜。
     其实所谓“边界”从影片一开始就从未存在过,这里有一个以现代角度看诡异万分的场景:击落敌方飞机后,德军还邀请上面的飞行员来共进午餐,看见对方手受伤,还主动提出帮他切食物(就差没喂了),吃到一半听闻有军官牺牲,双方都肃静默哀——看架势想象不到几小时前还在相互厮杀。随后大段展示的战俘营更加“无法理喻”,没有虐待没有歧视,还不时开个文艺晚会(简直比军训还舒服),无法想象20多年后竟是同一批人,造出了集中营。一战时期欧洲不少国家(包括德国),还保留着传统骑士精神,承认军人义务,但也尊重对手,把他当另一个效忠国家,至少是平等的人看待,而非败类渣滓。可惜数年后战争再次打响,这种眼光已在统治者洗脑中殆尽。难怪茨威格感慨,欧洲最后一丝文明的曙光,终消逝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不知是否有意,总有人选择在曙光消逝前离开。那个自愿引开看守帮同伴越狱的军官,怎么看都像蓄意求死。可他的献身也不算突兀,之前天竺葵下的谈话已有征兆——“战争结束后,我们都成了无用之人”,临死前在同一间房里又说“对于普通人来说死于战争很惨烈,但对我们来说恐怕是最好的归宿”,无需多言,已解释为何他一直对越狱计划兴趣不大。或许像他这种身份,只有在战场才能感受荣耀、文明的存在,回家,高贵的军人就一文不值。
     再套回茨威格的话:《大幻影》记录了欧洲文明最后一丝曙光。在人类千百年遗留文明的驱动下,所有阶级或体制的分界,和这场冗长的战争一样,只是一场大幻影。

 2 ) 越狱片之鼻祖

2016.3.19 电影资料馆。

当年看《肖申克的救赎》时,安迪总是把每天挖的土趁放风的时候抖落在操场,我觉得这个细节特别棒~看《越狱》的时候,米帅设计了一场假逃亡,计算狱卒们集结搜寻的速度,我觉得这点子简直太聪明了~

现在才知道,原来都是这部《大幻影》里玩儿剩下的啊!不愧是越狱片的鼻祖!

作为一部1937年上映的电影,所有的剧情都能准确戳中心脏,密集的笑点、军人的尊严、对手的惺惺相惜、战争的残酷、乱世的爱情,甚至还有脑补的Bromance~

经典电影会因时间流逝更加经典的,这种电影在大屏幕上是看一部赚一部啦~

 3 ) 大幻影

   让雷诺阿的这部逃狱片至今还无人能出其右。和其他同类片不一样的是.全片始终在轻松幽默的气氛下进行.并没有不加思索地讨论战争的正义邪恶.里面甚至无一个反面人物出现.战争以常态出现,始终遵循着文明的法则.不象其他影片不是穷凶极恶的哙子手,就是乌托邦式的联盟.
   导演并没有忽视阶级的存在,同一囚室的贵族和平民始终有隔膜,而两个敌对阵营的高级军官却可以惺惺相惜.影片开头我们看到德国飞行员为法国飞行员的死哀悼.预示这是场理性的文明人之间的屠杀.人性的光辉无处不在,却无法阻挡枪炮.片中贵族上尉也为另一阶层的同胞牺牲.所有人好像都不热衷于杀戮.典狱长克尽职守,俘虏永远渴望自由.战争中的普通军人只是遵守着国家机器制定的法则.最后举枪的德国士兵.知道法国逃犯已在瑞士境内,就立马收兵回营.片中没有神经质般的虐待狂.也没有抗暴英雄.
   二战的正义性常常掩盖了战争的残酷.而描写一战的这部影片却让我们从新回到战争这个主题本身.战争不是怪物,确实是我们创造出来的充满理性的荒谬法则.影片超越了无数部同类逃狱片.没有煽起我们对所谓自由平等正义的狂热.却更让人更理解什么是人道.

 4 ) 电影,一种视听时空艺术/时代的挽歌<戴锦华>

1.这部电影作为电影史的一个时刻,是因为它非常娴熟,非常天才,非常准确地使用了电影的场面调度。正是成功地通过场面调度,雷诺阿在这部电影中创造了一个连续的、真实的,诗意现实主义的空间。

2.《大幻灭》天才的场面调度所营造的时空连续体之下,非常准确地捕捉到了那个时代对我们今天仍然有意义的社会信息,关于贵族社会,关于等级,关于阶级关系,关于欧洲的历史在两场世界大战当中遭到的重创和蜕变。

《大幻灭》毫无疑问地是法国电影史上的最辉煌的一个流派——诗意电影,或者叫诗意现实主义的一部代表作,同时它也是电影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在这部影片当中,电影的时间与空间,电影与时间、空间的相对完整的结构关系,电影与时间和空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一个所谓“时空连续体”。而“时空连续体”在这部影片当中通过摄影机的运动,通过电影的声音与电影画面的相互关系,通过“画外音”这样一个元素,完美地呈现了出来。

《大幻灭》被称为电影史上第一部伟大的越狱电影,甚至可以说,它打开了一个非常迷人的影视故事序列,就是关于越狱。在这个故事当中,主人公,也就是法国贵族军官伯迪奥的那句话,甚至成为了某种金句或者名言,电影当中是这样说的:“战俘营是干嘛用的,是用来越狱的!”当然,后来这句话就变成“监狱是干嘛用的,是用来越狱的!”

