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

战争片大陆2020

主演:张译,吴京,李九霄,魏晨,邓超,欧豪,邱天,周思羽,刘显达,石昊正

导演:管虎,郭帆,路阳

播放地址

 剧照

金刚川 剧照 NO.1金刚川 剧照 NO.2金刚川 剧照 NO.3金刚川 剧照 NO.4金刚川 剧照 NO.5金刚川 剧照 NO.6金刚川 剧照 NO.13金刚川 剧照 NO.14金刚川 剧照 NO.15金刚川 剧照 NO.16金刚川 剧照 NO.17金刚川 剧照 NO.18金刚川 剧照 NO.19金刚川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8 00:10

详细剧情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为在指定时间到达,向 金城前线投放更多战力,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装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以血肉 之躯一次次修补战火中的木桥。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在暗流涌动的金刚川上徐徐展开......

 长篇影评

 1 ) 莫名其妙

金刚川真的是我本年度看过最差的电影,在电影院里就昏昏欲睡,后来单位居然还发了票让我二刷,引起身心强烈不适。这电影的剧情首先就让我莫名其妙,我是有幸采访过几位抗美援朝的老兵的,他们离家参军的时候不过是十几岁的少年,家国情怀都很懵懂的年纪,你完全可以用他们的真实故事,以第一人称视角,去还原一段真实的抗美援朝历史。哪怕这是极其具有个人主义特色的,你也能看到战争年代的英雄们是多么艰辛不易。这个电影,说白了,从头到尾都是莫名其妙。视角零散,一个故事三个视角拍,你真把自己当吕克贝松用了吗?先把故事的结局扔出来,还能保证观影者已经被剧透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紧张感和兴奋感,我只能说他真的是一点没做到。bug到处都是,美国人的视角更是瞎jb搞。看完这个电影的时候去微博搜了一下,有个父亲出电影院的时候问儿子,看完电影有什么感想,孩子回答:是美国人放过了我们。真的想骂人,骂编剧,骂导演,甚至骂广电。这种粗制滥造的战争电影,甚至都不能把最基本的爱国主义情怀传递给观众,那就是一团乐色,没有也罢。

 2 ) 最佳的抗美援朝电影题材,是战俘碧潼奥运会!!!

不论金刚川,还是正在拍摄的长津湖,都不是最佳的抗美援朝电影题材。 他们的受众只能面向国内和华人,无法打动全球所有的人类, 能够走向世界的抗美援朝题材只有一个:碧潼战俘奥运会。 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品质,绝对会震撼世界。 这是一场比北京奥运会更加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体现了人类最高尚的情操、最博大的胸怀和最文明的人格。其中的人道主义普世价值,不但会让中国人自豪,更会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崇敬。

中国一直缺少世界级影响力的电影,而这个题材就是最佳突破口,如今天时地利人和皆具备,为何却没有人注意到它呢?

先回忆一下那段精彩的故事。 1952年11月15日,中国在朝鲜碧潼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当时有1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分别是美国,韩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土耳其,哥伦比亚,菲律宾,荷兰,比利时,墨西哥,希腊和波多黎各。 共进行了田径,球类,体操,拳击,摔跤,拔河等27个项目的比赛。 各国参与人员13107名,其中包含参赛选手500名,在历史12天。

而此时,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11月14日至11月25日)正打得激烈异常。 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俘虏了大量美国以及联合国军战俘。 到1952年,单在朝鲜平安北道碧潼郡的战俘营里,就已经有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土耳其等14国军队的战俘,共计13107名。

中国军队有着优待俘虏的传统,战俘营里没有血腥和镇压,反而是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是一个“没有铁丝网的战俘营”。 志愿军对所有战俘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不会因为是美国人而虐待他们,更不会因为是小国弱国而予以轻视,对任何种族歧视偏见坚决制止。 一位美国黑人俘虏说:“我有生以来,在战俘营中才第一次感到被人平等的看待。” 志愿军自己省吃俭用,好的留给他们带,待他们如兄弟一样。 为了照顾俘虏们的饮食习惯,还特地从国内运来了面包烤箱;对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俘虏,还从国内运来了活牛羊。

为了改善俘虏的精神生活,志愿军做了很多工作。 志愿军成立了战俘营文艺工作队,经常在战俘营巡回演出,歌舞,戏曲,音乐,魔术等文艺活动。还建立了战俘俱乐部、电影队、图书阅览室、墙报、板报、有线广播等。 志愿军还购置了大量的体育器械,战俘们也自制了一些。 他们共修建了82个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滑冰场等运动场地,战俘们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自由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组织各种友谊比赛,志愿军也和他们一起运动打球。 夏天,战俘们可以到鸭绿江游泳钓鱼,冬天可以在江面滑冰打冰球。在进行这些室外活动时,没有武装哨兵跟踪和监视,也没有战俘会逃跑。

1952年11月15日至27日,在战俘们的热烈请求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五团驻地碧潼盛大举行。

会场上挂着“运动会是通向友谊之路”“和平是人们共同的目标”等巨幅标语。 在音乐声中,运动员裁判员列队入场。运动员们手里举着和平鸽符号的旗帜,迈着整齐的步伐,一个方阵一个方阵的进入运动场。 美军战俘小威利斯·斯通手持火把跑步进入会场,绕场一周后把火把交给大会主席王央公。 王央公点燃了主席台上的火炬,奥林匹克五环旗在运动场上冉冉升起。

在战俘营,中美联社的资深记者,获得过普利策奖,绰号为“老爸”的弗兰克·诺尔有拍照的自由,而且照片还被传回了美联社。在他的后半生中,靠这些照片获得了巨额财富。 这些照片在世界上传播后,对新中国和志愿军的形象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意义,打破了美国宣传部门一直捏造的中国军队虐待俘虏的谎言。 在比赛中很多战俘非常高兴和感动。有战俘写道:“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在碧潼会有如此快乐的时光,我天天微笑着入梦,微笑着醒来。我感到我又回到幸福的世界了,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无限感激,我将永远记住他们是如何善待我们的。” 后来有84名战俘联名写了36封信,给美、英等国的新闻媒体和社会团体,呼吁和平,制止战争。

美国著名将军李奇微在朝鲜战争的回忆录上这样写道: “我们后来体会到,中国人是坚强而凶狠的斗士,他们常常不顾伤亡地发起攻击。但是,我们发现,较之朝鲜人他们是更加文明的敌人。有很多次他们同俘虏分享仅有的一点食物,对俘虏采取友善的态度。” 正所谓故国不以山溪之险,固民不以兵革之力。这支军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最骁勇善战的军队也是最善良的军队。 直到今天,美军的训练中教官还会经常提醒:“认真训练,不要心存侥幸,不是每个人都有好运气成为中国人的俘虏。” 战争结束后,21名美军战俘及一名英军战俘宣布拒绝遣返回国,而是选择到中国生活,在世界上引起轰动。


我自认为读书不算少,但直到今年年初,才发现在朝鲜战场上竟然有这么一段感人至深的历史。 这么完美的电影题材,怎么就没有人想到把它拍成电影呢?

