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

战争片大陆2017

主演:周迅,彭于晏,霍建华,叶德娴,郭涛,春夏,黄志忠,蒋雯丽,梁家辉,王菀之,吕良伟,鲍起静,李灿森,梁文道,张兆辉,冯淬帆,苑琼丹,唐宁,卢巧音,许鞍华,永濑正敏,森田凉花,骏雄,何华超,蔡瀚亿,欧锦棠,熊欣欣,吴岱融

导演:许鞍华

 剧照

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1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2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3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4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5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6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13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14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15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16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17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18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19明月几时有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3 12:06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1940年代的香港,妙龄少女方兰(周迅 饰)和母亲(叶德娴 饰)一起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两人将家中的二楼租住给了作家茅盾(郭涛 饰)和其太太孔德沚(蒋雯丽 饰)。方兰十分热爱茅盾的文字,在其中感受到了火热的革命热情和澎湃的民族气节,然而对于身边动荡的时局和紧张的政治氛围,方兰却知之甚少。 刘锦进(彭于晏 饰)是拥有着矫健身手的进步青年,受组织委托,他负责护送滞留在香港的一批重要文人返回大陆,茅盾一家人便在名单之列。在误打误撞之中,方兰被卷入了这一危险的行动之中,并在刘锦进的建议和鼓励之下,加入了革命队伍之中去,母女两人因此被卷入了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

 长篇影评

 1 ) 胜利再见,我们的时代依然还在

许鞍华的每部电影似乎都和她的好奇心有关。对自己家庭的历史身份的探究,有了《客途秋恨》,对社会新闻根源的求索,有了“天水围”系列。她不仅享受电影拍摄过程的甘苦,电影之于她也是求知的的钥匙, 这次她拍了一部讲述香港游击队的电影,也是因为当她知道了这些人的故事,发生兴趣。这和她的师父胡金铨拍电影一半因为对明史的热爱真是如出一辙。

茅盾对方姑说“胜利再见!”,我眼睛一热。方姑参与到护送茅盾的行动中是非常偶然的,当方姑听说茅盾成功撤退,高兴地说:“太好了,那我又有他的新文章可以读了。”这是令人感动的发自小我内心的喜悦。刘黑仔称赞方姑少有女孩子像她一样勇敢,她诚恳地说:“环境会改变人吧。”许鞍华最会捕捉这样的细节。同样的细节也出现在鲍起静装扮周迅一段,在我看来意义非凡——在一场男性气质的战争中,女性保护美丽的权利也是一种了不起的抗争。被迫卷入时势的普通人,他们是爱美食和文学的老师,懂扮靓的表姨,要三书六礼结婚的表姐,爱漂亮衣服的银行家小姐。革命者本不想当英雄,不想当烈士,在时势中选择他们认为“对”的自己,未料到最终付出生命的代价,当要为自己掘墓的时候,仍像过日子一般道歉。啊,我又要去哭一下了。

刘锦荣虽然能够和日本人谈诗词,而“七步诗”的威胁提醒他时刻有一把亡国奴之剑悬于颈项,民族身份在亡国之时是无法逾越的鸿沟。春夏扮演的角色与李锦荣之间的曲笔很妙。影片二人交流只有两场,在第二场若有若无的情愫之间,她传递了地图——或许李曾动员过她,或许她有倾心于他,也或许全都没有。这中间省略了很多情节,但给观众留出了非常丰富的空间自行参与到电影中去。这两个角色隐秘与暧昧的身份搭配这种欲说还休的表述是高明的处理。

彭于晏一如既往地展现他的顽皮大男孩的气质。刘黑仔的聪明潇洒、快意恩仇(也可说杀人不眨眼)以及主角光环都带有浓厚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亦是大众喜好的武林侠客在革命背景中的变身。甚至于有人说开场纵队商议一段都很像“红花会”开堂口会议。在刘黑仔的行动动机中,我们没有听到太多大义凛然的口号,甚至也没有看到传统抗战片或武侠片中仇恨与羞辱的桥段,这使得刘黑仔更倾向于一个个人主义的游侠 。

在最后刘方二人话别的时候,情感上没有节外生枝,方兰只是交代自己的名字,表达再见的希望。名字在这里是肝胆相照的信物 。方兰作为女性,不是被召唤、被教育或者为了追随爱情加入革命的,这在以往的抗战片中也十分非常罕见。