《大幻灭》不光是一个越狱故事,它同时是一个伟大的直面历史深渊,同时希望发现生命微弱的,有时是迷人的暖意的这样一个时刻。和我们前面在“电影史的时刻”当中选择的影片略有不同,这部影片在它放映的当时就是一部热卖影片,是一部广受欢迎的影片。

这部电影作为电影史的一个时刻,是因为它非常娴熟地,又非常天才,非常准确地使用了电影的场面调度。场面调度这个词来自戏剧艺术,在戏剧舞台上,场面调度指的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相对位移和人物与道具之间的相对位移,通过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道具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改变,它成为舞台上的戏剧语言的一个有效的表达方式。但是当这个名词被介入到电影艺术当中的时候,它增补了一个层面,也是更重要的一个层面,它是电影语言的一个基本的组成,就是电影中的场面调度不仅包含了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在画面上的相对关系的变化,同时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摄影机与人物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摄影机与人物之间的相对关系,相对位置的变化,也就是摄影机运动的几种方式:推、拉、摇、移、升、降,和人物、场景、空间、道具之间的相对关系,事实上这成了电影语言表意最重要的基本方式。

我们称电影导演为“film director”。在电影导演论已经在全世界产生广泛影响的今天,我们会认为导演是影片最重要的核心人物。但是,在另外的观念当中,制片人才是最重要的中心人物,它也就意味着电影是被资本主导的。所以,我们也把电影的核心人物称之为“producer”或者“film maker”,就是“制作电影的人”或者“电影的生产者”。但是,在欧洲的很多国家,电影导演被称之为“场面调度者”。换句话说,电影导演的工作就是一个场面调度的工作,而电影语言的核心是场面调度。

大概十五年前,我反复地观看这部影片,这一次为了跟大家分享,我重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仍然有那种非常兴奋和激动的感觉,因为我再一次地重历电影史的时刻,看到运动的摄影机,看到摄影机的摇移,摄影机的升降是怎么去展现场景和人物,看到在一部1937年的影片当中,让·雷诺阿,也是著名的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儿子,在这部影片当中,是如何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的、真实的、连续的空间,尽管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电影当中这种真实的、完整的、连续的空间经常是电影的魔术或电影的幻觉。而雷诺阿正是在这部电影当中,成功地通过场面调度,创造了这样一个连续的、真实的,所谓诗意现实主义的空间。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关于场面调度作为一种电影语言,是怎么在这部影片当中被天才地创造并且天才地使用。

在这部电影当中,大概最煽情和最有效果的一次场面调度,就是在战俘营的圣诞夜晚会上,作为战俘的法国军人在舞台上滑稽的穿着女装在做喜剧表演,当法军再一次收复了重要的法国城市的消息传来的时候,突然间,摄影机用一个稍稍仰拍的镜头,让我们看到女装的法国军人丢掉头套,抬起头开始唱马赛曲。然后摄影机向左摇,摇过舞台上的军人,男装的、女装的,曾经是滑稽的、可笑的,然后摇下去摇到台下的法军战俘,这时候他们站起来抬着头挺着胸,唱歌的声音是那样整齐;摄影机再摇过去——这是一个非常少见的360度的摇镜头,因为它摇拍了全场,到接近360度的时候,它摇到此前以仰拍镜头拍摄的出现在包厢位置上的德军军官,这个时候他们自然地出现在稍稍俯拍的机位当中,他们面对充满了胜利的骄傲和爱国的激情的法军战俘的时候的那种愤怒、尴尬和无奈。然后我们在镜头当中看到他们起身离开,摄影机继续摇,摇到第一个带领大家唱马赛曲的那个女装的法军军人。整一个场景把战争当中的敌对的国家,战俘与战俘营的看守者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晰地表现了出来。

这部电影作为一个伟大的电影史的时刻,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也是人们津津乐道,被所有的电影史、电影艺术、电影语言的教科书反复讨论的一个因素是它对于画外音的运用。

我喜欢说电影艺术是建立在一个稳定的平行四边形之上的,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端点是视觉、听觉、时间和空间。

如果我们真的要给电影一个定义的话,那么电影是一种视听艺术,同时我们也可以说电影是一种时空艺术。当我们说电影是视听时空艺术的时候,首先是指电影语言是由两个最主要的部分组成,就是电影的视觉语言和电影的听觉语言,也就是电影的画面和电影的声音。而我们说电影是一种时空艺术,也就是说电影是一个始终不断地在时空的相互关系当中来完成的艺术。