现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化,以美国为首的“新联合军”已经形成,处处针对中国,战争未必不会打响。我们需要一部电影对美国发出警告,同时向世界人民表达中国的态度和心声,而这个故事就是最佳的载体。

来分析一下这个故事的特点:

(1)他展现了中国的态度和心声。 碧潼战俘奥运会在人类战争史上就是一个奇迹,世界上从来没有一支军队像中国这样善待俘虏。中国的所作所为,完全超出了世界所有人民的想象。而美国及其西方跟班,直到现在还经常发生虐杀俘虏的事情。 两相对比之下,世界人民将会感受到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心愿,体会到中华民族与人为善、厚德载物的高尚品质,也会真正理解为什么志愿军会有如此可怕的意志力。 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样的军队,才是真正的文明之师、无敌之军! 试问有谁能够战胜?

(2)他是中国政府对美国发出的强烈警告。 中国虽然热爱和平,但不是一只兔子;他是一头沉默的雄狮,文明而又凶狠。 如果来的是朋友,他会为你端上美酒;如果来的是敌人,他就会亮出獠牙。 这部电影就是在警告美国: 60多年前,一穷二白的中国能打败你俘虏你,今天强大起来的中国更能打败你第2次; 若是执意挑事,中国战俘营的大门将再次为你打开!

(3)他将在全球范围内提升中国形象。 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在世界上一直被西方妖魔化太久,这个真实历史改编的电影,将会破除谣言,为世界人民揭开真相。 破处真相最有力的宣传武器就是电影,因为电影的传播力最强。西方人民绝大多数对中国的印象都不好,他们被媒体洗脑,根本不了解中国。 但是这部电影将会给他们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冲击,既展现了中国军队强悍的战斗力,又体现了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文明素质,这是他们根本难以置信的,也是从未见过的。 而其中中国军人所展现出的善良品质和人道主义精神,无论是谁都会被深深的感动,从而扭转西方人们的偏见,对中国产生好奇,喜欢和钦佩。 他们将会真切的感受到,天安门上毛主席题写的那两句话的深刻含义。

(4)这部电影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 当今的中美对抗国际背景,决定了这部电影一经推出必定受到关注,此为天时; 同时2022年冬奥会又将在中国北京举办,此为地利; 后疫情时代中国形象的大幅度提升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此为人和。 完美的将战争、和平、运动、奥运等要素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人道主义普世价值,与世界每一个追求善良的人类心灵共鸣,这样的电影要是不拍,天理何在?

所以这部电影的定位,不仅仅是国内市场,更是面向全球。 就是拍给美国人看的,拍给世界人民看的。 我相信只要这部电影拍的合格,票房将会超越战狼2。 那些国内的导演们,还在等什么呢? 别让这个题材等待太久,还在世的抗美援朝老兵已经不多了。 快点行动起来吧!

 3 ) 离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还有多远?

《金刚川》注定是一部口碑两极分化的电影,正如人们对七十年前历史事件的不同解读。

倾向人性的观众想看太极旗飘扬。年轻热血的观众想看中国版的解放(苏)。左右分歧之大是很难调和的,如果非要取共同,可能就剩下线性传统叙事。

但金刚川不是线性叙事...

以我自己的审美标准,给予《金刚川》非常非常正面的评价。

(我没开玩笑,真的是非常好的评价,在说点啥都得先加上自己的标准,解释一大堆真tm累)

一、相对“高级”的电影审美

就个人趣味而言,金刚川的电影审美是很高级的。影片大胆采取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年轻观众第一印象肯定是拿《敦刻尔克》做对比。但金刚川影片的电影时空更封闭,跨度短,三段时间线是完全重叠的,可叙事视角差异很大,在电影美学上更接近嘎纳双大奖影片《大象》。

个大战争场面中的小人物视角的变换,对战争,对历史是很好的隐喻。个人的生死离别天塌地陷,对他人来说只是一声枪响,一道火光。美学可能不被大众接受,但是有美学的啊。

金刚川的叙事,在全球视野不算大创新,但对国产片而言则是非常前卫和大胆的尝试。考虑起影片的任务属性,敢这样尝试,真艺术家,真正体现出了团队的专业性和基本艺术追求。

当然,审美是一回事,大众是否接受是另一回事,短时间内能否呈现出来又是一回事儿。综合看这种美学也有“取巧”的嫌疑。算起来大象也已经20年前的老片了,普通观众给出的评分也没诺兰高。啥都不说了,诺兰牛逼( '▿ ' )...

我之所以一通猛夸,是因为比起我的xx或者xx大业这样的春晚电影,金刚川可就太太太太领先了。(其实都是一波人拍的,加起来累计票房也是几百亿的团队,仨月干出这么一个片子,就相当于10天修火神山医院,好不好的,反正也得修啊)

二、深浅适度,浅入深出

作为一部任务作业片,金刚川在影片的意识形态深浅上做得非常棒。(我是认真的!)