许鞍华的可贵之处 ,她总能在浩瀚的历史史料中,提炼出最纯粹质朴的人类情感,使得个人(尤其是女性)的成长于自我建构既不同于烽火佳人通俗剧戏码,也不仅仅服务于历史宏大叙事,从而散发傲然深邃的光,如同明月对群山,相映成辉。

 2 ) 许鞍华的几何题

大佐问锦荣“几”与“何”的问题。可惜历史并不是非平即仄,也不是这样一道几何题:在家国面与个体面之间填上日常细节与私人温情的辅助线就能得解。

许鞍华试图聆听战火中的个体声音,进而复现家国史中的私人史,大画面里的小细节,意图与努力都看得见,然而在执行层面却困难重重。演员不在一个层次上演戏,观众的情感进进出出无法完全投入。由于剧本本身的局限(见//m.douban.com/movie/review/8643107/)和或许存在的剪辑问题,多数人物流于脸谱化。虽然终于不是“手撕鬼子”大义凛然的脸谱了,但“先让英雄救猫咪”有时候也难免露出套路。结构和节奏的问题很多人都谈过了(也不乏辩护者),这里只写几个感受到用心的有趣细节:

一、

方姑两次朗诵或默诵茅盾的《黄昏》都以“风带着夕阳的宣言走了”开始:

風帶著夕陽的宣言走了。

  像忽然熔化了似的,海的無數跳躍著的金眼睛攤平為暗綠的大面孔。

  遠處有悲壯的笳聲。

  夜的黑幕沉重地將落未落。

  不知到什么地方去過一次的風,忽然又回來了;這回是打著鼓似的:勃侖侖,勃侖侖!不,不單是風,有雷!風挾著雷聲!

  海又動蕩,波浪跳起來,轟!轟!

  在夜的海上,大風雨來了!

在影片中这段先渲染“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又点缀风雨飘摇之悲与逐渐浮显的革命冲动与朦胧希望。然而这其实是茅盾原文的末尾,前文太阳的热血宣言被省略了,“被风带走了”:

哦,哦!我已經盡了今天的歷史的使命,我已經走完了今天的路程了!現在,現在,是我的休息時間到了,是我的死期到了!哦,哦!卻也是我的新生气快開始了!明天,從海的那一頭,我將威武地升起來,給你們光明,給你們溫暖,給你們快樂!

影片中的人们等待的却并非是这高呼的太阳及其绝对的光明,而是“明月”的温柔救赎。这是许鞍华以香港视角对中国革命叙事的回应。影片中的“抗日”并非以家国为感召,而是以素朴的个人情感:爱、恨、恐惧与这些情感的共享为起点。说如何“恨日本人”却不必说如何“爱中国”甚至“爱香港”。茅盾的文学魅力于香港文艺女青年也是感官式的而非国族寓言式的。游击队员白日撑起突黑伞,面上带着预备就义的肃穆神色引知识分子过关,本来是很突兀不可信的(这种举动不是更容易遭来盘查?),但联系香港近年本土运动的语境,好像也不是那么难解了。若说真要以战争叙事呼唤某种“认同”,恐怕不是或至少不仅是许多人嘲讽的“献礼”的无奈甚至谄媚。这其中或许蕴含着某种不以本土立场为执念的本土性。

二、

方姑为了参加婚礼穿了旗袍做了妆发,拎上白色小坤包,却在赴宴前先去与未谋面的同志会合,光彩而雀跃地迎接她的革命初登场。再残酷的革命都有喜气的那一面。

三、

锦荣虽是国文老师,服装与饮食习惯都是西式的,带出香港的殖民前史。刚出场就大谈“法式焗蜗牛”,给大佐烤的羊小排似乎也是西洋口味。他给方姑的生日蛋糕与刘黑仔的眉豆米粿形成对比,前者方姑没来得及动口,后者则与刘分食,成为进入地下工作的味觉盟誓。