非常专业的电影教科书中会说,这部影片成功地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去营造电影的时空连续体。而所谓电影的时空连续体是通过非常成功地运用声画关系(声音和画面的关系),准确地说是使用画外音,来造成一种空间的拓展和画面时间展现过程当中空间的连续和空间的营造。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当中,视觉经验是断续的,你闭上眼睛,外面的世界消失了,但我们的听觉经验却是连续的,因为我们不能关上我们的耳朵,甚至在睡梦当中,你也会被周围的环境声所惊扰,甚至画外音会进入你的梦中。这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但是很有意思的是,世界电影史有几个重要的段落,其中的一个段落是:电影是伟大的哑巴。电影只是默片,电影唯一的语言是画面。所以在这个时期内,电影的视觉语言开始得到开发,而且到今天为止始终是一个不断被开发的场域,而电影的声音相反的被忽略,被贬斥为音响效果,是作为画面的附属品。在这部影片20年之后,在大部分好莱坞电影中,环境声仍然仅仅是作为效果使用的,而在这部电影当中,雷诺阿准确地使用空间环境和声音来造成一种现实环境,历史情境,故事场景,而且影片中声音和画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构成这部影片一以贯之的那种风趣幽默,那种内在的、极有节制的戏剧张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战俘营当中的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当中,主人公所在的画面是战俘们的画面,但是同时,士兵操演的声音进入这个画面。然后摄影机开始运动,摇过去,我们看到了声源,操练当中的德国士兵。很有意思的是,作为一个大师,雷诺阿非常准确地把握了每一个场景信息的丰富和信息的多元,就是说,这不光是一些在操练的德国士兵,而且是一群非常年轻的,几乎还是孩子的德国士兵,那么它向我们预示着战争到了这个时期,德国人已经开始使用孩子兵或者学生兵了。摄影机继续摇动,操练中的德国士兵出画,新的角色、新的场景再一次展现的时候,声音在延续。

我们会在每一本教科书上看到那幅剧照,稍仰拍的镜头当中的战俘营营房的窗口,我们的主人公在窗内向外看,这时候画面外前景当中的噪音,脚步声和音乐进入画面——这个时候的好莱坞仍然使用对切镜头,我在看,然后给你看我看什么,在这个影片当中,雷诺阿是使用连续的镜头,运动的镜头和声画的关系,画外音,来非常丰富地、变化多端地、创造性地去构成了一个对切镜头所可能发生的视觉效果。

从很年轻的时候我就接受并且相信的一个基本的观点是,一个艺术作品当中的内容与形式是完全不可能被切分开来的,在一个艺术作品当中,没有不带内容的形式也没有不带形式的内容。

用俄国形式主义的一个说法,任何一个艺术作品都像一个洋葱头,你老以为有些皮可以剥掉,从而获得它的内核,但是你剥掉一层皮,还是一层皮,你剥到最后一层的时候还是皮。但是这并不像贬义的形式主义者这个名词表面上所表明的那样,就是它真的是“皮”,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洋葱头的每一层皮就是它的果肉,就是它的内容物。虽然当我们讨论艺术作品的时候人们习惯性地会把它分为内容与形式,但其实每一次对艺术作品内容的把握,都同时是对其形式的感知,同样的,对艺术作品的每一种形式的分析都必然是对其内容的一种理解。

我们前面讲的东西好像是电影语言的,好像是形式的,好像是外在的,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内容……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只是从不同的侧面去观看同一个对象,或者说我们同样的去触及这部电影文本,去体认这部电影到今天为止仍然存在的那种魅力。

这部电影所记录的,所直面的,所再现的那段历史,就是20世纪的巨型悲剧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会再一次关注到这部影片的年代,1937年,这是在二战前夕,或者二战已经在以某种方式开启的时刻来拍摄的一个关于一战的故事。

有些影评说这部电影是一首挽歌,电影当中带有那样的一种沧凉,那样的一种回首,但我这样说的话会给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造成很大的错觉,因为这部电影其实相当的幽默,相当的明快,这种感觉其实是当你整个观看完这部影片的时候内心的一种回声,一种余音。

人们会说这是一首挽歌,其实这首挽歌同时是一个时代的挽歌,即在二战爆发的前夕回望一战,甚至一战这场灾难都包含了某种不会再现的场景,在这个故事当中我们看到了德国贵族军官和法国贵族军官之间的情谊,我们看到了战争突然奇特地成为了一个圣诞老人的口袋,它使得士兵之间、战友之间好像突然具有了某种平等,尽管处在这种平等中的人都以某种方式知道这种平等是短暂的,是暂时的。

一战已经开始捣毁欧洲世界曾经拥有过的所谓优雅岁月,但是这种优雅岁月在一战的电影场景当中,在一战的历史场景当中,似乎仍然闪烁着某种细微的余光,而二战即将到来,一切都将被极端残酷地焚毁,所以我说大家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会很直觉地把握到这种所谓“内容”,然后会去讨论这种挽歌的意味,而人们更强烈地感觉到的是那样一种所谓关于贵族社会的沦丧。人们会特别频繁地提及伯迪奥和洛芬斯坦这样的两个敌对者,一个监狱长和狱中囚犯或者战俘之间的那种惺惺相惜的,那种深深的相互认同、相互理解的那样一种情分,人们会谈到那场著名的对话,关于洛芬斯坦房间里的那盆天竺葵,一盆在只有青藤和荨麻可以生长的荒芜土地上的天竺葵。

在这部影片当中,这只是主题之一,而这部影片成为电影史的不朽名作,让雷诺阿成为电影史上的一个伟大的电影导演、一个伟大的电影作者,还在于这个电影史上的第一部越狱故事,电影史上最伟大的越狱故事当中,其实非常准确的捕捉到了极端丰富的、多元的、那个时代的对我们今天仍然有意义的社会信息,关于贵族社会,关于等级,关于阶级关系,关于欧洲的历史在两场世界大战当中遭到的重创和蜕变。