我们评价战争片,标准与“普世价值观”呈现挂靠关系。一档战争片无论哪国拍的基本都是讲反战,且不说《野战医院》,伊万的童年也有战争反思啊;二档战争片才全力刻画作战勇猛。其实和战争的历史定性是两个事儿。

作为命题作文,金刚川在主体气质完全符合最主流视野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不畏牺牲,以弱胜强”战斗精神,是一份绝对合格的主旋律作业。

影片很多小细节设置,也留下了能让人挖掘的点,只不过这些挖掘可深可浅。虽然大多数观众关注张译,但这次吴京的角色显然更有深度。吴京的形象有别于传统影视剧中的中国军人,显得更加自由散漫。一口京片子油腔滑调,打仗疯狂,烟瘾大,不遵守上下级规定,部队里面论师徒,这种角色设计不仅是李云龙式的,同样也是桂河大桥式的。

考虑到故事呈现出的角色形象,有历史基础的观众一定能联想到国军过来的解放战士。再想起吴京和张译的师徒关系,刘关张三结义的姓氏设计,人物内容是很丰富的,正经拍长片的话,文戏空间远比战狼和集结号宽阔。

个人最喜欢的是美军段落。

三国演义突出刘关张,那更得写虎牢关前吕布之勇。美军飞行员,特像美国战争片里的人物典型,让人想到出租车司机或现代启示录。作为被战争毁掉的硬汉,正面表现出过硬的战斗素养,也展现了信念的蹦颓,人物非是非常生动的。

吴京和希尔的对峙关系,两边文化差异,脑洞大点的观众可以自己去想他们之前的战争岁月,七八年前,双方没准还一起揍日本人呢,人类的战争可真疯狂啊。

至于俯冲射击是不是在玩儿中途岛或者虎虎虎,牛仔帽是不是奇爱博士,俩人决斗是不是巴顿将军,其实这些点更多是导演个人的电影趣味。当然牛仔帽趣味违背了观众的生活常识。

金刚川既宣扬了爱国主义,但同时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无论左右,充满血腥的电影视听语言至少展现了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战争是会死人的,战争带来毁灭。和平生活的宝贵,恰恰是因为牺牲的痛苦悲壮。有悲才能有壮啊。

(对个人的审美趣味来说,故事里面没有“政委”,也没有特别苍白的政治动员口号,却并不影响事实上用血肉铸造的"爱国主义",对这部电影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三、最大的遗憾:第一段落文戏偏弱

在认同现有故事结构的前提下,第1段落缺文戏。

目前看因为没交代好金城战役“最后一战”的前提,后面的全员牺牲意义也被衰弱了。第一段落开始如果稍微轻松点,可以借用邓超的军官角色,交代下终于要停战了,三年总算打完了,最后一哆嗦该回家娶媳妇建设祖国去。总之值得为战的肯定是和平与爱,为了“军功章”的设计缺少人味了。(不知道是不是命题作文的硬性要求,或者怕太不严肃)。毕竟是抗美援朝,战争片里得有平民,朝鲜老人小孩参与一下多好。

其实我觉得第1段落中文戏完全可以一分为2,最开始是喜剧桥段,比如桥没修好的时候来个朝鲜大妈(或者于谦大爷)带着个孙子孤儿,直接认邓超认错人叫爸爸之类。

目前女话务员背后的情感隐线是有设计的,但太仓促,没有突出重点。如果影片把女话务员的我知道老乡的名字单独做一个单元。用最后幸存的战士的视角说,其实我大哥他一直想弄清那女孩叫什么,最后大家都死了,但是这个哥们知道了那个女孩叫什么,第2段落就是难得的一点柔情。

这样美国飞机来了就是观众习惯性的危机降临。高炮的段落就是大高潮决战和牺牲。虽然是分成4段拍的,但是还是符合了一般观众的观影情感规律,每段侧重是不同的。一段只讲一组角色,其他人不要有名字,不要有具体的特写。现在的版本第1段太全,导致观众看第3段的时候就会问为啥又来一遍。

片尾有点裂,最后桥的段落,抗洪式修桥可以放在片头,毕竟最后的高点在牺牲和继续牺牲。最后画符落在唯一活下来的受伤战士,其他人前赴后继就可以了。

至于结尾雕像和老兵采访风格也很跳,破坏了整体电影的统一气质。不是说老兵采访不好,送遗骨回家和采访感人,但和中间奇怪的动画不匹配。

也许补上牺牲角色的生活细节,比如话务员和老乡到底是不是情侣,沾血照片(哪年拍的)和参战前的约定之类,可能对一般观众而言叙事信息交代的更完整。

但说到底,电影这个玩意儿是导演的作品,得尊重导演的风格,客观说高炮段落体现出了导演的真实水准还是很硬的。

四、赶工与取巧,金刚川与普通观众有多远

好多人问在这疯狂吹图啥。其实只看影片的整体效果,我会给一个“还不错”的评价。

但考虑到整个项目仅有三个月的神奇周期,命题作文的绝顶压力,其他主旋律都搞成春晚小品的现状。金刚川能有这样的电影感,这部电影简直炫酷劲爆吊炸天了。

但真正评价电影好看不好看的只能是普通关注,金刚川离普通观众还是有点远。

2020年,大家戴着口罩,周末聚集于电影院,多想看一部正常叙事的传统故事片啊。其实素材是现成的,守桥炸桥夺桥,有一大批好看的战争片儿,南斯拉夫的《桥》《桂河大桥》或《遥远的桥》,甚至《拯救大兵瑞恩》里面的那座小桥。不讨论意识形态问题,来一个简单直给的《战狼》或《红海》式的故事该多好啊。

所以虽然我个人很喜欢,但我完全能理解很多人不喜欢。只要是讨论电影内容,喜欢不喜欢都是很主观的。(热衷于开批斗会和抓汉奸的,那不是电影领域的事)

朝鲜战争过去70年了,说起中美贸易战,电影产业没准是贸易逆差最大的产业了。但愿明年的主旋律档期,能多来几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叙事的电影吧。拼盘儿电影儿一点儿都不先进,根本上不了台面。

其实喜闻乐见的电影我们也有啊,样板戏就不说了,高山下的花环也感人啊。为啥现在只剩拼盘儿了呢?

有点惆怅,不禁让人想起了老艺术家赵丹先生的谢幕赠言......