最喜欢的还是黑暗中方姑和母亲餐桌上那一盘金瓜。日常的贫瘠与丰饶都在其中。

四、

方母在阳台上久等方姑不至。镜头随她转回室内,带过角落的盆栽开了红花。

这是很骄傲的,一个人的从容。

 3 ) 许鞍华的刀是不出鞘的,她存在于更高的地方

明月几时有,这句诗在中国知名度很高,虽然当下人心不古,念诗的风气却昌盛不绝。只消接上一句“把酒问青天”,仿佛这些愁苦和不安就顿时消在酒气中,散在青天里了,一旦和古人的烦恼对上号,我们就点到为止,也“并不走到哪里去”。电影里他们却说:胜利再见。许鞍华导演在采访中说道:“要在绝望中做有希望的事”。 据说前期选题材是从东江游击队亲历的两百多个传奇故事中选出方兰和大营救的故事,电影里这帮游击队却显的非常业余和搞笑,讲的也不算什么波澜壮阔的事,这正是许鞍华高明的地方,不厌其烦的细节描写,对日常生活的刻画,把张爱玲的文学理论实践到电影中去了: “强调人生飞扬的一面,多少有点超人的气质。超人是生在一个时代里的。而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着永恒的意味,虽然这种安稳常是不安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一次,但仍然是永恒的。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它是人的神性,也可以说是妇人性。”“我发现弄文学的人向来是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其实,后者正是前者的底子。又如,他们多是注重人生的斗争,而忽略和谐的一面,其实,人是为了要求和谐的一面才斗争的。”“没有这底子,飞扬只能是浮沫。许多强有力的作品只能予以人兴奋,不能予人以启示。”——张爱玲《自己的文章》 现今民族自尊心可以说是空前的强大,但我们并不比以前更自尊自重,这自尊心好像是被吹捧出来的,高悬在半空,给别的人看,表现在影视作品上就浮的更高了,只是迎合观众的快感。这部电影没有口号,没有大快人心的复仇,敌我对峙的场面轻快的如同静水深流中被礁石打起的浪花,只是拍战时人们对文化人的保护与谦让,拍自私计较的方母到死都说不认识王菀之,以小见大,看出民族精神。 “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可是这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 “他们虽然不过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的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 广告大肆宣扬“来看许鞍华的血性”“许鞍华杀气归来”一类骇人的话语,这或许和把这部片当做献礼片一样,都是对许鞍华的误解。刘黑仔帅气的穿行于街巷,干净利落锄奸杀敌,这样的人,他对刚杀死的尸体说很快就再见。李锦荣刚求完婚就消失做卧底,再见面是传消息,他说:怕有人跟踪,我就不抱你了。方母被捕,方兰权衡利弊放弃营救,刚走几步路便软了腿失声痛哭。这些柔软的地方是人性,也是血性,从这些灵魂里滋生出的勇气才真正算得上伟大。许鞍华的刀是不出鞘的,她存在于更高的地方,这刀不是一个人杀死一个人,而是一个民族无法征服另一个民族。 这部电影在上海电影节颗粒无收,于东讲了一些不着边界招黑的话,奖项的得失早已不在许导心上,上锵锵三人行的时候文涛问她怎样看自己拍的烂片,她说:我还是很努力,只是一个不成功的片子,可能还是没有达到目的,还是有缺失。前段时间采访,她说自己以后拍片还是要考虑有没有观众,“你尽管拍,可是没人看! “导演连说这种自嘲的话都带着又萌又酷的神情,她已非常诚恳。 许导说:这些主角个个都是普通人,但他们做了这么酷的事也不认为自己是英雄,这更让我觉得他们真的很伟大。在我心中,许鞍华导演也是很伟大的人,她是时代之光。 Ps片中所有的演员在王菀之女士的衬托下都是影帝影后好吗!

 4 ) 不能算烂片,只能算创作失误

随便谈谈。

《明月几时有》的缺点还是很明显的,比如虽然女主是方姑,实际上最亮的戏点(戏剧冲突)集中在了方母身上,从吝啬小气的房东到凛然大义的英雄,她身上有家与国、女儿和良知之间的纠缠和转变,没准是叶德娴的戏被剪弱了,无论如何,关于方母的情节量是极不足的。

母亲不够丰满,周迅的发挥空间也会变少,一损俱损,以致方姑这个角色很难拎起以她为核心的众多配角人物,包括彭于晏、霍建华、沈先生、鲍起静母女等等。举例,前半部分的电影走向会让观众对彭于晏和方姑之间发生一些情感(不只是爱情)连系有所期待,但电影没有满足观众对这一块的想象。创作者不必满足观众的想象,但当创作者引导观众走向一条路,则要为这条路的终点而负责。

再比如,片始大篇幅刻画沈先生夫妇以及众多文人离港的事,创作者看似想借一群大知识分子的逃命之弱,来托出穷乡僻壤之间一群小人物的生命力之强,但在我看来废笔较多冲散了主线,茅盾存在的唯一功能,大约就是启蒙方姑,这并不需要太多篇幅,也并不需要多次转换视角,视角应集中在方家母女身上,而主视角在茅盾的部分情节可删。因为既想讲明白一对母女的故事,又想推一个某种群像式的素描,最后可能就是两部分都讲不好,很多重点情节没了后文,“胜利后见”变成了再也不见(历史上或许没有发生,但作为艺术故事,明笔也好伏笔也好,是要对重点情节的结局有所交待的)。