我们可以跟大家一起回顾一个很有趣的电影画面,就是洛芬斯坦这个人物登场的时候,那是一个场面调度的例子,但它同时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我们会称之为电影的描述镜头,电影的描述段落。镜头是从一个教堂空间当中钉在十字架上的蒙难耶稣的场景开始,然后摄影机下降,整个划过这个受难者的雕像之后落到雕像脚下的德皇和德后的画像上,然后继续向下拉,我们看到了一个一尘不染的,铺着雪白的床单的,非常整齐的床,然后摄影机开始摇移,摇过具有极强装饰性的,带有贵族色彩的,带有历史感的梳妆镜,再往后摇过一个长长的长桌,长桌上一丝不苟的、井然有序的安放着德国军官的各种配饰,然后镜头再摇过去,我们看到一个类似于勤务兵,类似于佣人的人正在小心翼翼地侍弄一双白手套,它用这样的一个空间使得洛芬斯坦这个人物还没有出场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极强的铺陈和烘托,我们会引申出来的所有的问题,关于这个人物,关于这个人物的性格,关于故事情境,关于贵族社会,关于战争,其实都在这样的一个铺陈当中被展示,因为它是一个不和谐音。

接下来很有意思的是,镜头中再一次出现这个勤务兵,他先报告说,白手套是两只左手,这是让·雷诺阿非常擅长使用的细节和反讽,用现在流行说法叫“反差萌”,就是白手套是一顺,然后接下来他倒了咖啡,然后他端着咖啡,摄影机跟拍他向桌前走,然后摄影机摇到咖啡的特写,一只手接过咖啡杯,沿着这只手向上摇,我们的主人公才出现在我们面前。当然他的造型形象非常引人注目,他带着一个颈托,脖子被固定住,这既赋予他一种非常刻板的和也是类型化的关于德国军官的想象,同时也引伸出后面对话当中的交代,就是战争几乎摧毁了他整个身体,摧毁了他的健康,也差不多毁灭了他全部的生活热情。

《大幻灭》作为电影史上的一个名片,作为电影史的时刻,其实它还包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电影,关于电影艺术,关于电影的可能性的一个议题,或者说它引发了这个议题,或者说它实践了这个议题,就是说什么是电影的故事,或者说什么是最电影化的故事,电影的戏剧性究竟是可能怎样地体现出来。通常人们会认为电影的戏剧性就是那些非常戏剧化的事件,或者说非常外在的冲突,或者说非常可能构成奇观的那样的东西出现,而这部电影非常成功地向我们展现了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于越狱的故事,它不是动作片,可是它仍然非常迷人。

这个影片最重要的迷人之处是通过那种不动声色的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的身体语言,摄影机运动,也就是场面调度所表现出来的人物之间的微妙的关系模式。

一个热爱电影的观众可能会在整个电影当中获得一种非常会心的体验,因为所有的东西不是直白地、百分之百地、过度地被表达,而整个的故事既有那种非常充分的迷人的一面,又有像所谓海上的冰山露出一角的那种方式去表现。

这个故事包含了两个大的段落。第一个大的段落是第一个战俘营挖隧道越狱的段落,第二个段落是他们作为顽冥不化、屡教不改、最恶劣的囚犯被囚禁在一个12到14世纪的一个巨石城堡,一个不可逃脱的空间当中,并且最终成功越狱的故事。

它引发了作为电影史的一个重要的时刻或者对于电影艺术、电影叙述可能的两种脉络的展示,就是当声音出现的时候,当伟大的哑巴开口说话的时候(1927年《爵士歌王》这部电影,默片电影的胶片上第一次出现了声轨),曾经有过一个巨大的论争,有过两种美学倾向,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是电影史的一个灾难性的时刻,就是未来的有声电影究竟更接近于小说还是更接近于戏剧。事实上,好莱坞和商业电影的选择是戏剧化。而也正是法国诗意电影和我们即将讨论的布列松的《乡村牧师日记》向我们展示了电影这种视听艺术和19世纪成熟的小说艺术之间的叙事情缘性。一种使用文学式的叙事如何能够构造一种优美的电影和优美的电影故事,所以在《大幻灭》当中,这种把电影的戏剧性不仅建筑在外在情节之上而且建筑在对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内心的把握之上,是成为这部电影作为电影史名篇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

当《大幻灭》拍摄完成,开始投放电影市场的时候,大大地激怒了当时的纳粹的第三帝国,它被纳粹德国的宣传部长戈培尔,这个二战当中最著名的战争狂人,宣布为禁片,让·雷诺阿成了德国的公敌。但是对我来说更有趣的电影史的花絮是,这部影片的原版拷贝曾经被纳粹德国掠走并且试图销毁和封存,但是当苏联红军攻克柏林的时候,他们重新获得了这部影片的原版拷贝并且把它带回了苏联。我第一次听说一部电影可以作为如此珍贵的战利品,被人们去获得,被人们去保护,所以直到90年代苏联解体之后,法国电影界才惊喜地知道这部电影的原版拷贝是存在的,它曾经存在在苏联的电影资料馆和电影博物馆当中。

这个故事是一个花絮,好像也是一个很有启示性的或者很有预示性的故事。我们经常以为电影是杂耍,电影是娱乐,电影是一次过的,我经常开玩笑的说:今年的流行就是明年的经典,就是后年的怀旧,到第四年的时候你就不会记得这部影片,但是就像《大幻灭》这样的影片和很多优秀的影片,它其实是会作为最宝贵、最有价值的历史财富继续留存下去的。

所以我也一直想跟大家分享或者会持续地在这个讨论的过程当中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如何去意识到电影是在多重坐标多重定位之下的,电影作为艺术,电影作为文化,电影作为社会的风情史,电影作为社会历史的民族志,电影作为美的创造或者电影作为心灵的勾勒,当然,电影可以作为娱乐、作为杂耍,其实电影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可能。而这部电影非常遥远,对于我来说也是父辈们的电影,却似乎成为这样的一个有趣的例子。