 4 ) 个人觉得,其实瑕疵挺大

没有最后的人桥和迎烈士遗骸归国我可能只给这电影4-5分。

我不排斥影视具有一定艺术化或者夸张的部分,但是要合理。即情绪需要到达具备艺术化的点。打个比方,最后的人桥其实并没有给我感觉突兀,但是张译的单手单脚干掉敌机,给我看吐了。

首先,这部电影运用多线叙事的方法描写战场,其实很难不令人联想到敦刻尔克。但在我的理解里,其实这类战争片更多的是表现群像而不是突出个体,而敦刻尔克更近一步,他将战场上的同一空间进行分割,通过不同的视角重组故事,最后再将全貌展现。而金刚川则从一开始就将整个战场的全貌展开了,这就导致了其实作为多线叙事的可操作性变得极低。看过影片的都知道,金刚川的整个故事其实第一部分已经说完了,第二部分从美军角度说一遍,还有一些新鲜感,等到第三部分单从叙事的角度已经没有必要了。所以只好强行将张译的“张飞线”做扩张。

说到张译所饰演的张飞,这是我认为影片最大的一个败笔。因为作为群像电影,最忌讳的其实就是凸显某个人的重要性,可以一起重要,但是一旦将某个人突出,就非常像战狼复刻。我并不是不喜欢战狼,只是金刚川作为抗美援朝纪念电影,明显应该是群像为主,无论是全片最高职位是连长还是最后艺术表达的人桥,都突出了“战士”而非“英雄”。但是张译身上投放的笔墨太多了。从和班长更换了位置,到发现班长留下的空弹壳墓碑,到怀疑班长被炸不管不顾的跑过开阔地,到发现班长死后以身做饵,到最后只剩一手一腿击落敌机。这一整个过程像极了“一个英雄的诞生”。这与金刚川整部电影的主题在我看来格格不入的,全片首位再说“每个人”,但独独到了这里,变成了“一个人”。并且还是非常像神的一个人。

其实导致这部电影这么粗糙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我看来是制作周期,三个月的制作周期在我看来根本不是电影工业的进步。能以制作周期短而成名的那些电影,大部分是因为成本和预算的制衡,且包含大量室内场景,又或者剧本的设计包含大量长镜头。但金刚川从8月宣布开拍到10月上映的整个过程,在我看来,像极的“赶作业”。如此心态下的成片怎么可能没有缺陷。

好了,废话了这么多不足,其实还是有优点的。比如吴京的这次出演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之前战狼式的角色模式。张译的演技用热评的一句话就是“谁用谁爽,一直用一直爽。”最后的人桥确实有些震撼到我。以及片尾的真实画面也很有深刻意义。其实我觉得要唤起我们的民族情怀其实很简单,实在不需要这种单手单脚的神仙来击落敌机。这与手撕鬼子有什么区别呢。

 5 ) 如何建一座打不垮的生命之桥

“我们在这场战斗中没有上刺刀,也没有亲手打死敌人,可是我们知道我们工作的意义:保证了战斗的胜利。”这是“工兵英雄”张振智曾说的话。作为志愿军工兵第3团3营9连连长,他是当年抢修并保护金刚川岩里桥的实际指挥者。

整个金城战役期间,敌人在金刚川岩里桥附近共投下近千枚航空炸弹,并发射了2500多发榴弹,但这座桥一次次浴火重生,成了打不垮、炸不烂的英雄之桥,电影《金刚川》以此为故事原型,可谓独具慧眼。

在战争电影史上,工程兵题材的影片较罕见。工程兵是“陆军的先锋”,是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国已将工程兵列为特种兵),但与其他兵种比,工程兵较难用电影呈现,原因有三:

其一,工程兵较少与敌军正面接战,没有对手,观众会觉得“不紧张”“节奏慢”。

其二,工程兵靠集体,个人作用不突出,不易呈现英雄主义,而英雄主义是战争剧最吸引人的地方。

其三,工程完成了,只能被动防守,让一些观众感到“不解气”。

面对种种艰难,《金刚川》却能催人泪下,体现出“战壕真实派”的力量。

图为志愿军工兵部队积极抢修公路,桥梁,保证了汽车运输。..

要司令部真实,还是要战壕真实

战壕真实派”是前苏联的一个文学流派,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为始,中国观众较熟悉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便是“战壕真实派”代表作。

“战壕真实派”是相对于“司令部真实派”而言。

在《一个人的遭遇》前,前苏联军事小说以塑造大英雄为主,他们充满理想、高屋建瓴,通过卓越的指挥,带领战士们取得胜利。比如《铁流》《青年近卫军》等。可在现实社会中,这样智勇双全的大英雄是绝对少数,导致“司令部真实派”塑造的人物彼此雷同,战争片成了英雄片,且这些英雄的区别只在事迹上不同。

《金刚川》则选择了“战壕真实派”的表达路径:表现普通人,只写一次或几次小规模战斗,战斗时间短,战场集中在很小的地域中。

张译在《金刚川》中的表演,确实不错

“聚焦后,更易写出人性厚度——英雄也会恐惧、彷徨、消沉,也有各种弱点,英雄不是先天的,而是成长的结果,这意味着另一场更艰难的战争——战胜自我。“战壕真实派”的魅力,正来自外部战争与心灵战争间的共振。

没想过当英雄的人,却成了英雄

正是沿着“战壕真实派”的理论,《金刚川》的几位主角都是标准的普通人。他们的理想并不宏大,驱动他们作战的主要动力不是当英雄,而是责任感(减少前方牺牲),以及对和平的渴望(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中最后一场战役)。

主角之一关磊(吴京饰)性格豪迈,却有些粗疏,因在战场吸烟,从连长被降为班长。他喜欢逞英雄、耍个性,所以上级对他不放心,战前把他调到隐蔽炮位上,远离一线。关磊好面子、脾气急躁、有时看不起人,这构成了他的性格缺陷,果然因开炮过猛,弹药耗尽而牺牲。

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有三个连队以钢铁般意志面对严寒,整建制被冻死在阵地上。图为抗美援朝时期国内的游行示威队伍。

另一主角张飞(张译饰)战前处境尴尬——关磊曾是他的上级,又曾是他的高射炮师傅,现在却成了他的下级。张飞管不住关磊,又不能违抗上级命令,只好“和稀泥”。关磊抢了他的炮位,还带走许多炮弹,气得他爆了粗口,却又无可奈何。

关磊与张飞暗示了历史上关羽、张飞的组合,但在《三国演义》中,关处处让着张,在《金刚川》中,恰好相反。关的豪气仍在,张却处处委屈,这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充分铺垫。

此外,刘浩(李九霄饰)也是重要角色,他想参与一线作战,赢个勋章告慰逝去的好友,却被派去修桥,为此他不惜和连长高福来(邓超饰)争执,他是被动地进入岗位的。

构成关磊、张飞、刘浩等人最基本烦恼的,不是如何打败对手、如何豪迈一把,而是具体的人间烟火——个性冲突、表述误会、对尊严的不同理解。他们来到金刚川岩里桥,只因为这是最后一战,他们可以从此回归和平生活了。