我觉得许导讲《桃姐》可以,遇上《黄金时代》这样的群像戏就容易纠结。

不过,很难说这是一个烂片,我个人很喜欢它。它的音乐,它在一些历史细节上的极度写实和还原,它寥寥数笔对一些小配角的表现,都显示出导演的功力。这二十年,港导里就立住了一个许鞍华,她身上有着极突出极丰富的作者性,不仅仅在于她如何运镜,如何去讲故事,更是在她始终如一的文人气质,以及对小人物的悲悯和对人性的反思上。她如果拍得不好,不能算是烂片,而只能算创作失误。

好作品是启发心智的。这部电影没有明面上的波涛汹涌,却像是一场微雨或者一条山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当下这样的环境里,它的一句对白——杀鬼子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可是如果人人都这么想,谁还去杀——就足够让我们反思自己好久了。

 5 ) 明月里的复杂滋味

许鞍华的<<明月几时有>>,在香港回归二十周年、阅兵式大肆炫耀武力的2017年7月1号上映,本身就有了足够咀嚼的味道。
电影把诸位人物性格尽可能多地呈现出复杂性,日本宪兵队少佐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形象,也给人带来哲学的思考:
对于东亚列国来说,古代中国的文化和精神如师如父,而在明治维新后迅速成长的日本,与古老衰落的中国之间角色迅速转换。而对于喜爱中国古诗词的少佐来说,执行命令侵略中国,内心的复杂几乎可以比拟为弑父。再加上最后他以类似父亲的角色,刀砍李锦荣为他完成成人仪式,这又是一个轮回:我们完蛋了,你们的明月就在天边。
而在情节上,计划袭击宪兵队那一场,刘黑仔买通喂狗人、把墙壁炸开的莽撞理想主义,还有最终放弃时的颤抖感,设置这些对推动剧情没有太大帮助的细微情节,放在这种需要明辨大是大非的电影里已经非常可贵了。
还有一点就是,虽然看年轻男孩耍流氓打架很过瘾,不过还是要承认,彭于晏演戏真的用力过猛。但是谁让人家长得可爱呢,所以看见他咬牙憋气时候,你不会生气,只会在心里高呼:老公加油!

 6 ) 文豪多逃兵,村妇真烈士。

1

电影第一部分,一群文化人和大学者,在香港当地游击队的帮助下,逃出了沦陷区。电影的最后,一个“自私自利“,为了房租连两块糕点都舍不得给人吃的姨太太,为了革命情报牺牲了。

在我看来,《明月几时有》和《色戒》其实没有巨大分裂。方姑娘只是王佳芝的变身,她的革命热情没有送掉自己的命,送掉的是她娘的命。

王佳芝投身“革命”,是因为那次舞台演出后的掌声,是邝裕民台下的一声呼喊,她乱世飘萍的身份需要抓住一丝存在感,用生命演出弄假成真的戏码。

方姑娘在营救茅盾的过程中被李二黑看中,入了坑。一部分是她文艺女青年的家国情怀,一部分是营救行动成功后带来的成就感。被霍建华拉入坑的春夏呢,一半是家恨,一半大概是霍建华的美色吧。

王佳芝的女性意识战胜了一切,爱也好欲也好,她用肉身和革命的洪流撞击,丢了命。温柔的男导演李安没有张爱玲那么cynic,结尾他让易先生流了泪。

许鞍华是女人。

看《明月几时有》,脑子里一直翻出《千言万语》里李丽珍的阿凤,为了爱情参加民运,最后逃不过被骗被玩弄。她从情人的车猛地跳下来。

女人没有文人温柔,女人不怕死。

2

李丽珍那年33岁,演少女还藏得住。可是周迅已经43了。

革命者需要年轻人来演,电影散场一直在脑补,这个角色是不是该找周冬雨(小周迅),又或者马思纯,更适合头脑发热的女文青形象?年轻人有热情有热血,说好听是理想主义,说难听是冲动任性没脑子。方姑的妈说,杀日本人的都是英雄豪杰,哪是你这样子的?