词典:

1.俄国形式主义

1915至1930在俄国盛行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反对俄国革命前处理叙述材料的传统方式,转而重视艺术语言形式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在于它的文学性,而文学性存在于形式之中。这里的形式主要指语言形式。

2.画外音

画外音指影片中声音的画外运用,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而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旁白、独白、解说是画外音的主要形式。

 5 ) 让.雷诺阿

可能是影史最好的3部或者4部电影之一。/本片着重描绘军官阶层,当时一战,老牌贵族骑士做派的精神还没有消散。虽然立场不同,但都是军人或者贵族,所以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都给战较为人道的待遇。对比起后来以二战为代表的历次战争逐渐偏向于无限制屠杀和和虐待战俘或平民,这也就正是“大幻影”的意义。/茨威格的话:《大幻影》记录了欧洲文明最后一丝曙光。在人类千百年遗留文明的驱动下,所有阶级或体制的分界,和这场冗长的战争一样,只是一场大幻影。/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一部最重要的作品。影片制作期间,法西斯已在西班牙夺得政权,二战迫在眉睫,雷诺阿在影片中倾注了对战争的诸多思考。一战期间,雷诺阿参加了法国军队服役于阿尔卑斯山猎步兵,负伤后经过调整加入了C64航空中队,一次他驾驶科德隆飞机遇险,著名的空军驾驶员(后来成为将军)潘沙尔pinsard军士为他解了难,这段经历对他影响至深,潘沙尔将军7次死里逃生,军旅生涯颇具传奇色彩,后来在一次空战中雷诺阿的飞机在德国上空被击落,被关在战俘营里直至一战结束。查尔斯·斯派克根据雷诺阿的叙述,以潘沙尔的经历,构思出关于战争、爱国主义、人性的电影剧本,潘沙尔将军就是马雷夏尔的原型。影片的主旨是战争&人的天性,还幻想新的战争不可能再发生吗?直译就是伟大的幻想。/《大幻影》跳脱出了传统战争类型片的限制,片中没有狂轰滥炸的场景,战场景象也几乎在观众视野内消失不见,雷诺阿通过独特的手法巧妙地在片中传达了他对于人之间的人道主义关怀的崇高信念,展现了社会阶级&文化阶层的关系“如果一个法国农夫&一个法国金融家在同张餐桌上共享晚餐,那么这两位法国人只会面面相觑;如果&这个法国农夫用餐的是一个中国农民,那他们之间将会有不少共同话题”雷诺阿写道。战争使3名背景性格大相径庭的法国人置于德军严加看管的战俘营中,展现了人和人在封闭环境中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让·加本扮演的迈克虽缺乏教育但可靠正直,战前是一名工人;皮埃尔·弗雷奈扮演的法国贵族波迪奥,戴着白手套&高傲的单边眼镜从另一个营地来到了13世纪哥特式的战俘营里,施特罗海姆带着他们三好像在迎接很尊贵客人来自家做客似的,这么大房间我一个人住吗?哈哈前半部分真喜剧;埃里克.冯.施特罗海姆stroheim 扮演的德军监狱长罗芬斯坦,全身上下都是战争的痕迹,钢筋铁板植入身体,整个人也僵硬地像台机器,邀请了刚被他击落的法国军官波迪奥共进午餐。最初因犹太身份遭到他人排挤的罗森塔尔也逐渐用自己的慷慨&宽容赢得了尊重,母亲开银行的富二代“大家都说我们很小气”。波迪奥为了掩护迈克&罗森塔尔逃跑,争取时间,不惜故意自爆吸引德军监狱25个守卫火力,逼迫监狱长施特罗海姆向自己拔枪开火,“原来胃里有一颗子弹这么难受——我是对准你的脚开枪的——不怪你,离得这么远,我又在跑——不,我真是个笨蛋——不管是德国还是法国,任务还是任务(这句话后来的士兵也有重复)”对话太温柔了,虽然在呈现贵族绅士的人文关怀,但会不会有点过于做作了?波迪奥死后施特罗海姆为他剪下在他堡垒般的房间中小心翼翼呵护着的一株天竺葵。两人逃跑路上还因为脚扭了的琐事拌嘴吵起来,故意掉头走掉又回来,闹的小脾气,最后露宿一位艾尔莎的德国寡妇家中,寡妇为两个越狱军人提供了饮食和庇护,治疗了脚伤,而她所庇护这些人的同乡却在凡尔登刚杀死她的丈夫,两人给寡妇的的女儿做了耶稣的小玩偶,点起蜡烛和留声机,共度圣诞节,高大的迈克和寡妇一夜春宵后离开,答应战后再回来,孤独的寡妇说“听到你在家里的脚步声就好开心”,和之前法国人因为战争时间太长坐牢太孤独了,看守给他送了两根烟&一个口琴,也提到了孤独。两人重新上路,到了中立国的瑞士雪山,“边境线是人组成的不是自然”德国士兵也放下了枪“不要开枪他们在瑞士”。/摄影机在狭窄的场景中游移,将琐碎细节一一展现,正如他自己在描述电影前个战俘营里第1餐时写道“摄影机连续不断地捕捉场景中的各处细节,并将它们有序串联起来,最终构建成一个全面的整体”相较于把琐碎细节独立展示而言,雷诺阿这种手法大大强化了观众对画面整体的连贯性想象&构建,这流畅的视觉构造归功于雷诺阿的侄子兼《大幻影》摄影师克劳德,用雷诺阿的话形容就是“像鳗鱼一般顺滑”。