战壕要真实,离不开细节

“战壕真实论”的道理易懂,操作却难,因为它对细节真实性的要求太高,不能还原战争的具体场面,人物设置再出色,也难吸引观众入戏。

在细节方面,《金刚川》的追求可谓锱铢必较。

比如创作者居然注意到张飞应使用军用哨,它和普通民用双音哨、三音哨不同。最早使用军用哨的是英军,后被各国军队采用,它的音高,易辨识,且有两个孔,能发出不同的频率的音,组合起来,可以传达信息,所以张飞在最后时,才能吹哨告慰关磊。

再比如在没听到敌机声时,张飞会凭感觉发出警报。非老兵指点,普通人很难意识到这一点。人耳的听力范围是20赫兹—20000赫兹,低于此频率和高于此频率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但通过经验积累和天赋,有的人能依稀辨识出临界点的声音,意识到敌机在靠近。

在《金刚川》中,甚至修桥的时间都参考了历史记录。据实际的指挥者张振智回忆:“一孔桥被炸,只要材料齐备,河底不出现问题,一个排兵力半小时可以抢修完毕。一个弹坑,要在50米距离内运土来填,两个班两小时可以填好。”

金刚川岩里桥共7孔,最惨时被炸得只剩两孔,还要填2个500磅炸弹留下的弹坑。此时主力部队急于过桥,上级命令在凌晨6点40之前必须修好,志愿军工兵们最终完成了任务,比上级要求还早了5分钟。

此外,当时高射炮前均设单独测距人员;当时我军采用苏式37毫米高射炮,最大射高仅6000米……种种细节,在《金刚川》中均有真实再现,使观众获得沉浸式的体验。

使用苏制61-K型37毫米防空炮进行夜间防空作战的志愿军高炮部队

写好转变,既要真实也要想象力

从普通人到英雄,需特殊事件激发。

在《金刚川》中,刘浩能成为英雄,因刚开战,连长便牺牲了,这让他意识到,修桥也是战斗。影片里,刘浩独自扛起木头前行,这来自真实的历史记录。据参与金城战役马刚(就是影片背景声的那位见证者)回忆:“敌人依仗自己的空军优势不停地对大桥实施24小时狂轰滥炸,同时,敌炮群也对大桥进行长时间的炮击,平均5分钟要落下3、4发炮弹……战士们有劲大的一人扛一根木头,也有两人抬一根……如此反复进行不间断炸了修,修好了炸。总之,工兵战士誓死保卫大桥。”

而关磊、张飞被激发,则源于和美国飞行员的对决。这一情节虽是创作出来的,但符合历史背景:在朝鲜战场上,敌军共损失3000多架飞机,其中2000多架是被志愿军高射炮打下来的。因志愿军地面炮火表现突出,到1953年时,敌机已不敢低空飞行,并将铁路沿线的志愿军高射炮布防区称为“死亡之谷”,拒绝执行轰炸任务。

被志愿军俘虏的美国兵得到了人道的待遇

在《金刚川》中,志愿军高射炮与美国飞行员的对决,呈现出不同文化特色:

美军强调个人英雄主义,美方飞行员为化解悲痛,不惜违抗上级命令,自行出击,在他看来,亲手毁灭对方才算英雄。

志愿军更重视合作,看重战友情、兄弟情,因关磊牺牲,激起一向冷静的张飞的豪气。为保护大桥,他故意发射曳光弹,点起火焰,将位置暴露给敌方,其背后是“或重于泰山”的个人选择。

通过对决,精描出东西方文化对英雄的不同理解,使《金刚川》的“战壕真实派”更显深刻。

战争片不只是讲故事,还要传承精神

“战壕真实派”诞生后,一直存有争议,很多人批评它可能走向琐碎,只关注具体人的战争经历,忽略了战争反思,无法表现出战争对人的深层影响。

这座桥将永远屹立在后人的心中

这就可以理解,为何在《金刚川》最后部分,加入了战士们肩扛起金刚川岩里桥、保证主力部队通过的片段。其实,志愿军工程兵在金刚川上修了两座桥,一座是浮桥,用来渡人,金刚川岩里桥主要渡装备、弹药等,需保证汽车通过,无法靠人力扛起桥面。但这个细节解决了“战壕真实派”微观过多、缺乏宏观的困境。

战争是人类社会的异态,无数年轻人在生命刚刚绽放、最美好的阶段,便瞬间凋谢了。所以人类需要反思战争,战争片不是娱乐片,不能靠卖血浆、比惨来吸引眼球,更不能消费战争。人类有人类的尊严,将烈士们的精神传承下去,使其永远活在后人心中,这是战争片天然的责任与义务。

《金刚川》的最后部分,战士们屹立在湍急的江水中,扛起大桥,传达出强烈的象征意味:过去百余年,我们这个民族曾遭遇无数苦难,正是前贤们的奋斗与牺牲,才使我们走到今天。在当下和未来,依然会有激流险滩,作为后人,我们能否像他们一样,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战争时代虽已过去,但“国无大小,忘战必危”,民族竞争将长期存在,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时代需要一代代勇于奉献的中国人承担起历史责任,我们依然需要精神的力量。逝者如星辰,在凝视着后人,则每个人都有必要反躬自问:我是否无愧于他们?