她说对了,真正的英雄豪杰,不是她女儿,是她自己。

叶德娴那句台词,不疼,没有第一胎疼,太催泪了。

每个母亲都是英雄豪杰,为女儿都不怕死。

母女两同提女主角的话,肯定叶德娴赢面大。

3

霍建华和彭于晏。

一阴一阳一文一武,一个搞特务一个打游击。

未必彭于晏演技好得多,两个人都恰到好处。霍建华不露声色脸(面瘫脸)也很符合角色的,并不出戏。

但彭于晏太占便宜了。李二黑就是武侠小说里的绿林好汉吧,空空儿精精儿,打不死星人,太浪漫太动人,简直是对“革命“的彻底洗白。

我们脑海里的“革命”不是早就被李安颠覆了吗,被王力宏和庹宗华们幻灭了么?许鞍华又把最初那个浪漫英雄找回来了。

所以,招募周迅入队伍那场戏,看起来一点不让人讨厌。

拉人家下水陪自己去做不要命的活,罪过啊罪过。可是他来做,随便换个姑娘大概也会同意吧。不是为情为爱,不是王佳芝对邝裕民的那点小心思。就是傻乎乎的那点理想主义。

但理想主义有用吗?英雄情结有用吗?亲娘都被自己连累死了。

死掉的又何止是叶德娴和春夏们。

抗战里的一个个游击队员,他们的生命是否真的在改变历史洪流?

那些成千上万的可歌可泣浪漫故事,对战争的大趋势到底有没有一丝作用?

和美军两颗原子弹相比,烈士的人命算什么?

看完《色戒》觉得,一切皆虚妄 。

可是这电影又在说,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就是,命其实不重要,做自认为正确的事才重要。

这个才是中国文人情怀吧,虽然这种情怀好像只在书里见过。

所以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彭于晏埋完汉奸的尸体说了句,

很快会见面的。

生死置之度外,文人最爱写的武侠风骨,都给李二黑一人了。

4

梁家辉的说书人,可以对应《千言万语》里的说书人。《明月几时有》是《千言万语》的姐妹。

想起了有趣的周边:内地出《千言万语》盗版DVD,居然自行把开篇那段讲香港民运的说书人戏减掉了。

盗版商真TM有觉悟...

5

有说结构烂的观众。蛮想问下,看不看卷轴画?

一边铺开一边观赏,看完前面看后面,前面的又卷起来了。

这电影就是卷轴画。

大文豪开篇,老出租车司机结束。

香港沦陷了,文豪逃得最快。

留下小百姓们抗日。

不想做英雄的母亲,为了想做英雄的女儿,成了烈士。

到最后,抗日英雄还在开着出租车。

 短评

看来传情报还是得靠屁眼儿🙂

6分钟前
  • t0psh1t
  • 还行

这样的题材,香港男导演们拍不出,只有许鞍华还在坚持,并拍得细腻克制。动人处,是周迅放弃救母后突然蹲地恸哭的一个远景;是叶德娴颤颤巍巍的可爱和挺身而立的沉静,以及与鲍起静两只老港女再度同框;是霍建华无法兑现的拥抱与彭于晏不诉离殇的诀别。它是悲的,又予人希望。江河万里有缘再见,珍重。

9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梁家辉的设定是最好的部分。抖动的嘴角,嚅嚅喏喏,曾经腥风血雨,如今也得靠开出租为生,躲在世俗的街头巷尾,谁又知道他的过往。从细部切入,从细部结束。但是主体故事的气质互相冲突。你说有主角,它又是群像;你说反高潮,部分又故意悲壮;你说它塑造悬疑感,但没有任何需要解谜的内容。感受奇怪。

14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角色多、故事平其实都可以接受,因为许鞍华擅长的那种普通人之间的感情互动倒是都还在。但叙事去政治化的最大问题就是人物动机缺失啊,导致观众看待整个片会感觉像都市传说而无法产生真正的共情。一个左派电影不应该只是都市传说啊。演员基本不入戏,演得好的好像只有叶德娴和永濑正敏...

15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许鞍华的戏就像森林一般,伫立着一个个枝枝叶叶的人物,平淡无奇之下却极美极摄人极富交流感。客串的明星之多堪称一部香港版建国大业(还看到卢巧音王菀之叶德娴梁文道你能信),表演没有惊喜却也都在水平线之上,值得看。

18分钟前
  • 木一
  • 推荐

许鞍华用生活的平淡之鞘包容抗战的激情之刀,感觉比“黄金时代”要好,拍出了乱世中的市井气息。小人物抗战有种听天由命的感觉,然而却比任何主旋律都更贴近真实。遗憾的是三位主演的演技被配角吊打得无比惨烈。PS说许鞍华不懂宏大叙事的人是没看过“投奔怒海”吧...