 6 ) 致一切终将消逝的幻觉

终于如愿以偿在资料馆里再看了一遍雷诺阿的《大幻灭》,这部伟大的影片,整个过程我多次想要站起来大声叫好。
实在是因为喜欢,所以在决定写影评的时候还是会有忐忑:因为担心自己的理解会误导一些人,从而降低了这部影片的艺术性。所以不管我写成怎样,也仅能作为我个人对影片的理解,而非影片本身的艺术性。
大幻灭一直被定义为伟大的越狱片,不管是意味着希望或是摆脱束缚,这无疑都算是对大幻灭最错误的一个定义,真正意义上它是一部战争片,尽管它并没有涉及到任何的战争镜头,而其正是影片的伟大之处之一。而另外一个伟大之处在于,影片以符号化的故事迫使人去参与影片的思考,而非代入故事产生同感进而产生同情的戏剧效果。我们都认为新浪潮的兴起,才是影片迫使观众思考的开始,然而早在1937年,雷诺阿已经做到了这一点。而接下来,我就符号来解读一下大幻灭里的内容。
通常我们看到的战争片都是战火纷飞,或是战争之下所暴露出来的种种人性——我当然不否定这其中曾经出现过很不错的片子,但雷诺阿却两个都不去讲,而是巧妙地通过一座监狱两个阵地去表现战争环境下人的生存本能以及战争给这些人所带来的相同的伤害。也许很多人以为,越狱所意味着的是希望,例如布列松的《最后逃生》和弗兰克的《肖申克的救赎》。这些影片无疑更偏向于励志而缺少了一种反思,大幻灭所做的恰恰和他们相反,因为其彻头彻尾是一个悲剧,一个战争的悲剧。
希望的悲剧。一个是监狱里的世界,一个是监狱外的世界,一墙之隔似乎意味可以不同,至少那些俘虏是这样认为的。也许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这些被禁锢的人,外面自由的世界才是他们的希望——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外面的世界未必就是自由的世界,因为战争还在继续。所以这点未免断章取义。我们可以从狱中烧书以及狱友为吃的大费周章等等细节可以看出,当一个人真正面临绝境时所仅剩下的便是面包——生存本能,而非希望。这个时候,什么人文的东西变得不重要了,只要能活。我们看到在14号监狱里,刚进来时俄罗斯狱友在路上一直说的13世纪、14世纪的建筑,也许大家不会注意到,或者是注意到了也只是把这两个时间段当做中世纪统治从而转移到禁锢主题上——然而这仅仅是为了展现除了他之外,再没有人关心人文的东西了。所以,当看到一群俄罗斯俘虏烧掉沙皇寄来的书(他们以为这一箱是吃的呢)的时候,他是多么的痛心——战争所给予人的正是这般的阵痛。监狱里的人幻想外面的美好想出去,监狱外的人想躲避参与战争而想进来当俘虏…这不正是卡夫卡的《城堡》吗?也许读懂了卡夫卡,才能真正了解雷诺阿所想表现的这种希望的悲剧吧。而这些悲剧无疑都是战争一手造成的。
战争是滑稽的,就像一个男人穿上女人的服装一样。这个男扮女装表演的情节看似只是无心插柳,然而当一个演员厌恶的喊出台词“滑稽!滑稽!”的时候,我们理解到导演的意图了。没错,战争就是这么滑稽荒诞的产物,别人拿它取乐,然而却完全违反了人性。在男扮女装表演这场戏中有一段说法军收复失地全场俘虏唱马赛曲的场景,这场戏每次看都热泪盈眶,不是因为他们爱国,而是对于他们深陷历史而全然不知的命运感到悲伤。打来打去,占领、被收复、占领、被收复…如此反复,犹如孩子游戏般,正如马沙利说的那句,在外面小孩子像士兵在里面士兵像孩子。这里面的是充满希望的轮回的悲剧。我们且不说影片预言般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单说其在对战争所给予人空幻的希望的描述上的笔墨,第一笔是越狱的重复——一群俘虏,每个人都有好几次越狱的历史,我们在感觉到可笑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不过是一次次空想的希望让他们去重复做这些呢?也许狱中要比外面更好;第二笔是德军青年的重复——我觉得最为震撼的是当马沙利和犹太人逃到德国女人家里那夜,一个充满朝气与期待的年轻德国士兵敲开了女人的窗子问路,他说了一句在影片中重复了很多次的话语:这是责任。我们由于误解常常把尼采与法西斯挂钩起来,但其实这种种族优越以及秩序性完全是胡扯,尼采的本质是虚无,从来没有过希望。第三笔是爱的重复——德国女人与马沙利的爱和德国女人与丈夫的爱有什么不同吗?马沙利在回答犹太人的“你爱她吗”的问题时,只说了一句“可能吧”,因为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无法确定的命运。虽然他也一腔热血的说回去后要继续投入战斗,战争结束后回来找她,但是我们都能预知到他的命运:战死沙场。都是战争酿造了离别的悲剧。爱给了人希望,同时给了人绝望。
正如影片名字一样:大幻灭。一切东西,包括希望和悲剧,都不过是一个幻影而已,然而这却正是存在的可悲之处。尼采说希望通过战争来重估价值,正如人类通过战争与反战争去获得希望一样,价值无法重估,人最终都陷入历史当中。正如玻狄奥与城堡监狱长的对话那样:玻狄奥说,我们最好的结局是战死。而监狱长说,我错过了这样的机会。战争环境下所塑造的人只能适应于战时而不适应于任何其他时候,这是多么违反人性的事情阿。而有趣的是,影片里提到了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让一些中产阶级甚至平民走上了军官的道路,这些人与传统的职业军官是出身不同的,所以监狱长才那么自信的听取玻狄奥的话。这是价值重估的结果吗?人从不平等到平等似乎正是价值重估的结果,然而从平等到不平等也正在发生,这样轮回的宿命感,难道不才是真正的悲剧吗?重估价值只不过是利益偏向的一个开战借口罢了。
既然人生是如此悲剧,人最开心的只能是未出生和死亡,是否就该像叔本华说的那样去自杀呢?然而雷诺阿并不是想要表现这样的价值观,他在阐述了战争的滑稽与荒诞之后,给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马沙利逃到瑞士边境的长镜头,似乎是一种无尽的希望同时掺杂着无休的绝望。然而这一切的情绪都只是为了战争荒诞去服务:没错,战争是虚无的产物,战争只能暴露我们的虚无和令我们更虚无。我们无法从战争中攫取到任何东西,然而人类恰恰需要灾难去呈现人性,所以当没有灾难的时候他们就制造出灾难然后去克服——真令人感动呵。
另外,再说一下雷诺阿的教科书式的镜头,我们发现许多人物在框里和狭小空间里的镜头。这些存在着人物处在困境的意味,而同时狭小空间与开阔空间的镜头对比,给人造成一种震撼感。但不得不说的是,一部好影片首先在于其内容好,形式只为内容服务,这是近来观影的最深感受。
晚了,去睡了。