历史不只是过去的事,战争片不只是战争的故事。如“曾经”与“当下”失去联系,“曾经”就会枯萎,就会死去。金刚川岩里桥已是过去时,《金刚川》却在观众的心中又建起一座打不垮的生命之桥,所以难能可贵。

 6 ) 《金刚川》不能解释我们为什么胜利

《金刚川》不太行。还是戴锦华老师评价《八佰》的那句话,我们太习惯用他人的视角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而忽视了自身的视角。《八佰》里的他人视角是苏州河对岸的「中间派」,因此显得没那么突兀,而《金刚川》里的他人则变成了本是敌人的美军。从这个角度出发,事实上影片是回避了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进一步探索的可能:我们为什么能胜利?我们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影片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工期短解释,这也情有可原,但在这种情况下依旧表现出了较高的工业水准,因此我们不用对此苛责。在电影工业水平已经整体上升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清楚地回答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要拍什么?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反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志愿军是有正义性的。当影片不断地呈现出战争的惨烈与战士的牺牲时,大家都会感动的。但如果影片只停留在这里,那么最终的落点就只能是战争是残酷的,我们应该杜绝战争。如果看到最后留在观众心中的只有这样一个粗糙的反战思想,那它在表达抗美援朝这件事上一定是有失偏颇的。这话很正确,可这是一句废话,因为战争不是我们挑起的。

当影片无法通过视角效果而只能通过片头片尾的旁白来传递抗美援朝的正义性时,观众显然是不买账的。无法正确表达我们为何胜利,只能用一个接一个的惨烈来震撼人心,那带给观众的事实上就只剩下了战争要靠一个接一个的牺牲来实现胜利这样的印象。这不是胜利的根本原因。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在党的领导下的,是全国各族人民是在党的动员下的。回避这三重的表述,那落点只能在外部视角。

在影片最后,当那座通过志愿军和后勤的桥被飞机炸了数次又被修了数次后,志愿军一个个立在江中,以肉身为桥墩,撑起了桥面,让志愿军通过。而美国飞机上的驾驶员看到这一幕后,认为大部队已经通过了没必要再炸了,对上级说要派轰炸机编队支援,然后自己开着飞机来回盘旋,毫无动作,最后感慨了一句我知道你们不信神,但你们让我看到了神迹。

这一幕看起来很感人,但深究起来荒诞滑稽又不可思议。

为什么要修桥?因为岩里江在夏季江水湍急,根本没法涉水而过。这是修桥的小背景。这才有了工兵连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架设桥梁,而桥梁一次次地被美国侦察机炸毁的事情。这是影片在前3/4讲述的内容。

然而戏剧是需要有高潮的。当前面已经铺垫到了这个份上,当牺牲的人已经有许多之后,最后的高潮点应该如何设置呢?影片选择了人身作桥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无论从戏剧逻辑还是历史落点看,都是有问题的。

从戏剧上我们看到,之前之所以志愿军们要搭桥过河,而不是涉江而过,是因为江水湍急。在真实背景中,原工兵连长张振智回忆过江水与山洪的恶劣条件。

无论从真实背景还是戏剧背景看,江水都无法直接通过,因此才需要不断地修桥搭桥,但影片最后的是选择人身作桥,恰恰违背了最初的设定:如果志愿军们可以在江面上顶着桥,为什么还要修桥过人?是的,在长征、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中,确实都有过类似的情况,但事例是不能随便移植的,它必须考虑到更深层次的内在逻辑(一方面是戏剧逻辑,另一方面是现实逻辑),否则张冠李戴就会显得滑稽,仿佛之前那一次次的牺牲都是没意义的。

如果说为了戏剧的高潮点,设置这样一个困境还可以理解,毕竟困难是一步步递进的,递进到最高点如果确实情绪可以烘托上去,那么是可以忽略逻辑上的纰漏的。

从戏剧上看,整部影片中志愿军面对的困境有二,一是江水湍急,二是美军凶残。现在既然将江水湍急的困境回避掉了,那接下来要做的就该是强调为了打跑美军,我志愿军是如何英勇抗敌的。从而表现出志愿军的胜利来源,并以小见大,衬托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来源。

但荒诞的是,情绪不仅没有被烘托,而且被高拿轻放了。

影片选择了让美军无动于衷。

美军飞行员看到了这一幕后,给了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然后呼叫了轰炸机编队过来,但他自己被震撼了。是的,影片在最后表现使用的是美军飞行员视角,这种视角呈现翻译成文字就是:连美国人都对中国人的行为表示了尊敬,那抗美援朝难怪会胜利。

这是什么逻辑?

从戏剧角度说,观众并不能因此产生在绝境中翻盘的观影感受,观众看到这里,在已经接受了人身桥的设定后,是想看到志愿军是如何更加勇猛地将美军干趴下的,可是这里居然连张译扮演的张飞单挑的困境都没有展现。用这种方式做结尾,在戏剧上是偷懒的,在逻辑上是不过关的。

事实上,这同样表现出影片对抗美援朝胜利原因的模糊性。当故事和情绪已经推进到这一点时,当张飞都直接用高架炮打下一架飞机时,影片唯一能做的,只能是进一步干掉更多的美军。这是戏剧上的无奈,但也是价值观上的无力。

因此在美军呼叫了轰炸机编队过来后,影片就戛然而止了。为什么?接下来不好拍了。是拍志愿军英勇反击吗?那为什么现在不拍?是拍志愿军失败吗?那问题更大。所以最后只能留一个不写明的结局。影片在这里遇到了阻碍,而这种阻碍事实上在影片一开始就埋下了种子,终于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影片显然无法回答本文最一开始的问题,因此只能将话筒交给美军,并寄希望于通过美军对志愿军的认可与尊重来完成影片的价值观落点。

如果把胜利的结果都归结为外因,那整部影片的落脚点是什么?

为什么能打赢?靠的是人身作桥让敌人尊敬吗?不是的。靠的是中国人民的保家卫国意识觉醒,靠的是党对军队的领导,靠的是党对全国支援前线的动员力量,靠的是我们打的是一场正义战争。

从这里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在第二段落时,影片称呼美军为「对手」,而不是「敌人」。因为无法理解我们是怎么靠自己打赢的,无法理解我们为什么是绝对正义的,所以只能模糊交战双方的对错。当战歌唱着「打败美帝野心狼」时,影片却对此产生了不确定性的表述。

好了,下面还剩下最后一项工作:如果我们要以金刚川上的桥为背景,我们应该拍什么?