2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明月几时有》,非常许鞍华。大时代,小人物,对敌对友,对国对家,喷薄的情绪,却表达得细腻克制。一部难得演员演技齐在线的电影

22分钟前
  • 费布勒斯
  • 力荐

可能之前打了一堆预防针期待过低,反而没有预想那么差。不过确实很无趣,主旋律文艺化,或者是艺术片的方式讲抗日,少见,但也确实缺少大众看点,不被喜欢也就正常了。叶德娴都是亮点,表演和角色都很丰满。梁家辉的不动声色也很棒。朋友都说王菀之很差,虽然不认识她,但真是差到一眼就认出来,厉害

2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难以评价,但确实质量上乘。

27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推荐

#电影院# 喜欢的演员和导演一个个年华老去,灵性不再,即使如此也要珍惜在大屏幕上和他们倒数相会的日子,因为我也不再年轻,不知道下一次还有没有机会再看到他们,徐杰曾说观众是喜新厌旧的,很多演员上了年纪都没有戏拍。是这样的吗,也许固步自封的我,早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脚步了吧

28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二刷,“死不重要,不要连累队友”的中心思想概括的很好,许导放弃了擅长的小格局,但有其一贯风格,透过不同事件刻画女性之余转写家国,前2/3剧作相对完整,后面完全散掉,个别角色没有存在价值。幸有叶德娴撑场,串起后半部分,其他人表现不突出,最差不是霍建华而是灾难性的王菀之。

3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死不重要,不要连累队友啊” 久石让配乐恍如《悲情城市》,历史与革命的故事,让观感介于《黄金时代》和《十月围城》之间。逗比彭于晏,叶德娴更像主演,好久不见周迅,霍建华终于有超过5个表情的表演了。最后的平移镜头,串起古今,不同的香港,一样的情怀情绪…

3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这不是一部炮火连天的战争片,女性导演的视角下,是那场沦陷中不同人的选择和去向。最令人感动的几场戏集中在周迅饰演的方姑身上,与母亲告别的倔强,放弃救母时的难过。整片虽有瑕疵,但周迅与叶德娴的表演就已称得上五星了。

39分钟前
  • 吸橙
  • 推荐

许鞍华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拍一部“大片”,我简直不相信这部电影真的出自她手笔。那么多没头没尾的故事线索,那么多可有可无的人物,删掉春夏、霍建华、蒋雯丽,或者其他许多角色,对故事主线有影响吗?或者说这部电影有所谓的主线吗?叶德娴演技恐成唯一看点:)

40分钟前
  • 阿暖
  • 较差

人常在,月就常有。喜欢两组蒙太奇:方太太走了,下一个镜头是方太太种在阳台红红绿绿的瓜果蔬菜;方姑踮起脚看海的远处,下一个镜头香港今日的夜景灯火通明。

45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電影結束,共響起了四次掌聲,為目前本屆所看影片之最。不說那些虛無的主義,只說尋常百姓對和平的嚮往,因貼近我們的市井細節與智慧而笑,為理解萬歲與捨生取義而哭。周迅依然出色,全片最佳表演來自葉德嫻。#SIFF2017#

48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推荐

打一星的,你们真的有认真看吗?

50分钟前
  • 二十一杯酒
  • 力荐

从电影整体的剧作结构上,它用第三人称视角来讲故事,留白了很多,故事整体上的前后逻辑也需要脑补,但从每场戏小的技巧上讲,它又是很类型片化的叙事技巧,每个故事段落之后做到了节奏的起伏。它用第三人称讲大的时代背景下,一群被遗忘的小人物,用充足的细节塑造一个时代的质感,很有诉求。

5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明月几时有》里最喜欢的两个地方,已经成为游击队中队长、历经枪林弹雨的周迅,在放弃营救母亲后,独自坐在屋中,屋外是慢慢暗下去的深蓝大海,她喃喃背起了茅盾的诗,上一次背这首诗时,她是一个时髦女文青,热爱左翼文化,那时有太多这样的文青,被文艺和时代推动,懵懂无知地走上一条刀

56分钟前
  • 绿妖
  • 还行

叶德娴给周迅那把伞时,便一下子进入到故事里去(叶真是好演员)。想方姑一人,大时代之下,是个人内心的痛楚,所爱之人都一一离去,明月虽已升上天空,所照之处空空茫茫,江山大义之下是人情的无所依傍,这是我觉得电影尤为动人之处。

57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