 短评

8/10。雷诺阿用滑稽的表演气氛传达战争的人性扭曲,法国战俘被迫扮演女性走上歌剧舞台,庆祝德国占领城堡,演出进行时得知法军收复失地,镜头从一个个摘掉假发的战俘拍起,所有战俘起身高唱国歌,一刻不停地摇向舞台左侧的德国军官,最后摇回观众席,但关几天禁闭后报上刊登城堡失守,毫无变化的战争终究是荒唐的演出。大革命的思想遗产(自由)根植于法国人热爱幻想的头脑,他们兴致勃勃地在营里种蒲公英、恶作剧般吹起笛子,同时国族、阶级的融合显示出幻影之感,马夏尔和英国战俘的讲话对牛弹琴使得挖好的隧道无用武之地,监狱里大家看见走出来女装,立刻因欲望而沉默,知识不如女人,因此俄国皇室送来慰问的书籍才令人嫌弃,德国司令只需一位贵族的保证就无需搜查违规物品,可法国贵族照样逃跑,礼仪秩序分崩离析,阶级界限像瑞士国境一样难以跨越。

7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让·雷诺阿说:“促使我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我对大多数战争题材的影片的处理方式感到气愤。……战争、英雄主义、军人姿态、法国大兵,可怜的俗套何其多……”。而他却只是提取极其平凡的越狱事件来表现战争,并确信“题材越平常,创作空间越大”。这是他一直坚持的现实主义创作理念。

11分钟前
  • Vini_Kazma
  • 推荐

神作。如果世上真有爱国主义,它应当如影片中的法国人一样、当如那位德国军官。战争实在是太长了,它不该开始、早该结束。小女孩实在是太漂亮了,丈夫、兄弟都死于战争的妈妈也太可怜了。在这部电影中,人仍保持着最后的尊严,他们体面,隶属于不同的阶层有各自的执着偏见。但他们仍可以互相理解。

12分钟前
  • xīn
  • 力荐

虽然电影的背景设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但该片制作和上映的时机却刚好在德国纳粹党越来越强大,另一场全球战争迫在眉睫之际,可以看到这部电影是雷诺阿试图让人们远离正在受到的极端主义影响的努力。整部片子充满了人文关怀,不只是法国士兵,就连德国士兵也受到尊重。每个角色,无论是法国人还是德国人,都被战争困住了躯体和精神。即使是像劳芬斯坦这样的高级官员也会觉得自己被困在幽闭恐怖的房间里。他们都与外界隔绝,他们想要自由,但一旦获得“自由”,又开始担心自己是否准备好迎接外面等待他们的一切。时代的变化也是这部片子里的一个重要元素。由于战争而与外界隔绝的男性们听到女性开始留短发时所表现出来的惊讶,印证了妇女在争取平等上所取得的进步。从法德高级军官的谈话中也可以看出,阶级区分开始被扭曲,全民平等的时代即将到来。

13分钟前
  • 高詩遠
  • 还行

最大特点:暧昧性、含混性。具体包括:景深镜头使环境与人物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景深镜头提供了多重表演区;多重国家、阶级、种族、性别等人物关系及彼此间的界限,四种语言的混用,含混模糊的道德立场等。“天下大同”梦想的“幻灭”,片中的具象表现,便是法国军官死去时,德国军官剪下的那只花。

16分钟前
  • 小千
  • 推荐

这是一部讲述“昨日的世界”战争的电影,那种春秋义气让人怀念。二战改变了战争的涵义;其实我们不该这么强调盟军的正义性。逃出敌营远眺白雪皑皑的乡村,后方失去亲人的少妇,这个原型故事也早在我潜意识中了。影片中所存在的阶级感,贵族感,是如今再也不见的了。