按照上述的思路,很显然我们需要先理解抗美援朝战争为什么会胜利。如果不理解这个但又不愿读资料的话,推荐对以下影视作品仔细观看:《古田军号》《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英雄儿女》,此外《激战无名川》这种同样在讲抗美援朝中修桥的电影总得看看。

我军之所以能在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时英勇奋战、在面对装备极其优良的敌人时纹丝不动,靠的是我们愿意用肉身去堵枪眼吗?不是的。不是说你拿着大炮硬生生跟对方死拼才是英勇,《地道战》也没什么特别激烈的战斗,但是照样战胜了敌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为什么能够战胜工业国?一支装备装备不如人家、后勤后勤不如人家的部队靠的是什么打赢的?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人民群众,靠的是党指挥枪。

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要完成工业化,现代化的组织更重要。否则一旦出现大量的封建残余,三十年代的德国和日本欢迎你。所以现代化的组织形式是我党、我军最终战胜国民党和国军的关键,当很多人认为我们战胜国民党只是侥幸时(功德林里大量的国民党将领这样想),我们战胜了美军。从那一天起,杜聿明们开始认真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

这种组织形式不是来自大都仍是粤军的南昌、广州和秋收,而是来自秋收上山以后的改编,当党指挥枪与土地政策两样被贯彻后,我军的组织能力才真正做到如臂指使。

那么这样的话,影片的叙述视角首先不该是美军这个「对手」,它并不能反映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必然性。其次影片的叙述视角也不该是士兵,士兵是过桥的人,他们无论是否能够最终通过,他们的主战场都是金城,更何况高连长死了以后的冲动放枪其实是没必要的,子弹很宝贵,要留到战场上去有效地打敌人。

所以只剩下了高架炮和桥了。

高架炮的设计可以保留。为了给修桥的工兵连做掩护,高架炮的炮手甚至甘愿暴露自己,这一点的设计很好,这是体现我军英勇壮烈的一面。不过关班长和张排长之间的关系可以再深入一点,这不仅仅是兄弟情、师生情,更重要的是战友情、同志情。现在更多展现的是二人之间的情绪。而革命理想维系着二人的情感,这种组织关系是可以与远在家乡的组织关系直接挂钩的,观众会立刻从情感上明白组织性与纪律性下的情感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性。

至于桥。说实话是可以不要的。本文前半段事实上都是在分析人身桥这个设置在戏剧上和价值上遇到的困境。这样的困境本身就是影片要将桥作为最后的落点。但是真正的落点是桥吗?

不是的。

是工兵连。

我不是很清楚影片为何最终将工兵连的戏份弱化。但无论是从戏剧角度,还是从历史角度,工兵连才是应该真正大书特书的对象。

有了工兵连的存在,才能以小见大,通过金刚川上的桥反映出抗美援朝为什么胜利。

影片花了大量篇幅表现了战场上志愿军的英勇,只花了较少的笔墨刻画工兵连一次又一次地将桥梁搭起。但在真实历史中,受到的威胁最大、遇到的困难最多的,是这支没有在前线战场上打过仗的华东军区工兵第10团1营3连。

任务下达后,张振智立刻带着排长们到岩里地区勘探时差,在短短几天内,他们跑遍了下游每一个可供选择架桥的地段,最终选择在悬崖下的一段河岸。这里有一个凹部,是敌人观察死角,炮兵射击也难以直接击中,甚至连敌机也不容易低空俯冲投弹。

这是张振智在报告中所陈述的选择桥梁的原因。从这短短几句话中我们就能看到,在选择桥梁之前我军事实上已经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避免了被敌军侦察到的情况。但在影片中所呈现出的,却是为了表现战争的残酷性,而特地将桥架设在极易被察觉的地方。我可以理解这样做的戏剧用意,在戏剧中对历史适当的改编是可以的,但最终的价值落点如果没有能够完成,那这种戏剧就只是戏剧本身了。

尽管做了这样的部署,困难依然很多。首先是架桥装备的稀缺,人手一把土木工具,能够拿到的器材也只有铁钉和炸药,而架桥的材料只能在现场采集。

可事实上这些材料的采集非常困难。由于附近山上的树木大都被敌军炸断,因此连队必须从四十里外去运木材。但在面对这种事时,没有一个人抱怨,也没有一个人认为不能在战场上杀敌是遗憾,每个人都任劳任怨,并且在连队政委的说明下,明白了任务的光荣与重要。终于桥梁被架起来了。

这是一个能真正反映现代化组织的时刻。党指挥枪、依靠人民群众,因此在战争中没有人逞强,没有人冒进,上级的任务坚决执行,战场上的每一个战士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无法完成任务的士兵来说,他们是难受的,因为他们会不断强调说,没有完成党交代的任务,没有完成人民的重托……

所以我们会看到,真正能体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点就在这里。当联合国军还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战时,当大多数人都是糊里糊涂入伍时,我军指战员已经跟每一个战士说清楚了每一个行动的意义,思想动员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动员,而不是冷冰冰地下达命令。

我们要的不是在牺牲中展现人性,而是在点点滴滴中呈现人性。不是某一刻的转变才是人性,时时刻刻的尊重也是人性。而后者是我们胜利的源泉。因为我们把每个战士当人看。

这就是我党我军的正义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敌军的空袭和炮击就能激发起观众对敌人的反对情绪而不是在战场上的换位思考了。当架起来的桥一次次地被炸毁时,我们要怎么反击,我们要怎么预防,我们要怎么行动?

这是智慧。这是来自人民群众几千年来的智慧经验。而不是莽撞。

我们不要拍盲目地奋不顾身去迎敌。我们要保存有生力量,我们要尽可能地在劣势中回避冲突,然后积极寻找主动。

而张振智当年是怎么做的呢?

非常巧妙。

首先,他们将桥梁伪装成断桥。

其次,他们利用黑夜,准备好两三套桥梁的材料预备。

第三,他们在桥梁下游再架设一座轻型吊桥,保证至少物资和伤员可以输送。

当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后,尽管桥梁屡次被炸,但3连始终可以保持不断地提供新的桥梁搭建材料,不断地避免人员与桥梁伤亡,最终确保了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在以工兵连为主要叙述对象的影片中,场面可能不大,主要的激战画面可能是由炮兵连完成的,但它能真正体现出我军胜利的源泉。就好比张振智后来被授予二级模范与工兵英雄称号时所说的那样:

「他虽然是一名基层指挥员,事迹看起来好像只剩架桥、修路,但却为我军的工程保障技术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他虽然身处基层,但有高度的全局观念,能够从合同作战的全局利益出发,以有力的工程措施,去保障合成军队的战斗胜利。他善于创造性地把技术手段与战术的运用巧妙地结合起来,并把利用部队的装备器材与充分地利用现地就便器材(包括敌人的器材)结合起来,使我军劣势的工程技术手段,也能发挥很大的战术效益。他善于灵活地运用原著,从不墨守成规,能注意依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机动灵活地指挥分队完成任务。他具有坚定沉着、临危不惧和知难而上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能以身先士卒的模范行动去影响和带动下级。」

小人物可以拍吗?当然可以。而且要大拍特拍。但拍小人物不是要拍他们在战场上面对的残酷,那样的话得出的情绪是单一的;也不是拍他们被推动着走,更不是拍他们的一个个为牺牲而牺牲。我们要拍的小人物,事实上也是拍大人物。以小见大,关键得能见到大。怎么见到?我想,在金刚川真实的背景中对张振智的这段评语已经说明了一切问题,回答了本文从开始就提出的所有问题。

当然,在观看影片时,哭泣是很应该的。我自己也有很多地方被感动到了,但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归根结底是为了抗美援朝战争里的烈士们而哭泣,为了他们的牺牲而让我们今天得以和平而哭泣。向他们致敬。影片有瑕疵,但影片毕竟在今天承载了这样一个任务,所以我们要承认它的局限性,也要明白它的意义。

最后,抗美援朝战争我们为什么会胜利?因为我们是正义的。


来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

 短评

《八佰》是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金刚川》是赵云后面的故事,连角色名字都明示了,张译叫张飞,吴京是关班长,「长坂坡前救赵云,吾辈张飞,莽撞人」,张译死前的这句唱词直接是把管虎的心里话都唱出来了。可不就是为了救《八佰》吗。单说质量,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离《八佰》差很远,重复镜头实在太多,看得人特别累,但是三种视角的形式,真的很聪明。张译那个视角是重点,演得太好了,美军的视角是亮点,这种时局里,把美军也处理的有血肉像个人,很好,很难得。#7分

8分钟前
  • 3号厅检票小哥
  • 还行

想学诺兰的《敦刻尔克》,但是很明显没有那个能力。

11分钟前
  • 傲天
  • 还行

即便從開拍到完成只有短短幾個月,已經算是奇蹟,但是終究還是先天不足的殘次品,哪怕對“中國人牛逼,美國人傻逼”這類情緒宣泄式主題容忍,《西游記後傳》般對素材的反復使用,全程用力過猛到只有悲憤的情緒表現,混亂的多重視角和一元的價值表達,都讓人失望。同樣是戰爭題材,同樣是多重視角,明明不是諾吹,也想發自內心地對拍出了《Dunkirk》的諾蘭說一句牛逼,他一個頂四個,不對,他一個比四個加起來強太多太多了!

14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较差

看完挺失望,像是小学生在做仿句练习,原文是谁应该不难看出吧。不过这个造句可是太失败了,看到第二视角之后都能猜出第三遍演啥,剧情完全没有任何推进!!可怕!!白瞎了几个好导演好演员……

19分钟前
  • 永恒
  • 较差

看之前有人说形式像敦刻尔克,看之后表示这玩意和敦刻尔克比简直就是登月碰瓷。

22分钟前
  • 水色深瞳
  • 很差

这个电影可能只拍了一天,从早拍到晚,因为机位多,硬是剪出了两个小时

25分钟前
  • Silentstorm
  • 还行

众所周知 张译 谁用谁爽 一直用一直爽👌

29分钟前
  • 大力绵绵冰
  • 推荐

1、没有紧张、没有惨烈,剧情拖沓,可以砍掉一半时间;2、太多的镜头重复,为了让张译上位,至少10分钟垃圾时间给了他;3、感觉这是场没有组织的战斗,中美都那么几个人在玩;4、农村戏班子的水平。5、主旋律,给6分,无聊时凑合着看吧。

34分钟前
  • 哈哈哈
  • 还行

张译生动诠释“如何拯救电影”

37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八佰》讲赵子龙救存亡精忠护国,《金刚川》讲刘关张扬国威血战到底。主旋律电影和商业战争大片的优质结合品,借鉴《敦刻尔克》《复联》大概是电影人的无奈之举,但这最终结果满意,买账,致敬!

41分钟前
  • 壹安²
  • 推荐

3.5。比想象的好点儿,不过也不能说题材好,电影就自动是好电影了。美军视角对于我这种毫无军事常识的人来说还算管用,但就是英语配音太假了,好像是在GTA之类的游戏里听英语听力。看完很想爷爷,人类什么都可以克服,为什么还不能战胜癌症呢。

43分钟前
  • 甄子
  • 推荐

就一个主线反反复复的拍几遍,使整部电影离散得没了看下去的欲望,已经赤裸裸的在写诗歌了,其他的点是不是合理已经抛诸脑后,只不停的问,这些我都知道了,后面还有吗?结果后面啥也没有,与其看这个,不如看一部实事求是带解读的纪录片,要精彩得多,年度期待,失望扫兴!5分

48分钟前
  • 九段
  • 还行

#🍋观影# 管虎拍了一个讲不好的故事。人类历史上的所有战争,哪有输赢,哪有正义与邪恶,对于普通人来讲,只有生死,时刻准备牺牲。管虎把这点说清楚了,好评~至于前后抱大腿,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52分钟前
  • Shirleysays
  • 推荐

晚上带爸爸去看首映,老头儿说挺好,我其实看到了他中途偷偷抹眼泪 不知道是不是想到了我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大伯。

56分钟前
  • 大金牙呀!
  • 推荐

不信神的工兵在金刚川上演魔法,信神的牛仔在苍穹目睹神迹。这桥是通往安宁的路,纵然断了手臂,也要把当阳桥喝断。纵然败走麦城,也要把荆州守好。因可敬的对手前往地狱是幸福的,却有人从此闻着焦味在人间犹如地狱。想不通木桥为何会复原,断桥为何能撤军,不知这个国家,用血肉筑起过多少前行的桥。

58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中途睡了个午觉醒来,发现啥也没错过。

1小时前
  • 应似飞鸿踏雪泥
  • 很差

张译是很不错,可是有必要一个故事讲三遍吗?

1小时前
  • _风靡万千少女
  • 还行

张译值得一个影帝,我直说了,金鸡。

1小时前
  • 糕若萸
  • 力荐

低配版《敦刻尔克》,有点超出预期,三个导演的风格合成一个,还真看不出那部分是谁拍的。最后说一句,张译是真的牛!!!

1小时前
  • 守望电影
  • 还行

中国速度横行,终究还是踢到了艺术创作的铁板。不怪管虎和演员。

1小时前
  • K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