18分钟前
  • Jacques
  • 力荐

远离战场的视角下,越是生活化的叙述,越是反衬战争的虚无:德法将领惺惺相惜、寡妇与逃犯间恋恋不舍、巡逻队对越境二人手下留情,对比之间模糊了敌对的界限,好似幻影偌大一片。

21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准四星吧,我对雷诺阿是真的无感啊。不过后半段比前半段吸引我一些,以及画面很漂亮。

24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B】片子有着很强的人文关怀,只是前半段对于我这么个脸盲症看的太痛苦了

27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让·雷诺阿代表作,越狱片鼻祖。1.逃狱为辅,主线是反战,片名一语双关,既可指荒诞而无情的战争,又似对消逝的欧洲骑士精神与人道主义的追思;2.法德兵士及跨阶级的友好和谐,温情脉脉,诗意绵绵;3.雷诺阿的景深长镜与场面调度,Stroheim的精湛表演;4.男扮女装,口琴,天竺葵,雪中瑞士。(8.5/10)

2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近乎孩童般的天真烂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文关怀。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是《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前传或者打开它的钥匙,但就如茨威格笔下的欧洲黄金时代,历史与这部电影都离我实在太过久远了。

32分钟前
  • Aloysha
  • 还行

“边界是人的概念,大自然才不理会”,国籍、种族、社会地位,最后都是幻影,只有硝烟中跨越敌我阵营的,咳,爱意永恒。一而再三地越狱,有唱马塞曲的时刻,有你是贵族我是平民的嫌隙,但是人与人之间有基于同理心的理解怜悯。战争总有结束的一天。几位主演都把各自的腔调拿捏得刚好,气氛奇佳

36分钟前
  • 小斑
  • 力荐

4.5 修复版重看。M. Gustave说屠宰场尚有人性之光,便是他们吧。越是日常可爱烟火气足,越是反衬得战争多么愚蠢无必要,可惜这道幻影终究暗下去变作浓烟,要脆弱美好的东西尽皆灰败,要骑士雪白的手套染上尘埃。

39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打完飞机敌友一道吃牛排,伪娘表演突发爱国马赛曲;女沙皇福利遭遇焚书抗议,拉仇恨逃亡古堡竖笛贵族情谊;看着过于空旷的大桌子想念男人的脚步声,“真希望这是最后一场战争啊。”“la grande illusion”

40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地道,女装,杜奥蒙,品达,天竺葵,笛子,奶牛,雪野……标准收藏DVD天字第一号,影片一度失传,胶片孤本后在苏联档案处被发现,六零年代中期通过与图卢兹电影馆文化遗产互换才得以回到祖国。冯·施特罗海姆的造型做派非常抢戏,以至于此片在IMDB和伊伯特伟大电影上的题图都是此公端咖啡看战俘名单那个镜头。不过这个“贵族血统惺惺相惜&勇士荣死于战场”的主题,由于战俘营的生活被雷诺阿叙述的过于舒适欢快甚至诗意同时又回避一切暴力使之发生在画外而感染效果有所减损。如以两年后二战爆发法国速败的历史视角去回眸本片的反战立场,你甚至可以怀疑它某种程度误导了法国人对德国的正确认知——雷诺阿陷入到一厢情愿自我编织的德意志大幻影。

43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茨威格说,1914开始的这场战争,人们不知道要从现实中得到什么,它只是为一种幻想效劳,即,梦想建立一个更美好,正义与和平的世界。

45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一战是没有正邪之分的战争,军人们只有命令在身而没有国家仇恨,让·雷诺阿以此入手拍出了极为独特的完美作品,没有了常见的苦大仇深,却换来了惊人的幽默感和精彩的人物刻画,这些无不令人动容,其中越狱一幕构思巧妙,燃了,可惜了在残酷二战的节骨眼上,这种种也都只是一场“大幻影”。

48分钟前
  • TWY
  • 力荐

应该是第一部越狱电影,题材和概念先于1960雅克贝克(也是本片副导演)《洞》。此片铺设一战中真挚的人情温暖,始终在一种轻松诙谐乃至荒诞的氛围下进行,对战争的抨击尤为深刻。这里法德双方都没有坏人,在越是热情洋溢的监狱生活中,战争越显得双方徒劳无益、虚无缥缈,阶级团结比之国家更为重要,满是导演诗意的不屑与自在。“战争、英雄主义、军人姿态、法国大兵,可怜的俗套何其多……(让雷诺阿)”。所以贵族传统和爱国主义是颇受质疑的,在战乱中所有人都无法把握自身命运,或者随波逐流,或者坦然死去。我很惊艳那些戛然而止的停顿镜头,恰在每个叙事段位欲止未止之时,犹有后来新浪潮风格的调皮。8.7

50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年度五佳没得说。让·雷诺阿在这部电影里描述的所有人物关系都是战争的反面,这是它作为一部战争片/越狱片最非同寻常的地方。与此同时里面还暗含了种族(犹太人)和阶级(贵族)在一个时代中的处境,同时又是那么幽默动人。中立国瑞士作结尾,绝对是神一般的想法!两年之后,欧陆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54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旧时代的骑士精神,同脚下的世界一同坠入深渊。他们身无一物,如此孤独。人们爱的东西总是那么脆弱,在战争的风雨中再也找不见彼此。

58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